张敏
摘要:社会要想发展必然会消耗一定资源,但目前我国可利用资源数量越来越少,且随着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生物多样性锐减,且近些年各种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由此可见,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入手,提出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矛盾;措施
引言:社会与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生活便捷度,却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目前,诸如土壤沙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在全球各国都较为突出,而若是任由环境问题持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压缩人类生存空间。由此可见,在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与自然的馈赠是分不开的,而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若是违反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反过来限制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1.1自然环境破坏与生态整体性的矛盾
人类一切活动都与自然资源的供应密不可分,同时也会将生成的废水、废气等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发展,会过度开垦土地资源、过度砍伐树木等,这都将影响生态的整体性。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因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从宏观来看,主要包括大气、水等六大要素,若是一个要素被破坏,其余五个也会受到牵连而发生改变。同时,每一要素间又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要素受到破坏后,整个生态环境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加深自然环境破坏与生态整体性之间的矛盾。
1.2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人类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得以提高。但因长久以来的影响,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通常都是采用先开发后保护的方式。但这一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会使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令人们只能使用治理的方法去恢复环境,而这会耗用漫长时间。实际上,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也较强,但因社会与经济还需不断发展,所以人类在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在持续开采。由此可见,解决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燃眉之急。
1.3人口发展与资源的矛盾
综合评估地球生态现状以及人口数量后,专家预言,若是不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2075年之前就会将其全部耗尽。任何一种资源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千万年沉淀,却只能供应人类使用几年时间。而自然资源虽然大部分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其生成速度却远远慢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因此,只有解决人口发展与资源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和谐共处。
2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2.1重视生态建设
首先,应在意识上重视起生态建设工作,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对于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化工厂应进行清理或改造,引进先进的环保型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生产过程能够实现现代化。而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太阳能等节能产品并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污染。同时,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城市及其周围的绿化率,使每一座城市都能够形成一个小型而完善的生态体系。
2.2遵循自然资源整体性
土地、生物、水等资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且大部分都可实现生态循环,但这种循环并不可人为干预,且每一种自然资源之间又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受到破坏,都会使其他几项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再想对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就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遵循自然资源整体性是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应首要遵循的原则。
2.3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人类生活、发展需要自然的馈赠,而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人类固然需要开发自然资源作为生活基础保障,但只有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保护好自然资源,才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一旦过度开采,必然会违反自然资源生态学规律,致使其日益枯竭。因此,必须对自然资源开采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首先,应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市场准入门槛,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全民监督,使每一份自然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此外,还应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平衡,坚持遵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等原则。
2.4做好环保宣传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同时还承担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实施有效改善,就必须通过积极宣传,令每一位国人都参与进环保工作中来。人民的环保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因此,做好环保宣传,令人们明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极为重要。而在开展宣传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固守单一模式,而应坚持采用多渠道、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来引导人民,同时综合使用各类新、旧媒体,使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从而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美德,并能够从自身的每一个小动作入手,将环保习惯逐渐发展为自觉行为。
2.5建立系统的资源学科体系
自然资源储量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多都是人为导致的。要想对自然进行更好的保护,还需要从根源处入手去了解自然资源、了解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加强资源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更多人才,以便对问题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样一来,就能够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避免不合理手段对资源的破坏,同时还可以找出保护资源的最佳方法,保证生态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2.6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纵观历史,经济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但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为已经改变的生态环境留出一些空间,以便其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發挥出自我修复能力,从而逐渐恢复到未开采之前的状态,这也是目前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提高对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视程度,使生态产品能够物尽其用,同时还应综合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2.7增加相关资金投入
在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若仅靠国家投入资金去建设自然保护区显然不够充分。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拓展更多的资金渠道。一来可通过向国内外组织求助来募集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资金,二来也可通过征收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税金等形式拓展资金渠道。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建设困难重重,都是因为人类过度经济活动而干扰了自然规律所致。进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现象,令人类不得不重视环保工作。因此,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已势在必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政策,使当前社会逐渐向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转变,才能为人类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索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珍惜自然资源[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138.
[2]李唐.生态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19-20.
[3]赵天海.论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公关世界,2019(21):60-61.
[4]刘书侨.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9(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