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国基于饮食角度分析林黛玉、史湘云的中医体质差异※

2021-03-26 23:41任小亲
中医药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史湘云鹿肉林黛玉

●任小亲 郑 峰

沈宗国教授乃福建省名老中医,其长期从事临床诊疗及带教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沈教授时常鼓励学生,选择中医事业,应多了解中国优秀古典文化,而《红楼梦》一书涉及丰富的中医医理、中药方剂、食疗养生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沈教授认为《红楼梦》中关于体质理论的描述值得深入研究,故从饮食角度出发,分析林黛玉、史湘云的中医体质差异,从而说明饮食偏嗜在体质判断上的借鉴意义,并以此启发学生的中医思维。笔者有幸聆听其教,故简要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酒甘辛热,怡情爽志

酒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灵枢·营卫生会》言:“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1]酒乃由五谷精华发酵而来,其气轻清趋上,剽悍刚猛。《名医别录》对酒的性味功效做了精炼概括:“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2]酒具辛温大热之性,入于躯体,外可达皮肤经络,内可达五脏六腑。正因如此,酒于起疴疗疾中具引经向导之用,其气无所不到,其热可驱诸寒,其力可化宿瘀。故而酒之功用,受到历代医家的肯定。

然而,酒亦非尽善尽美,《本草蒙筌》谓其曰:“虽然佳酝常称,犹有狂药别号。”[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论及酒时曰:“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酒之性味辛温大热,酒之趋向无所不达。耽于美酒之酒客,因酒之偏性雄烈,过服则升火动痰,扰及心神;因酒之禀性纯阳,浸淫则煎熬阴液,耗气伤血。由此可见,酒实乃损益兼备之品,对于体质影响很大,饮之不可不慎。

酒在《红楼梦》[4]一书中十分常见,每逢佳节诗会,则必有饮酒为之助兴。而不同体质之人,饮酒后的表现亦截然不同,其中林黛玉与史湘云就是鲜明之例。史湘云乃金陵十二钗中酒量最佳者,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史湘云饮酒豪迈,气贯长虹,因酒而助其诗性大发,锦绣文章频频出口,酣战林黛玉、宝钗、宝琴三人而无惧,且无落败之势。此正如《本草新编》所述,酒实具备“消愁遗兴,扬意宣言”之功。而史湘云频频饮酒,音声洪亮不减,且思维愈加敏捷,令人叹为观止。沈教授认为,究其原由,实乃因湘云体质平和,先天禀赋良好,阴阳调和,气血充沛,经络通畅,故能耐受美酒纯阳之性,进而直抒胸臆,尽释其才学。此实为彰显酒之功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谓酒“过饮则相火冒炎,肺经受烁,辄致痰嗽”[5]。沈教授认为,林黛玉幼年体弱多病,咳疾夙根深种,先天已存不足,后天又因情志多郁闷,脾虚复加困遏,因而运化失司,中土愈虚,无以化生肺金,故而久咳未愈。林黛玉乃书香世家,其父早授林黛玉养生之术,故而林黛玉深知体弱气薄,不能承禀谷酒辛温燥烈之性,过饮则必伤其孱弱之躯。《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宴会上,林黛玉节制饮酒,请宝玉代为饮酒;第六十三回,宝玉生辰宴上,林黛玉节制饮酒,“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此皆佐证林黛玉禀赋柔弱,不耐谷酒剽悍之气。

而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史湘云因过于尽兴,耽于美酒,终究不胜酒力,酣眠于芍药裀中,醉卧于青石板上。沈教授解释,酒后刚烈之清气,疾走于经络之中,致使人之玄府大开。而史湘云竟以女儿娇柔之躯,卧于冰凉之石板,即便如此,也不过是顷刻而醒,大有水浒之“武松醉卧景阳冈”的豪放之风。由此沈教授推论,史湘云卫气充盛,可固表祛邪,营血沛盈,可调和燥烈。然史湘云清醒后亦为其酒后失态而后悔,正如《本草求真》所言:“若用酒宣发,醉饮就枕,热壅三焦,伤心损目,乱其清明。”[6]

且醉酒当风而眠,其害匪浅,古来医家再三告诫,莫犯其禁。孟诜曾言:“久饮,软筋骨,醉卧当风,则成癜风。”《红楼梦》第五十九回,初春之际,史湘云两腮作痒,恐又犯杏癍癣,因问宝钗要蔷薇硝。《医宗金鉴》对于癣证病机进行总结:“此证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搔痒之无休也。”[7]而杏斑癣按其发病季节、发病群体与症状来判断,与中医记载的春癣(又名吹花癣、桃花癣)类似。《医宗金鉴》记载:“又有面上风癣,初如㾦癗,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又名吹花癣,即俗所谓桃花癣也,妇女多有之。此由肺、胃风热,随阳气上升而成,宜服疏风清热饮,外用消风玉容散,每日洗之自效。”[7]

沈教授分析,春季乃肝气当旺之季,又多春雨潮湿,而史湘云禀赋平和,但其自恃强壮,有饮酒之好,且有醉卧临风之诱因,喜食用荤腥,酿生痰湿,酒热久客体内,故而湿热杂合;且史湘云性情刚直急躁,肝胆之气有余,又有酒热加持,再临当旺之季,则肝胆火旺更加明显。由此推之,史湘云春季犯癣,实因肝胆之气偏盛,加之胃中湿热过盛所致。

同为金陵十二钗,林黛玉、宝钗对饮酒皆有克制,但临春之时,亦犯春癣。沈教授解释,林黛玉乃因肺脾本虚,加之长期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木火刑克肺金,久咳不已,进而伤及肺阴,则肺热偏盛,又因肺在体合皮毛,故临春而发癣病;而宝钗形体丰腴,怕热喜凉,多汗懒动,故多痰湿之浊内蕴,春季多雨湿地浊之气,逢春则内外湿合而作祟,故发癣病。三人虽同犯一疾,但因其体质不同,故病机不同,宜当审思。

2 鹿肉纯阳,虚不受补

鹿自古以来被尊为仙兽。晋代医家葛洪于《抱朴子》记载:“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白。”由此可见,鹿被认为是长寿之象征。《本草纲目》云:“大抵鹿乃纯阳之物,能通督脉。”鹿具备纯阳之性,生而多寿,元阳充沛。《本经逢原》载:“鹿性补阳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而中医认为,鹿茸、鹿角胶、鹿肉皆为补虚佳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沈教授解释,对于虚羸劳损、血肉脱削之人,中医常推崇以血肉有情之品来填精补髓,补益气血。《饮膳正要》谓鹿肉“味甘,温,无毒。主补益五脏”[8],认为进食鹿肉有温补之效。《食疗本草》则谓鹿肉:“补虚羸瘦弱,利五藏,调血脉。”由此可知,鹿肉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鹿肉,且应在适宜的节气食用。鹿肉温性,故阳盛或阴虚有热者不宜食。炎热季节宜少食,寒冬时食最宜。《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严冬之际,史湘云大食炙烤鹿肉,兼饮温热美酒,于其中逍遥自得,并在芦雪庵联诗一役绽放其个性风采,着实令人喜爱。沈教授判断,湘云在体质平和基础上,即使食用温补之鹿肉,亦可以耐受。

而黛玉则不然,宝钗在此回对宝琴言及“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由此推之,黛玉因体虚气弱,中土运化不及,且长期肺阴不足,虚热内炽,故不能耐受鹿肉之温补,故避而不食。《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宝钗亦通医理,前去探望,论及人参、肉桂益气补神,恐其太热,而黛玉平素肝旺耗伤阴气,乘侮脾肺,故而当以燕窝冰糖熬粥来滋阴补气方为正治。由此可见,黛玉乃肝郁火旺、气阴两虚之体质,宜滋阴柔肝,益气清补;鹿肉纯阳甘温,以黛玉之虚,固难受其补。

3 螃蟹性冷,脾寒不宜

螃蟹肉质鲜美,人以其为肴馔,由来已久。在《红楼梦》的美食谱中,亦可见到。而螃蟹之妙用,又非止于此,历代中医将其列入妙药之伍。《本草新编》谓其曰:“味咸,气寒,有毒。散血解瘀,益气养筋。除胸热烦闷,去面肿喎僻,愈漆疮。”[9]沈教授分析,因其气寒,故可除胸中烦热之气;因其味咸爪利,具横走之功,故可走血软坚,破结散瘀。而蟹黄之妙用,又不得不提,生蟹黄捣用外敷,逢面肿㖞斜,功能消肿正颜;遇筋伤骨折,用之可续断绝之筋骨;若有生漆咬伤,用之以敌,则可愈漆疮。由此可见,螃蟹乃药食两用之佳品。

然螃蟹之用,又当审慎。《本草便读》谓“蟹爪堕胎”,《本草从新》告诫“孕妇食之,令儿横生”[9]。由此可见,中医认为螃蟹具横走之态,且爪甲怪异横生,有散血动血之能,故孕妇食之,或致难产或堕胎,不可不慎。而因螃蟹性味咸寒,可泻胸中热气,能起横走经络之用,足见其清冷之性沛然矣。《随息居饮食谱》曰:“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10]由此可知中脏虚寒,脾虚微弱之人,不可贪食螃蟹,否则必损伤脾胃之阳。《本草衍义》亦提及:“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痰人,不可食。”沈教授强调,螃蟹可扰动夙痰内风,诱发风疾嗽患,因此素有风痰伏肺、久咳不愈之人,宜当禁食螃蟹。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众位闺中女子品茗温酒,持螯赏桂,咏菊助兴。沈教授分析,食蟹之季,当以深秋为佳,温烫美酒、泼醋擂姜以佐配,意在借助酒、姜之热性,制约螃蟹之寒凉,同时以酒、姜、醋之辛烈,祛腥解毒,此乃我国历来食用螃蟹之习惯。书中宝钗之诗句“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将中医的性味佐制之用意,精确表达出来。

邻近深秋,肺金当旺之际,黛玉体内夙伏之风痰,应季而蠢动。书中描述:“黛玉弱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就下来了。”沈教授推论,黛玉深知体质孱弱,咳疾应季易发,应少食忌食发物,刻下之螃蟹,即是慎食禁食之品。黛玉之担忧,绝非多余,少量食蟹后,黛玉仍苦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遂要烧酒温散螃蟹之寒气,而宝玉忙吩咐道“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中华本草》谓合欢花:“甘苦;平;无毒,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消风明目,活血止痛。”沈教授解释,宝玉亦懂医理,在其他章回亦多有表现,宝玉深知黛玉孱弱,伏痰内郁,气弱体虚,又兼长期肝郁,横逆克脾,渐致中土不及。此刻黛玉进食咸寒之螃蟹,加之深秋凉风萧瑟,故伏痰内动、气郁加深而作胸闷隐痛,予合欢花酒饮之,借酒温热之性,以除螃蟹之寒,温胃中之冷,祛秋风之袭;用合欢花以理气开胸中之痰郁,活血散肺络之瘀。

沈教授认为,相较于黛玉,湘云、宝玉、宝钗等人,则尽兴赋诗,品味鲜蟹,把酒言欢,而无诉身体不适。在此螃蟹宴中,王夫人知贾母年高,因劝道:“这里风大,才又吃了螃蟹,老太太还是回房去歇歇罢了。”此因乃因年高体虚,中焦元气渐弱,如贪食螃蟹,则有寒胃动风之弊,加之深秋风凉,年高之人,卫气固表无力,极易感邪,故早早离席休息。贾母临走仍告诫湘云、宝玉、宝钗不可多食螃蟹,“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所以从食蟹中可了解,黛玉在长期阴虚肝郁,木旺乘土的病理过程中,中阳耗损,不耐寒凉。

4 小结

沈宗国教授时常告诫学生,人生于天地,体质在疾病的生成、进展、向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先天因素奠定了体质基础,而后天饮食对体质的影响和改变,亦不容忽视。故而为医道者,当于饮食差异间,进而推及体质之差异,最后以此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沈教授临证多年,未尝释卷,深念中国优秀古典文化是中医思维的根本所在,其从饮食角度切入,分析黛玉、湘云体质差异的教学探讨,充分活跃了年轻医生的中医思维,实应为杏林后辈所效仿,亦可为现代杏林师承教育方式探索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史湘云鹿肉林黛玉
埋肉证廉
冻藏时间对鹿肉品质的影响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浅谈史湘云的中性之美
阳光女孩史湘云
裴宽埋鹿肉
论史湘云的做事风格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