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为何是可欲的?
——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2021-03-26 14:12叶方兴
关键词:德性现实生活理想

叶方兴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62)

德性为何是值得追求的,或者说是可欲的?对该问题的回答关乎德性、价值和人的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德性论看来,德性之所以是值得欲求的(desirable),源于德性是有价值的(valuable)(1)Julia Annas, Virtue Ethics,The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al Theory(Edited by Davis Cop.),Oxford:Oxford University ,2006,p.519.,德性从本源上根植于人的存在,展现于人的现实生活。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所追求的可欲之善凝聚在个体身上,形成稳定的精神定势,生成德性。德性虽以心理形式表现出来,但却以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为根本内容。无论是凝聚于主体的德性,还是内蕴于主体之中的价值,均生成并展现在人的现实生活当中。由此,三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增进的辩证关系。

一般而言,德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性情(disposition)或状态(state)。从形式上看,德性呈现为品格特征(character trait)、内在状态(inner state)、倾向(inclination)等精神定势,但就其实质而言,德性以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为实质内容,表达了人向善的价值追求,并以综合性的精神形式展现出来。这一理解也使得德性有别于单纯的心理现象或生理性的气质。后者尽管也体现为人的内在状态,但却价值无涉,无关乎善恶判断,而德性则指向善,体现正向、积极的价值意蕴。

德性以价值为实质内容,这种价值内涵体现了德性向善的追求。“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5页。因而, “德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一种善的品格,此所谓善,亦以价值的认定为根据,形成善的德性,既意味着外在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品格,又可以理解为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来塑造自我。”(3)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9页。与此同时,德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质,体现人作为伦理性动物的神圣性与卓越性。作为人性的卓越品质,德性是人性能力完满实现的卓越状态。德性反映出人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价值原则和理想,这些根本性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原则内化于道德主体,成为个人稳定的精神定势。

此外,德性以是否合乎人性的需要为依据,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是一种“以善的追求为内容的精神定势”。其价值内涵体现出“德性与恶性”的区分。伦理学领域中的价值体现为“善”。孟子以“可欲之谓之善”加以表达。这里的“善”根本上体现为人的需要。但人的所有需要(“欲”)并非都可以成为价值(“善”),只有合乎“可欲之”标准才称其为善。在此,善是一种肯定性的正向价值,这里的肯定(即“可”的标准)主要指向人的存在,以合乎人性的合理需要为判断。反之,对人的自我完善以及现实生活的实际展开持否定性、负面价值评判则为恶。

德性的价值认定或价值考量不限于个体之域,而是与人的社会性紧密相关。德性体现共同体对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价值要求,在确证人的伦理性品格的同时,也体现了人的社会性(social)身份。伊芙·西蒙(Yves R.Simon)将德性视为一种与人的现实生存密切关联的“生存性品质”(existential disposition)(4)Yves R. Simon, The Defimition of Moral Virture, New York: Fordham Oniver sity Press, p.91.,本质上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的政治/伦理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惯习(babitus)。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其中伦理德性源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解释“仁”德,此处的“礼”虽然以规范、体制为形式,却以特定社会的需要为判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的源头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或灌输”,将一定的社会风俗(ethos)或规范(儒家的“礼”)凝于个体,成为稳定的内在品格。

德性不仅具有道德内涵,而且也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意义。人的社会性与伦理性在德性的构成中表现出相互渗入、相互沟通的状态。德莱芙(Julia Driver)在区分一般责任与道德责任的时候,指出了“道德的”含义,“道德[规范]在根本上以对他们福祉产生重要影响的方式关注我们与他者的互动”(5)Julia Driver,Ethics:The Fundamentals,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1.。社会学家鲍曼也指出:“当涉及人们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方式时,他们实际是在发表关于伦理学的表述。”(6)[英]鲍曼、梅:《社会学之思》(第二版),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6页。由此可见,道德价值并不抽象、空洞,它反映每个人关怀他人、增进他人福祉方式和正确对待他人的方式。道德主体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内化为主体的稳定品格。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合乎人性发展的价值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由此也赋予德性以社会性的品格。从而,德性不是与人的存在无涉的抽象品质,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状态,旨在为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合乎人性的价值内化于个体成就德性,而德性则为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保障。

人是整体性、全面性、过程性的存在,人的生活及其现实需求也相应呈现多维性、现实性、丰富性等。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合乎人性的价值总是多方面的,德性的具体条目也是多样化的。人的现实生活是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构成,并呈现出生活“诸领域”的总体格局,这不仅契合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诸生活领域中人的存在形态、生活形式、价值形态的多样性。在此,德性会随之呈现“多”的局面。存在的多维性、生活诸领域、价值多样化与德性的多样性呈现出难以割舍、相互统一的内在关联。在德性及其内蕴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人的现实生活会因人的丰富的生命本性得到完满绽放,从而变得繁荣、兴旺,最终实现人的完善和生活幸福的终极目标。

围绕现实生活领域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德性一方面为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有序发挥重要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体的自身存在和自我完善提供担保。杨国荣指出:“品德的多样性在某种意义上对应于社会生活的多元性。一定领域的有效展开和运行,需要其中的个体具备相关的品格,而个体具有何种品格,又总是对社会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质言之,社会生活参与者所具有的精神素质,必然会在社会生活本身的展开过程中打上自己的印记。”(7)杨国荣:《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03页。德性以生活形式的外化为价值原则与理想的实现方式,最终实现人的自我成就与完善。在此,存在的多维性、统一性为价值形态、德性形态的多方面性提供根本担保。

如果说,德性与价值之间具有内在关联,价值构成德性的实质内容的话,那么,人的现实生活则为价值凝结于个体提供本源性的基础。正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才会追求合乎人性的、向善的价值,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个体身上,成为他们稳定不变的品格特征、生成德性。“德性的真正意义应当从人自身的存在中去追寻:正是实现存在的多方面潜能和内在价值,构成了德性的真实内容。”(8)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在此,德性、价值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关系得以充分地展现:一方面,人的存在为两者提供根本依据,德性、价值均与现实的人相关,指向人的完善,旨在实现人的全部生命潜能;另一方面,德性本质上体现为人的完善所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以体现“对完美存在的追求和确证”(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7页。,追寻德性就是追寻完美的存在。

实际上,包括德性论在内的整个伦理学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伦理学关乎人的生活,帮助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德性论认为,人人皆向往和追求好生活,而“好生活包含了一系列具有内在价值(intrinsically valuable)的事物”(10)Julia Driver,Ethics:The Fundamentals,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21.。生活(life)是人的生存实践的动态展现,表达人的生命存在过程,这其中渗入人之生存所必需的价值追求,由此,生活本身也成为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人既“异于物”又“贵于物”的本性,从本源上决定了人总是以符合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构建属于人类自身的价值世界。“作为有别于禽兽、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人总是追求有意义的、值得过的生活。”(11)杨国荣:《儒学的精神性之维及其内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对至善的追求构成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主义(Eudaimonism)认为,当我们讨论生活中的终极目的的时候,我们旨在寻求生活中最大的善,这也正是幸福主义所要追求的(12)Daniel C.Russell,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Virtue Eth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p.10.。终极善的存在确定了人们生活的意义,为人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生活由人来过,离不开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人的现实生活不是先在给定的,而是现实的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马克思看来,生活是人独有的生命活动形式。“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看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生活源于人的实践,“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按照自己的期许、愿望、需求进行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人将自己的目标、理想对象化,从而形成合乎人需要的生活。生活中的人总是拥有特定的需要、情感、价值和理想。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行为的发出必须有其内在依据,由德性与能力构成的统一结构成为人的现实生活展开所需要的精神本体。德性作为人的精神定势,凝聚着人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价值意蕴,既是人的现实生活展开的内在依据,也为人的现实生活的展开提供内在的担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的生活往往是人带着既有的精神结构,按照合乎德性的方式展开的生命活动过程。

人的现实生活关乎人的合理需求,以人的理想、目标为价值的追求,是一个“化理想为现实”的生命活动。其中,渗入了人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原则。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合乎人性发展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原则进入人的知行之域,并经由人的反复的训练、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精神定势。作为人向善的精神定势,德性是人的精神本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人的现实生活展开的内在依据。精神定势会影响甚至制约、决定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历史性、过程性、具体性的内在依据。外在的价值标准、客观的道德规范,只有与自我的道德心理意识结合才能实现“知行转换”。人的现实生活的发生,离不开道德主体的精神本体。德性以价值理想凝聚成的精神本体为内在根据,以人性能力为条件,为人的现实生活的展开提供可能。

人的生活本身包含了强烈的价值意蕴,过有德性地生活,既是价值实现又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与自然的生存不同,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选定的目的与价值为指向的活动,在生活实践中,人创造世界、改变世界,而人自身的生成与完善则是人在生活中所指向的终极目的。”(14)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人的生活所需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准则,是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范畴,往往具体在日用伦常、社会交往的现实生活当中体现出来。这一方面展现出合乎人性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的现实性,又扬弃对价值的抽象化把握,保证了价值理想的合理性。

德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社会增进与自我增进的双重效应。前者指向德性成就幸福生活,后者关乎德性助力自我完善。德性凝聚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合乎人性的价值,成为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按照古典德性论的说法,好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就是合乎德性的生活。“德性的真正意义应当从人自身的存在中去追寻:正是实现存在的多方面潜能和内在价值,构成了德性的真实内容。”(15)杨国荣:《道德与价值》,《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德性作为向善的精神定势,凝练了人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需求、愿景、期待等,合乎德性的生活自然包含了理想生活所必需的价值内涵。因此,就人的现实生活的实际展开而言,德性旨在增进社会福祉,帮助人们通达幸福生活。德性的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实现过程。

人的自我完善,指向丰富多彩的生活理想实现以及道德境界的提升。这个过程并非孤立的、单一的,而是与人的“共在”的存在方式紧密相关。可以说,人的幸福生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在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来实现。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展开交往,由此形成的价值或者德性往往具有社会性品格,即德性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社会情境,德性总是个体的一种关涉具体社会成员(other-regarding)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1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页。,人与他人总是处在一种共在的状态之中,人在幸福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规范都是在真实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体现出人作为一个社会人追求向善生活的价值本性。人的生活即是人的合理生存欲求的价值原则和理想的实现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凭空抽象,而是展现为一个具体的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与此同时,人的现实生活又是价值原则和理想得以生成的现实依据,为个体在精神境界层面日臻完善、趋向完美提供保障。

在德性、价值和人的现实生活三者的关联互动中,人作为社会的、伦理的存在物,其崇高性、向善性在具体生活中得到落实,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根源,人的存在所需要的卓越的价值理想得以人格化,最终凝练为德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性以价值为内核。作为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范畴,德性与价值均指向人的存在,展现于人的现实生活。

人既存在于生活中,又创造生活,生活对人呈现出多方面的意义。人通过劳动、交往等生存实践方式,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的精神本体,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作用于外部对象,创造性地变革世界,使之合乎人的价值需要。由此,生活总带有人的某种价值关切,渗入了人的价值理想和生存意义。人在劳动、生产等生存实践中,创造出生活意义,建构一个“为我”的精神世界,如此,既变革世界,又实现了自我价值。这样,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质上又体现为人的生存理想,人的生命本质对象化、现实化以及人的自我成就过程。

在很多人看来,聚焦生活,关注好生活的实现正是德性论的根本特征,也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丹尼尔·罗素(Daniel Russell)看来,德性论最初的版本关注的不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是“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涉及的是关于如何生活(live)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像前一个问题在伦理思考中那样具体,而是关系到广义的生活问题,涉及“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如何成就好生活”。他由此指出,德性论最大的特点是关心人的整体生活(one’s whole life)(17)Daniel C.Russell,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Virtue Eth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p.7.。罗伯特·奥迪(Robert Audi)认为,人的多样性决定了道德价值的多样性,任何一种价值理论均无法包括人类过上好生活所需要的全部价值。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德性论强调通过生活实现善,从而有别于义务论强调行为的品质,后果论强调善的最大化(18)Robert Audi,Moral Value and Human Divers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119.。

作为向善的存在,幸福生活是人类追求的至善。在古典德性论那里,德性最终指向人的幸福生活。希腊语的幸福(endumonia),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快乐生活,而是人的整个完满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绽放的生活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人们共同的追求,“无论一般大众,还是那些出众的人”。“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东西”。幸福的生活是活跃的生活、积极的生活、充盈的生活,也是好生活(living well)(19)Daniel C.Russell, Happiness for Huma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p.14.。幸福生活“如同盛开的花那样的人生的优秀状态”,“人活得好,就是活得兴旺发达”(20)[美]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6页。。幸福是人的生命所呈现兴旺发达的客观状态,是“做得好”或“过得好”的同义语,“意味着‘好生活’或‘兴旺’。考虑‘eudaimonia’,就意味着厘清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算是兴旺的。”(21)[美]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作为具有多维的、丰富潜能的存在,幸福展现的正是人的全面、丰富、繁荣的生命状态。芭布诺·弗诺丁(Barbro Fröding)认为,幸福的生活包含所有具有内在价值的行为。幸福的生活是德性的生活,人们通过德性的实践来实现值得过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包含了实现全部潜能和成就完善自我两层维度(22)Barbro Fröding,Virtue Ethics and Human Enhancement,Springer,2013,p.11.。霍夫特(Stan Van Hooft)认为,德性论的核心目标是生活的繁盛(flourishing),一个有德性的人会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生活的繁盛景象。繁荣是人性卓越品质的实现,表现为多维的内涵:“生活繁荣超过远不止成功完成项目,满足人们的渴望那么简单。它同样也意味着,符合我们为自己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为我们建立的卓越标准;实现和平,并与共同体保持和谐;整合不同的感情、欲望,避免互相冲突;理解生活的内涵、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需要关心的人等。”(23)Stan Van Hooft,Understanding Virtue Ethics,Chesham:Aucmen,2006,p.10.

以繁盛、兴旺的幸福生活为指向,幸福生活体现为“依德而过”的生活,德性是构成人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幸福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幸福是灵魂的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是人类为了幸福、繁荣和生活的好所需要的品格特征。”(24)Rosalind Hursthouse, VirtueEth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67.好生活或幸福生活是人的生活的价值意义的体现,人的潜能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达到卓越的状态。“‘好生活’或‘善生活’的概念,从根本上解释了道德的价值意义,它具有道德本体论的意味,是人的存在、生活和行动本身的基本价值维度,因而具有与人的存在、人生和人的行动相同的哲学特性——即:价值的存在论暨本体论特性。”(25)万俊人:《人为什么要道德?(上)》,《现代哲学 》 2003年第1期。生活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价值维度,幸福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终极指向,自然不可避免地内蕴了合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价值,这些价值凝于个体构成德性,并展现于人的现实生活。

幸福生活根植于人的整体性、多维性的存在。人是具有多重规定的、具体的存在。“这里的人,首先应该理解为具体的存在,他呈现出感性的形态(表现为生命存在),也有理性与精神的规定;既是一个一个的个体,又展开为类和社会的结构。”(26)杨国荣:《道德的形上内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人的整体性存在,意味着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为己与利他相统一的丰富性的存在。马克思在区别人与动物的时候指出,动物只是按照物种的单一尺度生存,而人是类的存在物,人是创造性的、自由的存在物,因此,相比较动物生存的单一性、片面性,人的生活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163页。

人的生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丰富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幸福生活需要的价值理想与原则的丰富性、多样性。“从根本上说,‘善’以合乎人自身的多方面发展为其内涵;从而,真正的‘善’,总是与人的多方面发展相一致。”(28)杨国荣:《伦理与存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5页。在托马斯·霍卡(Thomas Hurka)看来,“并非只有一个本质上的善,而是存在许多善,不仅是快乐或美德,还有知识、成就等善。而且每一种善都有好几种形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快乐,而且还有对生活的满意以及良好的情绪;不仅了解你内心的自我,还了解科学规律;过着统一的生活,但也完成单一的、困难的任务。”(29)Thomas Hurka,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 Guide to What Really Matter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163.人的幸福生活,体现出人向善的价值追求,是人做为伦理的动物,不断的褪去自然、追求卓越的表现。正是人不断地展现出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本性,构建起生机勃勃的社会生活系统。

对德性论来说,人的存在的多维性,决定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生活的价值(value)总是呈现为复数的(values)形式,诸价值(values)既是多样化的,也是多层次的,从人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满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需要,到社会政治、公共生活的安定和谐,乃至更高层次的人性境界,均可看出:人的存在的多维性、生活的诸领域与价值形态的多样化总是相互统一的形态。作为社会价值系统的个体内化,德性是以价值作为深层次的内核,从而,价值系统的多样性决定了德性(virtue)在人类生活中也呈现为复数的(virtues)。

可见,就德性、价值和人的生活三者之间关系来看,德性之所以值得追求,在于它是有价值的,凝聚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植根于人的生存,合乎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关乎人的幸福生活。

以人的现实生活为本源,人的现实存在赋予德性、价值以现实性、历史性的品格。中国哲学有“日用即道”的说法,人的生活所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往往体现于日用常行。这一方面意味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普遍的原则,需合乎一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这种合乎人性需要的生活理想,又通过“日用伦常”展现出来。人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以劳动为本源形式的各种形式的生存实践活动为载体,人们产生出对于人的生命生存的各种需要,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稳定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等种种需求。正是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品格,决定了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的现实性,德性才因此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点,常常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德性论看来,德性论所要宣扬的卓越的价值原则,尽管具有崇高性与神圣性,但并不神秘、抽象,而恰恰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everyday life of ordinary people)密切联系。德性并不为精英特有,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努力追求的,平凡的人们完全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闻道悟道、即凡而圣,追求生命的卓越状态。当代德性论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曾批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具有精英主义的倾向,认为其“明确表述了一种隐含在有教养的雅典人的思想、言谈与行为中的美德观点”(30)[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86页。。对此,德莱福也对之做出批评和解释,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之所以给人以精英主义的感受,是因为它体现出过于强烈的理智主义(Intellectualism),将“道德卓越”建立在“理智卓越”之上(31)Julia Driver,Uneasy virtu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7.。事实上,古希腊德性论与其背后的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人是天生的逻格斯动物”“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等基本预设无疑具有较为强烈的理性色彩。

然而,如果我们将德性论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人的生活呈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性品格。中国哲学一直主张“道不远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极高明而道中庸”,强调价值理想和原则、崇高的德行和具体的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安乐哲在研究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时,尤为强调这一点:“人心(human heart-and-mind)的‘超越’是通过持续积极地创造新价值得以实现,而不是简单重复和具体例示一神论给人类世界规定的东西。人性及人的品格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造过程,而这一过程既促进了变化,其本身又受这种变化的影响。”(32)[美]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论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德性包含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要追求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原则,而人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原则也会通过人的现实生活加以外化展现出来。德性并不精英化,每个普通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原则和理想实现出来,凝练为自身的人格,体现自己是有德性的人,由此,德性论也体现出平民化的风格。“德性是可获得的——对那些虽不聪慧,但却真诚的人;对那些在压抑环境中扭曲他们理解,不幸成长,但仍旧能够对人的灾难报以合适同情的人;对大多数人像我们一样有认知和道德缺陷的人。”(33)Julia Driver,Uneasy virtu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54.

这样,幸福生活并非只有精英才能做到,而是立足于每个普通人。幸福生活就是每个普通人在平淡生活中按照德性的生活,是每个人按照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将人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潜能发挥出来。幸福生活是“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快乐和充盈的生活”(34)Barbro Fröding,Virtue Ethics and Human Enhancement,Springer,2013,p.11.,每个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生活价值理想,按照德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成就幸福生活。由此,幸福生活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具体生命历程中。霍卡(T.Hurka)认为,人追求的至善生活并不存在一种理想化的终极标准,“没有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生活,而是存在许多不同的好生活,适宜于不同的人们的天赋和情况。”(35)Thomas Hurka,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 Guide to What Really Matter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163.由此,德性论背后有非常强烈的生存关怀。

德性之所以是德性,在于它与人的生活、人如何过好生活等命题紧密相关。这里,“好生活”之“好”表达出人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体现为人在现实生活中追寻的各种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事实上,德性论和人的生存相关,与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它不是伦理学家们在书斋里的抽象玄想,而是表达每个普通人的价值追求。德性论道出了一个符合我们经验事实的道德常识: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不仅在本性上追求幸福生活,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生存实践活动加以实现。

可以看出,生活是德性论解释框架当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从生活的视域看,思索德性就是思考自己的生活,帮助我们反思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追寻我们生活当中最基本的价值,并把这些价值以德性涵养的方式内化至个体之中。从这个层面来看,德性是人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向善的内化,成就德性就是把人的生存所需要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原则内化为人格,成为个体稳定的性情。在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互动的视域中,一方面,德性生成、发展于人的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所需要的价值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得以生成和发展,凝练为人的德性;另一方面,以合乎人性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为内容,德性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得到具体化、现实化,成就德性本身就表现为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由此可见,揭示德性、价值和人的现实生活三者相互关联、相容相涉的关系,有助于走出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分裂的困境,帮助人们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依据合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需求培养人所需要的德性。德性培育也由此更加富有现实性、生活化。德性之所以是可欲的正是因为它体现人类过上至善的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理想,德性以价值为内容,根植于人的现实生活,追求德性根本上出于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以三者互动为视域,不仅扬弃了德性与价值的抽象化、悬空化,同时也赋予了德性基于现实生活的可欲性。

猜你喜欢
德性现实生活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理路与启示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假期归来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