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锋,杨文颖,朱 珠
(1.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2.东北大学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9;3.辽宁大学 信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21.03.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强烈需要。因此,旨在培养更高素质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放眼国际,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批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将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1],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通过引进和模仿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成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诸如支撑体系不健全、评估机制欠缺等内部问题[2]。与此同时,大学所处的外部环境也逐渐由静态走向动态,促使大学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通过打造更具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3]来共同推动科研创新、技术转化与自主创业。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创新创业教育系统里也出现了类似食物链的创新创业链和各式各样的生态角色,他们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1935年,英国的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4]。他认为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近年来,自然界生态系统理论也被应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领域,衍生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概念,如企业管理领域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5]和组织研究领域的“组织生态”和“企业种群”等概念[6]。Dunn(2005)首次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他认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MIT形成了一个由数十个项目组织和创业中心构成的“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7]。
在Dunn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目的方面,马小辉(2013)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化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延伸和实用化,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开拓性素质的人才[8]。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并不只为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来塑造创新型的综合人才[2]。第二,在内涵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通过信息流动、激励保障、辐射带动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并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和调控[9]。何郁冰(2015)基于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这三所国外高校的案例研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以大学为内核的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调控性、“弱竞争—强协同”等特性的动态化网络组织[10]。第三,在结构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以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个体及各类组织为基础,以创业活动、创业课程、合作课程、创业研究活动为核心;外部以创业文化、资源、股东、基础设施等为保障[11]。张昊民、王艳和马君(2012)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提出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在内部完成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对接,而且在外部实现了校内人才与校外资源的对接[12]。
综上分析,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关研究多以国外创业型大学为案例对象,极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设计,且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概念、内涵及特征层面[10],缺乏系统的整体框架梳理,无法为我国大学提供更具一般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框架及建设意见。因此,本文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从组成要素和网络结构两部分进行理论推演,以构建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按照属性可以划分为内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和发展性要素[3]三类(见图1)。内源性要素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精神内核,强调开放、多元与包容,涵盖所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性要素落在执行层面[13],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功能不一的组织执行机构。发展性要素则主要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部教学活动,涵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
图1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为了更为形象地展现组成要素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职能作用,本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中依据营养结构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态角色的思路,对内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和发展性要素作进一步的要素归类。与自然界食物链类似,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由生产者(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消费者(市场)、分解者(实践平台、支撑机构)[14]等构成的创新创业链,并在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构成的无机环境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见表1)。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如同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般,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内外部环境的变革和冲击下不断进行演变。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破坏和重塑中不断向前发展,留存下来的组成要素之间形成越来越紧密的交织关系,并逐渐建立起彼此相互依存、共生演进的网络结构,以更好地发挥耦合关系。
表1 自然生态系统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比表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存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使得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机构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耦合,进而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且相互促进的网络结构[15]。在这个网络结构之中,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主体和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与内生成长的关系,并受到来自国家战略、部门政策和企业合作的外部驱动。因此,为了更清晰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本文将从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和联结机制三个模块进行探讨,并认为内部结构中形成了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内循环,外部结构中形成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市场、政策、财务、文化、支持、人力[16]的外循环,并由支撑机构将内循环与外循环联结起来。从整体上看,内外循环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由大量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具有主动性的主体所构成的复杂系统[17]。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部主体活动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在这一知识技能传递过程中,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这三个组成要素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共生演进的依存关系,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循环,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供内源动力。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循环更注重操作性和创新性,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课程体系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涵盖基础知识、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多方面课程内容,鼓励突破传统的听讲式教学模式而采用更生动丰富的课堂形式,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合和运用专业知识;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特殊属性,创新创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经验、市场洞察力等方面都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需要涵盖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在实践平台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加深理解、丰富经验、提升能力的实践平台,也从侧面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考核。
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毫无疑问地成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内循环的核心之一。然而不同的学生在自我认知、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上既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又在相同年级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内循环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中的相似和差异,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递进式的内循环模型,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借鉴百森商学院“发现—探索—专攻”的教学模式,构建出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循环模型(见图2)。为凸显递进式的特点,本文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基础教学、综合教学、专攻教学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开设相应的课程,匹配不同的实践活动和师资力量,使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在内循环模型中紧密结合。
1.基础教学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设立,目的在于介绍创新创业背景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技能。在实践方面采用与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训课程,在模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所在。这种以启发为主的教学设计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并不高,但需要教师拥有生动的授课形式、幽默的语言谈吐和出众的人格魅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厌烦于传统的听讲式授课方式,并在心理上排斥由本校从未真正参与过创新创业的教师来教授这类课程,他们更期待由校外人士(如创业者、企业高管、政府人员等实践型教师)现身说法,来讲述精彩的创新创业故事。
2.综合教学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设立,旨在将学生萌芽的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更系统的创新创业思维,并与所学专业知识深度融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储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且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课程匹配的实训课程,而是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学科竞赛训练等实践活动,寻找创新创业舞台提升自我。这一阶段的学生既需要理论型教师又需要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朦胧的创新意识转向更为系统的创新思维,系统地教授创新创业所需要掌握的各项具体商业技能,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前沿创新创业动态,鼓励学生在专业范围内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实践型教师则可以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训练时给予指导,以丰富的经验阅历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学生产生的在商业运作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答。
图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循环模型
3.专攻教学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已接受过系统课程教学,并且对创新创业有着浓厚兴趣或实际拥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这些优秀学生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年级,不受传统的年级限制,只要是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出强烈兴趣和超凡能力的学生都可以进入专攻课程教学阶段来接受更具专业性的精英教育。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不再受到人数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在课程设置上更为灵活,且多采用研讨、讲座、专家会谈等开放的形式,深深烙印上专业性与项目性的特点。在实践方面,这一小范围的学生着力于推进项目实施、创新成果商业化或自主创业,并将进入大学的扶持机构进行孵化,接受来自技术转化、商业运作、专利保护、融资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这个阶段需要专业性更强、经验更丰富、眼光更独到的实践型教师给予指导,并且师资范围也不再囿于大学的地理范围,而是以大学为窗口向全国、全世界辐射,邀请业内顶尖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与接纳属性使其不能只局限于大学内部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而是需要时刻与外部环境进行市场、政策、财务、文化、支持、人力的交换。而随着大学、产业、政府这三个领域逐渐趋同和交叉[18],良性互动的区域创新三螺旋[12]逐渐形成。我国对三螺旋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引入并介绍国外理论的研究。传统三螺旋理论集中介绍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19]及非线状创新模型[20],认为三股螺旋既有内核又有外场,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其最理想模式是形成大学推动、大企业带动和政府拉动共同作用。另一类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的本土化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创业型大学建设、“产学研”和“官产学”研究、技术转移和创新以及区域创新发展四种[21],主要针对我国具体特点设计合理的模式与方案,打造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外循环。
大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外循环的核心,主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原则,对内积极引入来自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充分享受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对外积极反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政府提供创新型人才以及优秀的潜在创新创业者。在我国几十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已有一批大学完成了从研究型和职业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变,与区域的企业和政府取得良好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但不可忽视的是,各个大学无论是在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学术专长,还是在创新氛围、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并非每一个大学都具备成为创业型大学的优良资质。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外循环时,大学必须深入剖析自身的内外部特点,设计出因地制宜的外循环三螺旋结构。
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一方面,企业为大学提供了前沿的行业信息、充裕的项目资金和优质的实践场地。企业管理者常以实践型教师的身份走进大学的课堂,亲身教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保持着较强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企业也优先享受大学最新的科研技术成果,通过与大学实验室的合作解决遭遇的技术难题,充分吸纳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与大学形成了长期的双赢关系。
政府在三螺旋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早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尚未形成时,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上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性政策文件和提供的优惠保障服务,不仅能促进大学内部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也能鼓励企业等外部力量更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但是政府并非独立的创新体,而只是创新体背后的助推器。随着大学、企业等在三螺旋中主体地位的提升,政府也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应偏向于把握创新发展的宏观方向,逐步减少国家在微观和制度层面上的调控力度,促进三螺旋在纵横两个方向的自由互动[2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并非隔断的关系,而是通过纽带紧密联结,使得政府与企业的作用能够顺利融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这个纽带就是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主要包括中心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顶层设计)、技术转化部门(进行成果商业化指导)、扶持部门(提供专利申请、融资、法律服务)、孵化基地以及对外联络部门。不同部门各司其职,统筹管理整个创新创业教学的进行以及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支撑机构,在内循环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将会进入孵化基地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外循环中来自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通过支撑机构对内招募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其聚集在孵化基地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在这个孵化基地内,创新创业者能够充分享受大学提供的场地、技术转化、专利申请等服务,并及时与政府、企业的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合作,以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创新创业支撑。依靠支撑机构的统筹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循环与外循环紧密有序地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创新创业因子在整个系统中正向流动(见图3)。
本文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创新创业教育领域,通过对组成要素和网络结构的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就在于通过综合多种要素构建一个具有更为紧密的耦合网络结构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这一结论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诸多启示,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递进式课程体系。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目标确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仍然比较混乱,缺少可资借鉴的有效理论和成功案例[23]。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切实需要,大学应设置“基础课程教学—综合课程教学—专攻课程教学”的递进式课程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授予不同内容、形式和难度的课程,并充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
2.建立导师专家资源库。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理论型和实践型师资的短缺问题,可尝试构建跨地域、跨学科的导师专家资源库。在人才来源上,由政府牵头汇聚不同行业、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人才和创业导师,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各个行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形式上,可以通过慕课、网络公开课等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分享不同大学优秀创新创业师资的优质课程,同时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对大学创新创业师资进行远程培训。
图3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图
3.建立健全独立支撑机构。当前我国部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机构仍挂靠在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之下,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借,执行效率十分低下[24]。大学应设置创新创业学院等独立支撑机构,并在组织结构上兼顾内外两个方向。对内设立中心管理部门,下辖教学管理部门、技术转化机构、扶持机构和孵化基地;对外设置对外联络部门,并依据具体合作项目分设不同部门进行对接,最终联结成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动态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