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云志
(陕西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意见》指出:要下功夫的工作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转化的基本遵循是教材,因为“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基础”[1];转化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教社科函〔2019〕10号)进一步明确指出,教材是指最新版国家统编教材,就当前而言就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高校思政课教材(2018年版)”[2]。关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整体性教材体系向整体性教学体系转化。实际上,还应关注局部性教材体系向局部性教学体系转化。这里要探讨的是后者中的一种,即对教材上多项并列呈现内容进行逻辑化和层次化梳理,从而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体系。
本文所述的教材多项并列呈现内容,是指本来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从而需要逻辑化梳理、层次化呈现,却因教材编写要求等因素限制而以并列方式呈现的多项相关内容。目前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材使用的是2018版。限于教材体例统一化、层次简洁化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教材正文内容,总体上说,在章、节之下一般最多有两级标题。也就是说,有的节下只有一级标题。如:第一章“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五章“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七章“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第八章“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等等。
有的节下有两级标题,其具体表现形式有阿拉伯数字式、汉字序号式和段首主题句式等三种形式。一是阿拉伯数字式,如第一章“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的第二个一级标题“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下面有“1.实事求是”“2.群众路线”“3.独立自主”三个并列的二级标题。这三项内容在逻辑上确实是并列的,在呈现顺序上也完全可以按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概括的顺序呈现。二是汉字序号式,如第四章“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的第一个一级标题“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下,分别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方式列出了三个并列的二级标题。三是段首主题句式,如第十章“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第一个一级标题“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下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段首都有一个主题句,而且前半句都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节下内容层次多于两级的,教材本身是不好处理的,其结果往往是采取并列方式来呈现和阐述本应层次化的内容。这就是学界所说的“比较突出的”的问题是“层次不清”问题[3]。如邓小平理论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教材的这种处理方式,从教材编写视角审视,可能不失为一个比较简便的方式;但是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视角审视,则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多数师生又可能没有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加以解决。这也是对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讲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的一个积极回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采用适当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加上“教材本身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距离和空间上的距离”[5],其结果就可能是:学生一方面会对层次化内容的层次产生错误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会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降低学习效率。学生从总体上说,无论是知识储备、理论高度还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都难以和教师相提并论。也就是说不能指望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完全自主和独立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该问题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很有必要。当然,解决的适当方式“是改进而不是改变”[6],“改进”的基本方式之一是逻辑化和层次化。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本文所讲的多项并列呈现内容,是指那些本来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从而需要逻辑化梳理、层次化呈现,却以并列呈现方式呈现的多项相关内容。因此,多项并列呈现内容需要逻辑化梳理、层次化呈现,“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话语对理论加以表述”[7]。其中,逻辑化梳理是层次化呈现的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厘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就不能用层次化呈现的方式来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是浅层逻辑化梳理。多项并列呈现内容,如果内容项数和层次不多、理解不难,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口头梳理和阐释其逻辑即可。如第一章第二节第一个一级标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下所列的毛泽东思想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内容实际上也是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的,其直接来源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关内容,对六个方面内容稍下功夫还是不难认知、识记和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简要的口头阐述。第一、二两个方面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按照历史时期划分的,前者对应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者对应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三个方面至第六个方面内容则是按领域或方面分的,而不是按时期分的,分别是“军队和军事”“政策和策略”“思政与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理论。教材所列的毛泽东思想六个方面所讲的是“是什么”,逻辑化梳理之后所讲的是“为什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的问题[8]。
二是深层逻辑化梳理。对有些并列项数和层次过多的内容,教师不仅需要口头上对其进行逻辑化梳理和阐述,而且需要辅之以一定的其他教学手段,如课件、板书以及知识结构图进行深层梳理。以邓小平理论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例。这十个方面内容在教材中是采用并列方式呈现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和层次。这种逻辑和层次在教材中是以隐性而非显性的方式存在的,需要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9]的基础上,深层“掌握教材内在逻辑联系”[10],并且要通过“精确的学理分析”[11],“严密的逻辑推理,循序渐进,层层剥开”[12],这样,方能“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13]。
邓小平理论十个方面主要内容的基本逻辑是:我们认识问题需要遵循正确的思想路线(对应教材第1项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此总体认识社会主义,则其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对应教材第4项内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以此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则需要同时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后者对应教材第8项内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此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则知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应教材第2项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认识我国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该阶段的战略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对应教材第3项内容“党的基本路线”);该基本路线内容中的首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逻辑主语虽然在表述时被省略了,但实际上它是指“中国共产党”(对应教材第10项内容“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即党的建设);基本路线所规定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终目标,而该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根据邓小平过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台阶式发展思想,我们需要分步来逐步实现该战略目标(对应教材第5项内容“‘三步走’战略”,即战略步骤);实现基本路线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坚持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其中后者对应教材第6项内容“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大的方面,每个大的方面又包括众多稍小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所包括众多稍小方面内容之一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理论中的阶段性重点内容(对应教材第7项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此外,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称之为专项问题层次)——祖国完全统一问题(对应教材第9项内容“一国两制”)。
对教材上某些多项并列呈现内容进行逻辑化梳理后,我们就会发现并列呈现的多项内容之间,实际上并不是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而是层级关系。这就需要在逻辑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层次化。层次化的方式,根据师生主体性发挥状况,大体可以分为教师完成式层次化和教师引导式层次化两种方式。
1.教师完成式层次化。教师完成式层次化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就在逻辑化的基础上完成层次化工作,然后在教学时用适当的方式(如知识结构图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层次化工作。此种方式比较适合内容项数和层次较多的多项并列呈现内容的层次化工作。这里仍以邓小平理论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例,其层次化过程和结果大体如下(见图1)。一是总体层次,包括思想路线层次、总体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层次和社会主义建设原则方法层次,分别对应教材第1项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材第4项内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和教材第8项内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层次。该层次下的第一个层次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后者的下一个层次又包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规定的战略目标的领导力量(党的建设)、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基本途径之一(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理论这一层下,还包括改革的阶段性重点内容有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述层次化结果,我们可以采用重新连续化编号方式并采用知识结构图方式呈现,见图1。这样学生就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简化记忆,并可以举一反三,将该方法迁移应用到“概论”甚至其他思政课教材的类似多项并列呈现内容的逻辑化、层次化之中。
图1 邓小平理论十个方面主要内容层次化图解
2.教师引导式层次化。教师完成式层次化的优点是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己(个体或分组)尝试对那些内容项数和层次不多的多项并列呈现内容进行层次化分析;然后采用知识结构图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再由教师进行个体化、分组化或总体化的点评和指正。
教材中需要逻辑化和层次化的多项并列呈现内容非常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广大“概论”课教师去思考、去研究,使其逻辑化和层次化,转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