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波斯语课》的存在主义解读

2021-03-26 07:40王靖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

摘要:《波斯语课》讲述了一个比利时犹太人吉尔斯为了在集中营里活下去而伪装成为波斯人,教一位渴望在战争结束去德黑兰开餐厅的纳粹军官波斯语而自创一门语言的故事。二战背景这种极端环境下契合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存在先于本质”,本文将尝试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解读影片。

关键词:波斯语课  存在主义  二战电影

宏大历史下的意识之自由选择

萨特提出人要为自己做到事情负责,除了承担外别无选择,但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所以人可以自由选择。当吉尔斯逃离集中营时,面对布满炸弹的沼泽区和重兵把守的各条路线,他慌不择路,但遇到一名老兵后,吉尔斯慎重思考后舍弃了获得渺茫自由的逃跑机会,选择重新回到集中营,只为了“看得见”的安全。影片主角科赫加入纳粹军队不是因为热衷战争,而是被纳粹军官们高雅的气质和谈吐所吸引,当德国战败,科赫出逃时,他完全可以选择一走了之,但是他却选择还给吉尔斯自由和解脱,这都验证了萨特存在主义中自由之选择。在这个宏大历史背景下,部分个体虽自由被限制,但其意识仍是自由,仍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

战争和死亡境遇下命运的偶然与荒诞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存在先于本质”是第一原理,它揭示了揭示了人生的偶然性与荒诞性和人的存在联系,萨特的哲学观中有着对战争的批判和人性抗争的高度赞美。《波斯语课》时代背景为二战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这种极端环境下使得萨特存在主义更易被解读。

反战电影、大屠杀伤痕电影和盟军主旋律这三大电影主题,是欧美影视中的一个固定类型。而大屠杀伤痕电影一般套路就是主角来到集中营,以某个特殊角度激励事件推进故事,一个主要纳粹军官作为对立角色,犹太受害者和纳粹势力斗争,直到被解放,这样一套规整的框架使得大屠杀电影成为当代欧美电影中同质化严重的电影。提及二战大屠杀电影史上已有不少佳作,《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而《波斯语课》在延续二战电影反思战争、挖掘人性传统的同时,还质问集体罪责中看似“无辜”的个体,反思战争中命运的荒诞。在影片中,犹太青年吉尔斯充满了偶然性和荒诞性,押运车上面包交换的书籍使他免于枪决,隨口谎称的波斯人使他第一次避免了屠杀的命运,但也将他推向了未知的境遇,白天在集中营厨房工作,夜晚成为上尉的波斯语教师,为了让假波斯人的身份不被暴露,吉尔斯将集中营内鄂被关押的犹太人名字变为“波斯语”单词。萨特认为人生是偶然的荒诞的,尤其是处在极端环境中,集中营这个极端的环境使影片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荒诞不经的意味。但处在这种死亡阴影下,怪诞的虽是人生,但人性的反叛与抗争却能在这种怪诞境遇下起到积极作用。吉尔斯在极度糟糕的境况下仍旧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行动的哲学,他在将人关注的目光引向荒谬现实的时候,却带给人的是积极的行动指导。”[[1]]尽管电影在片头打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字幕,但本片其实改编自短篇小说,有一定艺术化的加工,虽是接近于寓言故事般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萨特存在主义在其中闪烁的光辉。

集体之恶中平庸的孤独个体

克尔凯郭尔作为现代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孤独个体的哲学概念,他认为:“人对自身的孤独的领悟和体验,认识自我的存在;同时,孤独个体与公众集体区别或“间离”开来,后者由一个又一个孤独的个体组成;人体验自身的孤独更能明白与他人的关系,更能显示自己和他人的特性。”[[2]]在这个充满了罪恶的集中营内每个人都充满了挥之不去的孤独感。除了表现吉尔斯假扮波斯人与纳粹苦斗的提心吊胆生活外,还用很大篇幅展现了集中营内德国军人的生活和工作。在以往的表现大屠杀的电影中纳粹军人都被“符号化”是邪恶、血腥的符号,他们往往都是冷血的、残暴的,而在这部电影中,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模式孤独、单调。科赫身上汇聚着一种吊诡的心理和情感,在人前他是居傲鲜腆、容易暴怒的上尉,身穿笔挺的制服,头颅高昂的发号施令,看起来生活富足,但是在人后他的孤独感难以言表,他渴望亲情的温暖,向往爱情的甜蜜,希望和哥哥弥补裂痕,回归亲情。在掌握大量“波斯语“后,科赫向陪伴他的“老师”倾诉孤独,并用波斯语作了一首诗:“风把云送往东边,在那里,处处是渴望和平的灵魂;我知道,我会幸福,随着云,飘向的地方。”小诗情感真挚,但是观众无法忽略此时此刻科赫身在集中营,他的身份诗纳粹上尉。这份恶无法消磨,当他每说出一个“波斯语”单词时,就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消失;躺他念出一首诗时,燃烧了一大片无辜人的尸体。

在集体罪责中,个人和集体无非有两种关系,一是对于个人犯下的罪行,应由本人作为施暴者独自承担。二是个人虽未参与过集体犯罪,但作为集体中的从属者,也应共同承担罪行。但是在无情的战争机器绞杀下,这场屠杀风暴中每一个德国士兵都是施暴者、都是保证施暴机器正常运行的零件。尽管科赫承担的是后勤工作,但是他仍旧是屈服于纳粹国家意志的个体,他的双手仍旧沾满鲜血。所以,在这场集体之恶中,科赫的孤独感与生俱来,他讨厌杀戮和征战,向往和平和平静,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科赫身上就产生了难以消弭的孤独感。

影片也重点表现出施暴集体中的平庸。法国阿伦·雷乃所拍摄《夜与雾》是一部战争历史纪录片,讲述了二战纳粹集中营的暴虐杀戮。其中讲述集中营建设的片段让人不寒而栗,纳粹集中营建设过程要对外招标,但政府未明确告知公司这些建筑的真正用途,公司像盖普通厂房一样去投标、竞标、建设。回到电影《波斯语课》,影片中的军人和这些建筑者一样,对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在杀戮,好像在一间工厂正常上班。集中营里会有上下级间的矛盾。但当“公司倒闭”“事业”结束,团队人群作鸟兽四散……科赫虽然是有着权利的上尉,但仍是庸人会遭受欺骗并生负面情绪。当影片最后科赫因为“波斯语”坐飞机被拦截时的情绪崩溃,似乎让观众产生了怜惜之情,但影片越是展示纳粹士兵的感情世界和生活日常就越能深刻揭露出“平庸之恶”在群体中的无差别性。

结语

在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来解读《波斯语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生存方式,作为一部优秀的大屠杀伤痕电影,它首先有力传达来最为重要的信息:大屠杀对人类社会伤害极大,是罪恶反人道主义、绝对不能再发生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主义哲学对历史、对现代社会产生积极意义,它启发着观众对复杂环境下人类选择的思考,启发着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1]] 金晓莉.存在主义下的自由选择—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全新解读[J].2015年.

[[2]]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5.

作者简介:王靖茹(1998.3),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浅析《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存在主义之思
莫里斯的自由选择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特征分析
简析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