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

2021-03-25 20:26陈怡淋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近几年来,在教育界被颇受关注。所谓“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生品格等综合素质,并在各个学科的学习、实践中获得发展和提升。就小学语文而言,阅读教学的地位至关重要。阅读应分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然而当前在教学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尴尬,即课堂阅读教学如火如荼,课外阅读却重视程度并不高。实际上,课外阅读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助力。为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从阅读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核心素养提升的助力,推动“核心素养”教学不断发展。

一、课外阅读及其特征

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针对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而言的,而阅读的对象也区别于语文教材或课文内容,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阅读的教材以外的读物、报刊等,并从中获取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这种阅读形式大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中,往往是课堂作业要求以外的,由学生主动自发性的,或出于兴趣,或出于需要,或出于实用等目的,同时阅读的焦点出于获取阅读的内容,并非过多关注阅读的形式。总体来说,课外阅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开放性

课外阅读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自主性

课外阅读具有强烈的自主性特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无论从阅读的内容还是阅读的方式,都是学生自己可以决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报刊,或者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选择在什么时间段,用什么方式进行课外阅读。

(三)普及性

近些年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诸多鼓励公众读书,宣传课外阅读的方针措施,例如建造图书馆,在地铁、公交站点设置流动图书馆、创办阅读有奖征文活动等,给城市营造了课外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这也给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了更优质的发展条件,让学生能够受到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静下心来开展好课外阅读,吸收更多的知识养分。

二、当下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有部分家庭教育观念存在问题,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好了课内语文知识就足够了,课外阅读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影响,殊不知,课外阅读实际上就是语文教学的良好补充,对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放任自流

大部分的学校,都把课堂语文教学的效果作为教育评价的重点,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层面,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有的學校放任自流,不做任何要求,导致长时间下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文学素质不高,表达能力差,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理想的提升。

(三)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学生上了小学以后,就开始面对强烈的升学竞争压力,学校和家庭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考试分数上面,就算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也常常拘泥于课辅资料,比如优秀作文选、题海试卷等。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减少了很多接触真正课外阅读的机会,无法从文学经典中吸取养分,对核心素养的提升仍然起不到作用。

三、研究课外阅读的意义

分析了课外阅读的现状,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加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教育。

四、课外阅读助力核心素养的方法探讨

(一)构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结合当下“核心素养”教学背景,构建全新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1.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识字、读字、写字、组词和造句,在言语训练和表达中,逐步掌握应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2.阅读理解力、鉴赏力培养

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阅读力和鉴赏力的培养,带领学生精读、品读,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培养鉴赏兴趣与能力。

3.文化艺术感受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提炼文学文化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文化理解力。

(二)创设情境阅读,提高课堂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读更是教学前提。小学阅读教学,教师应加强引导和点播,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细读精读。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情境,分角色阅读,直观性、带入性更强。它能营造出恰当的阅读环境,更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快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丰富学生对阅读本文的想象。

(三)赏析与背诵,培养艺术感知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在积累。朗读,是积累词语、句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鉴赏和分析,掌握阅读的技巧,挖掘阅读的思想内涵,感悟阅读的情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阅读鉴赏结束后,达到背诵的程度,无不更强化了阅读文本在大脑中的记忆。加强名言警句、优秀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经典诗词等背诵,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作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广泛阅读,增强写作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常常需要课外阅读加以辅助。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大力鼓励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语文教材内容有限,唯有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拓展课外阅读知识面,才能让学生吸收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广泛阅读的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横向比较阅读,通过对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达到触类旁通、博采众长的教学目的。

读过之后,落笔于纸上,或者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加强读后感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表现力。通过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素材,会为今后的写作能力提升添砖加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完全拘泥于语文教材的阅读内容,要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把课外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职责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投入课外阅读的兴趣,广泛选取文学经典读物,从文学经典中吸取文学养分,增强写作应用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宝树小学 陈怡淋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