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在该阶段,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这是有效巩固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为此,教师应合理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练习时掌握正确的解答技巧,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挖掘学生内在的数学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加强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策略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家长对学生的期盼越来越大。因而作为小学重要时期的教学老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内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要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认真态度,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为此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合理控制家庭数学作业,促进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一、 数学家庭作业的特点
由于教师与家长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学生的文化课,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意识。并且部分教师对题海战术特别依赖,认为只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就会加强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导致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入睡,长此以往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压力,身体健康也在逐渐下降,使得学生失去学习乐趣。因此,教师要明确家庭作业的特点,针对具体问题设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布置作业时应避免题型过于重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发挥团体合作意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安排数学作业,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后与家长实时沟通,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内容。
二、 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的解决措施
(一)作业内容应全面、适量
现阶段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初中的现象,使得部分教师开始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对简单内容容易理解、对抽象内容没有理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注意到内容的全面与适量,并让学生通过问题掌握类型的解决方法,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师还要深入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进而在数学作业中融入相关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思维。
比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就要适当地布置数学作业,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立体图形的识图方面入手,确保学生在解决数学作业时能够掌握事物之间相互的联系性。并从选择、填空等内容布置精益适量的作业。像是在选择题板块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以下问题巩固基础内容:1. 一个长方体是有一组相对的面为正方形,则其余四个面的面积是怎样的?2. 一个菜窖能装下6立方米的白菜,请说明其中的单位表示什么含义。3. 将一个正方体变为长方体,则它的面积与体积是否有变化?在填空板块中教师就要强化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并求出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在应用板块中教师就要加强学生空间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表面积的计算。像是“为制作一个长2.5米、宽2.5米、高3米的长方体水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从而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合理安排数学作业,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复习,推动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理解。
(二)数学作业应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能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设置,从而使得部分学生认为作业简单,部分学生认为作业较难。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科学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在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中巩固知识内容,掌握解题步骤,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班级数学平均分。
比如在学完《多边形的面积》后,教师要在课上采取数学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在布置作业时有效提升各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能力,而后在讲解完多边形的运算公式后,进行问题检测。像是“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请问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并在学生解答完毕后,挑选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继而掌握此类学生的学习速度。若该名学生没有解题思路或计算能力产生错误时,教师就要心中有数,灵活布置教学作业。像是基础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布置巩固基础内容的问题,如“四边形面积大于梯形面积的判断题”。像是理解速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就要布置具有强化能力的作业,如“两个相等的梯形,上底与下底均为23厘米与27厘米,高是20厘米,若是将这两个梯形拼凑成平行四边形,请问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的应用题,继而保证学生之间没有互相抄袭的现象发生。通过针对性布置作业,提升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数学作业应具有趣味性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提高作业质量。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内容时,应灵活变化问题,确保学生对作业产生越写越快乐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答案的多样性。
比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时,教师应将布置的数学作业灵活变化,继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作业的高效学习。事先要让学生在家中通过对天平的运用明确方程的基本含义,从而方便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计算。像是布置的方程应用题训练“体育比赛中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少20人,请问跳绳、踢毽子各有多少人?”以此让学生通过实际绘画列出相应的方程式内容,继而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的学习兴趣。或是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动物的喜欢发挥创新思维,设置不同的方程问题,推动学生对方程的计算热情,继而提高学生抽象化思维。
(四)数学作业要展现数学的内涵
根据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应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内让学生根据所讲的重点知识进行选择,从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方面挑选3道问题,从而加强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并且教师还可与学生在课上一起探究问题的多样性,继而活跃课堂氛围,改变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一)》时,教师就要根据课堂所讲的内容设定不同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内让学生自主选择数学问题,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说明百分数的含义以及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而后进行课上选择活动,将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对百分数的运用。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选取难度适宜的问题。像是“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出售,其中表现的含义是什么”与“已知学校内的科技类型图书有36本,文艺类型图书有40本。请说明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的百分之几”继而加强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其中一个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情况。如“工人在修一条道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百分之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百分之30,还剩下900米没有修,请问这条道路全长多少米?”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并在班级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像是对1-55%的算式不理解时,教师就可在旁引导学生思考整体是多少,在前两天的道路修建过程中修了多少,从而让学生明确“1”的含义。并在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要挑选一名学生进行回答,继而推导出答案为2000米。通过师生对作业的友好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
1. 家长批改作业
由于学生较多,教师在批改作业中通常出现不认真的态度,从而不能有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为此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写完作业后进行批改,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实现家庭中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批阅
为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教师可在课堂内组织学生相互进行批阅,通过教师答案的颁布,使学生发现作业中的问题,继而提高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让学生不断通过对他人作业的批阅掌握解题步骤。
比如在班级开展关于《位置与方向(二)》的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可将收上来的作业分发下去,保证班级每位学生对数学的完成度,而后让学生在4个人的小组中交换作业,并根据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评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模式。像是“根据图片中以学校为观测点,说明邮局、书店、图书馆、电影院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中,距离多少米?”问题中的解题步骤:1. 将图片中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标注出来;2. 以学校为中心连接每个地点与学校的距离,3. 运用量角器标注出每个地点的角度;4. 借用格尺精确距离。从而加强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而后讓学生相互批阅,看是否按着正确的解题步骤得到答案,并说明每个步骤的相应分值,继而形成学生反思意识,使学生明确数学的严谨性。通过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加强数学作业完成的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从而逐渐运用数学作业带领学生明确分值与步骤之间的联系,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教师坚持课上批阅
若是在课下进行批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因而,教师可在课上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问题当堂课指正出来,并且在课内进行解决,采取鼓励的形式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提升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完成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数学作业对学生具有帮助作用,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严格掌控作业的内容及含量,避免因为作业的增多导致学生健康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还要立足于实际将数学思想融入其中,灵活转变数学问题,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继而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蓝秀山.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趣味教学[J].速读(上旬),2018(5):249.
[2]曹建全.浅谈如何科学布置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作业[J].新课程(上旬),2019(4):214.
作者简介:
司雪艳,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