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建党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2021-03-25 21:25宋明江
关键词:建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宋明江

(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

一、建党初期党对思想建设的初步探索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此时中国产业工人数量得到快速增长,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系统地介绍和广泛传播,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站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由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党的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实践活动,为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提高了阶级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创造了基本条件。

(一)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建党理论基石

“五四运动”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当时比较盛行的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开展激烈辩论,以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社会进步青年坚定地站在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他们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开始组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在思想上形成了统一信仰。他们在实践中脱下洋装洋服,走到工人群众中去,通过各种形式与工人阶级紧密联系,发展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与群众基础,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组织在面对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背景之下,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对党的发展与组织建设的重大导向作用,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严肃性与纯洁性的统一。为了吸纳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和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永葆党在思想建设上的先进性,党的一大要求今后发展党员必须接受严格审查、认真考察,对工人阶级和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与党时刻保持思想上的统一。

(二)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

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二大在党的思想建设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一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阐释了从1840年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列强的世界殖民体系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现状,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动力;二是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革命纲领与最低革命纲领,历史性地提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前进方向;三是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审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的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急先锋。”[1]“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实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的群众党’,既不是学会组织,也‘不是少数人空想的革命团体’。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我们的活动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1]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等理论建树在这一阶段得到确认。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非常注重对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思想教育工作,党的思想建设成为当时党内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全体党员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思想觉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成立了专门负责编写和发行马克思主义论著的机构,出版了大量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度和影响广度的系列理论成果。正是在这期间,大量进步书籍和杂志的相继出版发行,对在中国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工作理论、指导开展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建立和健全党的组织机构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革命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大革命时期,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在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前途命运方面,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农民阶级同无产阶级的联系方面,以及在革命领导权和武装革命斗争方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探索,中国共产党都提出了新的理论立足点。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尚处于“幼年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再加上当时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错误指示,没有明确工人阶级争取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导致党在大革命后期先后遭受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所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自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使党组织的发展遇到了巨大挫折,思想建党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一)思想建党从理论到实践面临革命统一战线提出的新挑战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产生出了“左”和“右”两种错误的思想导向,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党内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还不够贴近中国革命的实际,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且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如何认识资产阶级和农民,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的关系,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总结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在思想建设上“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对党的思想建设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会议对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倾向和“右”的倾向进行了批判,强调必须加强党内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不仅要提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要注重对全体党员加强政策教育。具体而言,党的四大强调加强党内出版物的撰写与发行工作,统一编写青年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教材,加强对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局势、国际政治经济现状等相关著作的编译工作。通过以上举措,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反帝反封建觉悟进一步提升,为掀起大革命高潮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大革命失败后“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开始萌芽

1925年毛泽东在所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给大革命中期的革命者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的思想建设领域提出要克服小农意识、对农民阶级开展系统教育等初步构想。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思想理论教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在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进行深刻分析研究后,认识到思想建设与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以党校、团校和农民讲习所等具体活动组织开展,积极开展党的思想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青年党员干部,提升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政治影响力。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尽管在大革命时期使党在思想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偏差,在革命领导权上的妥协和让步,在蒋介石、汪精卫等反革命力量背叛革命时无力抵抗,导致全国范围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的的国民大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大革命失败后,觉悟起来的党内同志开始意识到“从思想上建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握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以先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使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起来,对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曾指出:“在这一阶段中,党的组织是发展了,但是没有巩固,没有能够使党员、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起来。新党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工作经验也不少,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总结起来。党内混入了大批的投机分子,但是没有清洗出去。党处于敌人和同盟者的阴谋诡计的包围中,但是没有警觉性。党内涌出了很多的活动分子,但是没有来得及变成党的中坚骨干。党的手里有了一批革命武装,但是不能掌握住。而这些情形,都是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革命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就是党的建设的第一个阶段。”[2]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开始形成

大革命失败之后,面对更加严峻的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并且在与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过程中,“实事求是”成为党思想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在这期间,党开始通过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在反动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在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对土地改革、组织生活、根据地教育的建设外,还着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而应对新形势下的武装斗争。通过革命实践淬炼和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重要会议推动,党针对思想建设的系统路线开始形成并逐步确立起来。

(一)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在革命实践淬炼中开始形成

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由于主要中心城市笼罩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中,党中央决定将未来的革命重点从中心城市向更为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转移,军队建设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要措施包括对红军编制进行整合、缩编,强调用思想武装军队;建立健全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重新优化调整各级党组织结构;着重强调在根据地对党员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毛泽东注意到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要从党员思想建设方面入手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毛泽东还亲自拟定了入党誓词。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红军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红军的三大任务,为保持红军战士的纯洁性和革命素养提供了思想保障。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召开,毛泽东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认真总结了当时红军队伍中存在的错误思想,着重强调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建设必须以全军思想政治建设为中心,辅以政策保障进行修正,运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和指导军队,坚决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和红军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把修正党和红军内部的错误思想作为今后工作的出发点,从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出发,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在反对主观主义盛行这一突出问题的同时,党中央还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坚决批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倾向,要求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教育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党员能够科学运用正确与错误的经验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性。以整军为主要目标的古田会议,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发展实践进一步融合,把党的思想建设提升到建党建军工作的首位,这标志着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开始形成。

(二)党的历史上的关键会议推进思想建设理论向前发展

1935 年遵义会议作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党内政治路线的长期错误影响,并最终确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对红军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地在思想上、理论上、策略上基于革命形势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自身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新起点。此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中国革命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安定县召开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会议强调提出注意成分但不唯成分论的重要论述,强调在思想上武装党和红军。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思想倾向,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的阶级性质,确立了要更加注重思想建党的总体方针。为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如何保持党的思想独立和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向、行动方针和政策保障,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为迎接全民族抗战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建设上的准备。

四、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抗日战争时期是思想建党理论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在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的斗争路线、根据地政权建设以及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导致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同志分析指出,党的建设是关乎于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是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着重加强党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建设工作。

(一)阐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此次大会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阐明了符合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革命路线,这条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3]。七大的胜利召开以及正确革命路线的确立,不仅有助于指导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制定了宏伟目标。“实事求是”的指导路线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在全党确立起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著作中,不仅运用了“实事求是”的鲜明主题,同时还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2]毛泽东还在1941年所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重要著作中深刻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3]他从多角度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党表决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站在挖掘思想根源的高度,以重要文件的形式,深刻阐释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大会指出:“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之正确或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们是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出发,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3]在党的七大上,正式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这样就从思想的源头上解决了多项长期困扰党内思想政治建设的若干问题。

(二)思想建党理论得以巩固和发展

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革命形势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思想建党理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有些同志虽然在组织关系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内心深处仍然保留了城市小资产阶级思想。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939 年发表系列文件指出“在思想上、政治上巩固党,已经成为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4]。面对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指示,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思想建党理论,巩固发展了思想建党理论的地位和作用,从思想上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地位,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好准备。

(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得以确立

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对长期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党的七大所通过的新党章中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5]刘少奇在会中强调:“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是我们党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唯一正确的总路线。”[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有了正确思想为指导,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积极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飞跃。

五、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进入新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逆转,在与反革命集团的对抗中,革命形势向着最后的胜利迈进。新形势下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着重从思想上武装党,从组织上完善党,并根据随时变化的革命战争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党的思想建设,这一时期的思想建党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一)坚决彻底纠正党内军内错误思想倾向

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挺进敌后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党的武装力量得到跨越式发展,经过严峻战争洗礼的共产党员,虽然在革命意志上有了较大提升,但在农村基层工作组织中仍然存在组织和思想觉悟不够纯洁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同志还存在官僚主义、脱离群众、思想落后等现实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违背了党的“七大”提出的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路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毛泽东同志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以“三查”与“三整”为工作重点的整党整军运动。并邀请无党派人士及人民群众参加党组织决议,认真听取无党派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党运动开展之后,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党全军再次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保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以“两个务必”破解“赶考”的重大命题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新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清醒地提出“赶考”的重大命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要求全体党员应时刻注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的思想建设上的反扑,积极防御敌人在思想领域的猛烈进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6]毛泽东结合党内部分同志出现骄傲自满、居功自傲情绪等思想实际,实时强调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6]

(三)初步提出无产阶级执政党思想建设理论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举行。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在当前国内革命形势下,要积极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取得全国性胜利,系统说明了在全国即将取得胜利的新环境下,党未来的工作重点应从广大农村地区向主要中心城市地区转移,工作重心要以促进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应有所突破。我们从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业国进行转变,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政策和制度上的准备。这一时期执政党思想建设理论的提出,为今后党的思想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全党上下应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并积极推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建党的重要启示

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及其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建党是我党同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区别,是我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形势和困难,思想建党的重点会有所不同,既有继承性又有创造性。但每当党的理论创新前进一步,理论武装都要及时跟进,就要持之以恒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思想上建党,就必须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们的国情和党的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彰显生命力,始终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工作首位,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一)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个全新的、具有极强生命力与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在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出发,开创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运用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中,伴随着革命经验的丰富,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客观国情的毛泽东建党思想,这一理论的中心环节是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了逐步探索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史,将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各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我们的宝贵经验。受益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引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统一,不断巩固和夯实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在党的思想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统一全党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教育,使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思想理论制高点上,为之后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各项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并不是要否定割裂党的其他建设。坚持思想建设的首要地位并不是要把它与其他党建工作剥离开来,而是要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引导作用,把思想进步、与时俱进作为贯穿整个党建工作的始终,进入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思想建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就是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是紧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支撑、协作配合、共同发力,并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思想建设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才能真正调动起全党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向前。

(二)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思想建党的本质和落脚点,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武装全党、指导全党。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确保思想建设是理论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造就了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离开具体的历史阶段,离开具体的国情和社会实际谈思想建设,不可能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更无法完成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早期的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客观国情出发,在中国的土地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然而革命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才为中国找到了革命的发展方向和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在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体系,是百年来我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是当前以及今后思想政治建设前进的强大理论武器与思想指南。

(三)坚持整党整风,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开展整党整风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对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进行系统整顿。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为了集中解决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现象,党中央运用整风的方式在全党开展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在全党范围内统一了思想、实现了新的团结。在此之后,延安整风精神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实力发生逆转,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思想不纯、组织作风不纯等问题在军队中不同程度地显现。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以查阶级、查思想和查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查”新式整军运动,以及以整顿组织、整顿思想和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整”运动。“三查”“三整”运动有效巩固了党的各级组织,有力提升了各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思想觉悟和战斗力,极大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进程。

通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建党发展脉络,我们得出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首位、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等重要启示。这些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历程中,闪耀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思想建党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在积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拓展党的思想建设新视野、新领域、新路径和新方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升党的思想建设时代化、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建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