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爱清,吴思嘉
(江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近年来,网络上一种麻木颓废的“丧文化”在青年群体当中不胫而走,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丧”文化景观。泛滥的“丧”系语录、层出不穷的“丧”系表情包、无孔不入的“丧”系营销,无不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丧”气息。目前,相关研究针对的主要是以80后、90后为首的网络青年群体[1]。主流观点认为,青年群体中的“丧文化”是受挫时的自我反讽与空虚时的自我狂欢,是主动暂时逃离现实压力的情感释放与心灵治愈,须以“谨慎与理性并行”的态度待之[2]。如今,网络亚文化逐年呈低龄化趋势,在网络“丧文化”浪潮中,处在边缘地位的农村青少年是积极主动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然而,由于群体的现实情境与心理特质不同,农村青少年群体中的“丧文化”逐渐脱离青年群体“丧文化”中“丧而不馁”的本质,而呈现出更为忧郁和伤感的风格,使得现有的关于青年群体的“丧文化”研究应用在农村青少年群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丧文化”为农村青少年建构了一个现实社交之外的自我表露与情感宣泄的场域,通过“丧”式表露,他们在交流与互动中消解焦虑、清空负能量,以不断激励自我、向上流动。然而,QQ空间所营造的虚拟情境是相对封闭的,由于“丧”表露的泛化与“丧”情绪的聚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青少年在“丧文化”的继承中出现了断裂,“丧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在“真丧”中强化伤感、体验忧郁,以收割亚文化资本追寻身份认同,造成了巨大的“致郁”风险。农村青少年身上承担着乡村振兴之责,倘若不加干涉地任由“丧文化”在群体中蔓延必将造成思想的干涸、行动的萎靡。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真脱贫”,就必须引导农村青少年从实践中深刻领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从思想上真正淡化“贫困意识”。基于此,本文尝试考察初中阶段(约13—15岁)的农村青少年接触、传播“丧文化”现象,引入心理学相关理论探讨“丧文化”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在其中把握当代农村青少年的社会心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止丧”路径,坚决助力打赢思想脱贫攻坚战。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各类旗帜鲜明且别具一格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轮番上演,“丧文化”更是自诞生起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强烈共鸣效应与身份认同优势。萧子扬(2017)将“丧文化”定义为“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2]。以网络青年为主体的“丧文化”常以一种反讽娱乐化的形式出现,建构了其看似颓废、实则向上的风格。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农村青少年冲破了媒介使用的壁垒,在新媒介的激发下不断催生出新型的亚文化表达风格。媒介即人的延伸,网络媒介所伴随的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与娱乐性等新特征不断吸引着农村青少年,他们得以轻松自如地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衔接,原本风靡于青年群体中的“丧文化”因此逐渐呈低龄化趋势,并渗透至农村青少年群体的社交平台与日常生活中。
社交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农村青少年的自我表达与自我呈现提供了广阔的开放式舞台。QQ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流量疯狂吸粉,定格了几代人的青春与回忆,直至今日,QQ仍占据着青少年的休闲时光,作为青少年最常用的社交app之一,其为“丧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哺育的温床,从而使“丧文化”的无障碍传播成为可能。“丧文化”在农村青少年的传播情境中主要以“丧”语言为载体,其“生产—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为某些偏爱的选择与加工[3]。农村青少年在一系列的话语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独有的“丧”语言生产机制:他们徜徉于网络空间中,积累了一批可供“丧”化的符号元素;在长期接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同化的“丧”语言模因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并进一步将其嵌入认知层面;其后,在具体语境与心境下将“丧”语言模因从模因库中提取出来,以挪用或拼贴的方式进行生产与表达。
“原型”这一概念指向社会结构压力之下的集体记忆与情感体验,在特定情境与具体情节之下可被唤醒并开辟共通的意义空间[4]。农村青少年大都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往往无法获取到内心所需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或自我实现的需要[5],由此产生了一种基于现实的普遍情感,即原型情感。在“丧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丧”式表露成为激活原型情感的催化剂,在双向互动中产生集体认同和情感共振。由此,原子化的个体情感在QQ空间中引发广泛的情感互动与情感共鸣,凝结为一股集体力量,建构了一个情感共同体。因此,农村青少年的“丧”话语实践自有其积极的一面,是一种自我表露、情感宣泄的表达方式,以温和抵抗的方式消解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也是一种进行情感互动与自我赋能的动态过程,以“虚拟在场”的方式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相互安慰、相互支持。从这一层面上看,农村青少年在“丧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框架化的“丧”式表露引发共意,在圈层的交流与狂欢中不断消解情绪的“丧”而激发自我的“燃”,从而摆脱心灵的亚健康状态。
在新媒介语境中特有的“反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在主流积极话语的衬托下,农村青少年的“丧”表露显得极为特殊并被无限放大,并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转换为交互的多级传播[6]。当“丧”情绪通过社交媒体流入公共空间,个体沉浸于情绪共享环境中将会诱发个体的类似情绪,同时情绪的分享也会激发次级的分享行为[7]。每个QQ账号都是一个传播载体,发布了一条“丧”动态,就储存了一个“丧”种子,潜伏在相对封闭的QQ空间之中;朋友间通过浏览、点赞、评论进行情感互动,使越来越多人对“丧”文化产生共鸣,时机成熟时“丧”种子被唤醒,就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孕育、滋生、成长和壮大。因此,当QQ空间遇到了个性化的“丧”语言,就像瘟疫找到了适合它传播的温床,不断滋生、蔓延,最终呈泛滥之势。
根据农村青少年在QQ空间中的“丧”表露动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言为心声”型,他们的表露往往是现实忧郁情绪的反映,是为了宣泄负面情绪与寻求安慰;其次是“无病呻吟”型,他们没有什么值得忧郁叹息的事情,表露仅仅是为了引发注意或追求个性;再次是“多愁善感”型,他们的内心情感容易受到“丧”文化的影响,导致其自我表露逐渐“丧”化。青少年是网络文化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受众群体,他们正处在“半独立”的生命阶段,其价值观容易受到大众传媒多方面的冲击[8]。如果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去认识农村青少年群体中的“丧文化”,便不难发现,农村青少年并非固定于一种类型,而是经常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或者同属于几种类型。农村青少年聚集在QQ空间中,自由地参与到“感染—被感染”的往复循环中,无论出于何种“丧”表露动机,都势必对圈子中其他人的情绪与心态产生影响,形成扩散效应。
当农村青少年长期浸润在“丧”氛围中,一方面,社会结构压力所产生的原型情感不断蓄积,进而转化为一股更具张力且消极的情感能量,不断消解着“丧文化”原本的“治愈”价值。农村青少年在“丧”语言同化环节中,有意识地忽略青年“丧文化”背后直面“丧”而奋起“燃”的真实生活语境,比如,他们只看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阶层间的不公平而自怨自艾,却忽略了青年群体在短暂“丧”后为下一代“生在罗马”而拼搏打拼的满血复活。当文本的“丧”抽离了现实的“燃”,“丧文化”在继承和演变中就出现断裂,脱离了原本的青年自嘲语境而呈现出一种更加“伤感”“忧郁”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农村青少年在模仿跟风的过程中盲目地把“丧文化”曲解为“酷文化”,将“丧”作为可以用来炫耀的亚文化资本时,各方“丧”表露的博弈逐渐使他们的QQ空间被塑造成“丧”空间,“丧”情绪在博弈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这种空洞的、无意义的自我表露,其背后是主体性的丧失和同质化的加剧,对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致郁”风险。
英国伯明翰学派在关注与阐释青年亚文化时,常从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的视角出发,认为亚文化符号及其建构的风格往往折射出对象群体的现实情境与精神特质[9]。因此,农村青少年“丧文化”中呈现的“伤感”“忧郁”风格,正以戏剧性的力量展示着心理诉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村青少年群体在深刻社会变革中难以摆脱的“丧”现实,呈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青少年群体复杂多样的“丧”心态。
根据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并且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可见,童年经历对于个人的人格发展及其日后各方面的生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童年创伤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更是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治愈。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农村儿童留守问题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此外,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此引发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亲子关系疏离以及家庭功能缺失等问题使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代际创伤,大部分农村青少年在童年阶段都经历过心理虐待,即“他们在童年阶段都被监护人以一种重复的行为方式或极端的事件模式,灌输了许多消极观念,如存在许多缺点、毫无价值、不受欢迎、不可爱、多余无用等”[11]。在长期的负性观念涵化下,农村青少年的童年创伤不断复制并强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丧”心理。
的确,在我国广大农村到处可见“悲惨”的童年,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农村留守问题。农村青少年的留守经历往往是一个“漫长且黑暗”的过程,为了缓解消极的情绪状态,他们往往会采取或正常或歪曲的自我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移置、否认、反向作用、认同、倒行、升华等[10]。如有的人把“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欲望压抑在潜意识中,以忘却与父母分离的悲伤;有的人为父母的离乡行为进行“为了生活无可奈何”的合理化解释,以否定自己被遗忘的境地;有的人在父母归乡时隐藏内心的欢喜雀跃以冷漠抗拒代之,以保持独立“刀枪不入”的自尊……不同类型的个体在面对留守困境时采取不同的自我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但是,这段“被漠视”“被伤害”的留守经历仍旧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他们一生的人格发展。家庭功能的缺失、父母间的冲突等农村青少年常常面临的烦恼,给他们的童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因此,当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与显层次的“丧文化”表达发生碰撞,压抑的“丧”气息随即被激发出来。
互联网建构了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农村青少年出入于虚拟与现实之中,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替互动中经历双重社会化[12]。根据“高中聚集、初中进城”的校点布局思路,大部分农村青少年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纷纷转移到城镇。农村青少年在城镇生活、学习、社交过程中,认知风格与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青少年靠拢,他们对于城市生活充满了幻想与期待[13]。与此同时,随着直播平台与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农村青少年选择不同的媒介内容沉浸其中,不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媒介对话。通过被构建的虚拟世界,他们逐渐看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都市繁华、城市青少年优质的生活水平、城市父母与子女间亲密的亲子关系……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农村青少年,逐渐以城市青少年为参考标准,并开始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想象与憧憬。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隔离背景下,农村户籍的身份、家庭经济水平的限制、亲子关系的疏离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与现实条件矛盾重重、冲突迭起。农村青少年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重互动机制下形成的“我”与“他”、“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差距认知,使之产生了较为浓厚的相对剥夺感,即“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重互动机制下,通过与城市青少年群体相比较,农村青少年逐渐意识到其处在边缘地带的弱势地位与处境,并体验到不满、悲观等负性情绪”[14]。长此以往,农村青少年内心公正平等的无阶级理念神话受到极大的冲击,于是在比较的“烙印”下逐渐被焦虑裹挟。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即“个体在经历一系列挫败性学习之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维度上表现出自尊受挫、自我怀疑等消极心理状态”[15]。人们从经验中形成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农村青少年生活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大部分人小学基础极其薄弱,加上自身学习意志力不强、学习障碍等客观因素,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后,或多或少的存在厌学情绪,平时的各项学业测验于他们而言就是无数次的失败经历。此外,农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经历“打压式”教育,在封闭的教育氛围中,他们往往自卑多虑,忽略了自身向上流动的先赋性优势,而关注于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与对自我价值的低估。久而久之,由于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他们愈挫愈糜,走入习得性无助的深渊。
农村青少年的习得性无助往往主要源自于学习情境,一般表现为认知上、情感上和动机上的缺失状态,并且这种状态逐渐从心理层面蔓延渗透至行为层面;具体而言,农村青少年的习得性无助体现在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效能感低、消极定势四个维度[16]。他们在经历过若干次失败后往往处在迷茫之中,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不足,关于“我是谁”的这一问题答案模糊不清;他们自卑多疑,总是低估自我价值而将“失败者”的刻板印象烙在心里;他们不再奢望获得成功,而是以消极的思维重复不变地应对生活。深陷习得性无助时,他们往往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将自己包裹在孤独无助的状态中[15]。甚者将学习情境中的习得性无助泛化到其他能力情境中,忽视了个体的独特优势,最终引发“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和“拒绝努力”的行动瘫痪,似乎唯有妥协才能免于崩溃。
当然,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所有处在压抑环境中的农村青少年都会出现以上的“丧”心态,也有少数农村青少年不断增添向上流动的先赋性动力,发出“在谷底也要开花”的“燃”声音。但是,当“丧文化”在相对封闭的QQ空间中重复出现,农村青少年长期浸染在“丧”文化圈中很容易被涵化,从而强化了消极因素的自我感受[17]。此外,在模仿跟风的从众心理和追求个性的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农村青少年逐渐参与到“丧文化”的传播中,最终进入“丧”心态不断强化—传播的恶性循环中。
农村青少年群体在继承青年群体“丧文化”基因时发生突变,由“假丧”到“真丧”,由颓废风演变为抑郁风,QQ空间逐渐呈现出“人均抑郁”的狂欢式乱象。在盲目跟风和非理性思维的催动下,农村青少年渐渐成为马尔库塞口中的“单向度的人”,违背了“丧文化”治愈意义的初衷。同时,“丧文化”与“丧心态”有机融合,严重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群体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其缺乏文化知识、缺乏责任意识、缺乏担当精神的“思想贫困”。因此,笔者认为,扶贫必先扶志,要想打破思想贫困的代际传递,既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也需要个体内部的自我觉知。
农村青少年“丧文化”产生与流行的原因错综复杂,“丧”现实无疑是最为本质且关键的一环。“丧文化”背后所折射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教育功能不足等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农村青少年的“思想贫困”就得不到彻底消除。当代农村青少年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大多已得到满足,他们最为缺乏的并非物质资源,而是精神食粮。为了加快城乡均衡发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事业,尤其在农村教育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8]。但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十分落后,尤其是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除此以外,由于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与子女互动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甚至缺失。因此,提升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质量,要以教育扶贫为抓手,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入手淡化“贫困意识”。一方面要继续全方位改善农村地区教学质量,致力于创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一方面也要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引导农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育人职责,家校联合、同向同行。
青少年心理赋权有助于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帮助他们以理性的视角看待世界,引导他们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付诸行动并进行积极归因,从而提升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19]。具体而言,可从完善学校制度、促进人际交往、加强心理疏导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社区,承担着主要的育人职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意识地给学生赋权,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在网络“丧文化”传播中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营造良好健康的网上冲浪氛围;其次,赋能的过程离不开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的支持,建构赋权增能的德育生态圈可以使青少年有动力、有信心、有激情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与学习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适自我认知,增强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再次,通过心理赋权,可以唤醒农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抚平他们历史遗留的心理创伤,消除相对剥夺感所带来的焦虑感和习得性无助下的行动瘫痪,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最终使农村青少年在奋斗的青春中不断消解“丧”心态,活出幸福感。
网络“丧文化”所营造的“人均抑郁”运动,不可避免地与主流文化价值背道而驰。农村青少年在压抑-焦虑-妥协的“丧”现实中不断沉沦,在网络“丧文化”的涵养下造就了“拒绝努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思想贫困。广大农村青少年在思想意识方面被“丧文化”恶意侵蚀,文化引领正是应对这一问题的独家秘方[20]。青少年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其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很容易在“丧文化”浪潮中“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他们在“网上冲浪”时的风向标,媒介素养则是他们甄别过滤消极文化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农村青少年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相关课程或主题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农村青少年正面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增强其对网络“丧文化”的免疫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农村青少年媒介认知观的塑造和自控力的养成,提升其面对网络文化时的自我独立性,进而消除网络“丧”能量,净化网络环境。
致郁和治愈是当前网络背景下农村青少年情绪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向,也是情绪及社会化发展一体两面,两者构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每一种状况都关涉农村青少年群体的风险与地位。相对来说,网络语境下不同的风险地位具有相应的构建及依赖性,这并不足以使我们从理论上界定它们,因为这还包括其它重要的内容。毫无疑问,农村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需要从边缘走向中心,激荡出网络正能量,促使这个群体不再边缘化,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