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华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2020 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1]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毋庸置疑,青年理想信念的坚定,过硬本领的造就,离不开教育。 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成为时代重要课题, 是青年教育工作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聚焦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 深入开展价值意蕴研究,是发挥中国共产党武装青年优势,助力青年全面发展, 进而促使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谱写青春篇章的现实选择。
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 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稳固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要自始至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并长期执政, 必须强化青年理论武装, 促使广大有志青年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不断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认为, 坚实的群众基础是政党的生存之本和力量之源, 事关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着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着力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尤其是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并长期执政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P283)该话突出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本质区别,即代表多数人利益的革命运动。毛泽东曾在阐释革命战争的依靠力量之时, 特别强调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他说:“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3](P136)同时,要求善于吸收新的积极分子, 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入党, 壮大党的群众基础。 江泽民也曾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P285)特别指明了衡量某一政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标准,即能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注意在生产、 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 ”[4](P572)这一重要论断,说明了积极吸收先进分子入党, 不仅能夯实党的青年群众根基,还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 十九大报告都在肯定青年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对青年的全面发展以及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明确要求。综上可见,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群众基础。切实把广大青年吸收入党,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助于党长期执政。
青年作为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可信可为、能信能为的一代。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只有依靠青年,才能建设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 党的百年历史,也是赢得青年、引领青年的历史。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实践中, 一代又一代青年始终满腔热血地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发展勇立潮头、奉献青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大青年在党的动员和感召下,立志高远,奋发图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勇于冲锋陷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1919 年5 月4 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5 年5 月30 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1935 年12 月9 日抗日救亡运动;1947 年5 月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在党的号召下,投身革命,支援建设,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为保家卫国、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始于1955 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8 年起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开发“北大荒”等。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呼唤,团结一致、奋勇直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持续奋斗。 如,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大地震青年志愿者;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等。 新时代,青年一代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围绕伟大梦想的实现艰苦奋斗、砥砺前进,在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这些光荣历史, 充分彰显了广大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活跃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心系党的前途命运,关心民族独立振兴,助力国家繁荣强盛。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 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青年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青年理论武装置于重要地位,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 切实打牢广大青年共同的思想基础。
首先,强化学习,提高理论认识。 科学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自觉把学习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外在的生活方式,持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做到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科学把握其思想精髓、理论品质及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之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理论知识,不断武装头脑, 切实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认识水平。 其次,加强教育,提升理论素质。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重在净化心灵、培养品德。 广大家庭应重视言传身教,教授常识,培养品德,实现青年思想理论的基础性培养。坚持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立足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入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拓展主阵地, 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日常管理服务青年之中,不断提升青年理论素质。发挥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 在充分了解青年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青年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精心设计青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工作项目, 同时规范社会教育设施,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5]重点结合青年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与青年成长成才相关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年在实践中找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的结合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青年的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6](P54-55)历史证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离不开青年一代;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青年一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是离不开青年一代。教育和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是青年内在发展的自觉诉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要指导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 是青年自身在成长发展历程中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内在要求。 青年成长发展的需要, 实质上就是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生理和心理是青年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核心方面。青年的生理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生理规律制约着其发展速度的快慢及发展水平的高低。基于此,青年个体生理的自然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要求同青年个体生理发展水平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而作为反映周围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青年个体的心理发展, 只有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教化, 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要求同青年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青年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需要接受社会教育和引导。
在青年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 成长的过程中,青年会遇到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予以化解。 众所周知,在青年成长发展过程中,青年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以及思维方式都将会发生改变。在知识结构上, 青年由知之甚少的简单知识结构向社会所必需的丰富的知识构成变化; 在价值观念上, 青年判断事物的标准由童年时期的个性化趋向社会要求的社会化;在社会心理上,青年的自尊、自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求富求美意识都会逐渐增强;在思维方式上,将由一元思维向多元思维发展,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发展,由经验型思维向智力型思维发展。面对这些变化,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可能会茫然焦虑、不知所措,甚至难以适应,这就需要对青年进行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日渐拓展的社会关系,使青年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以及文化素质尽快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逐步健康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7]教育和引导青年,是推动我国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根本价值取向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和引导青年,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8](P226)邓小平强调:“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9](P110)在世纪交替之际, 为开拓青年教育新境界, 江泽民对青年提出“四个统一”要求,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以及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10](P124-125)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为谱写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篇章,胡锦涛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就是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和坚持高尚品行。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战略高度, 认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7]同时,特别强调青年作为伟大梦想的推进者, 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佐证了党始终把教育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民族文化基因,标示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11](P172)正处于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方能更好地成长成才。
首先,指导青年勤学。知识学习是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我们应积极鼓励和倡导青年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 向社会学习实践知识,向人民群众学习技艺知识,努力把求得的知识入脑入心,形成自己的见解,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指导青年修德。 德之于人、社会、国家和民族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立足于历史的支撑。要指导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帮助青年既要立志高远、胸怀家国、服务人民,又要立足平实、管好小节、做好小事,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既要始于大德,守好公德、修好私德,又要善于日省吾身、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再次,指导青年明辨。 明是非、辨曲直,是找准方向、归正道路的前提。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交融交锋的各种思潮,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加之生活学习、工作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广大青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现出一些失落、彷徨和疑惑,尽管这是青年人生的“佐料”,但仍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要积极引导青年直面困境,敢于思考、 精于分析、 善于抉择, 做到从容自信。 最后, 指导青年笃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知行合一, 求真务实, 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青年才能成长成才、 全面发展。 要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当下、 做好本职, 脚踏实地, 把艰苦环境作为砥砺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品质的机遇, 促使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立功建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12]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 始终把青年教育工作作为党的根本性工作,始终依靠共青团来抓好、做好青年教育工作。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的理论回应和实践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 为民族复兴背景下抓好和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青年教育工作是事关党的生存发展的根本性工作,只有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才能团结凝聚绝大多数的青年于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不断壮大党的有生力量;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带领广大青年创造美好未来。
首先, 青年教育工作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生命工程”。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但是,党内一些人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逐步丧失初心使命,堕入腐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存在及发展,对广大青年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面对如此态势,中国共产党能否赢得广大青年、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于能否把青年教育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其次,青年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教育武装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战争时期,青年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发动青年、团结青年、赢得青年拥护支持,不断战胜敌人的法宝。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青年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依靠青年、凝聚青年, 不断攻坚克难的法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要顺利完成时代责任和使命,必须切实做好青年教育工作, 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青年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危险考验的有力武器。从国际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力图通过各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手段和途径对青年进行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渗透;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问题和矛盾接连凸显;从党内来看,少数党员干部消极腐败,引起广大青年极为不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复杂变化,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要转危为机,在提升自身应变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扎根群众,稳定青年。为此,青年教育工作更须巩固强化,须臾不可放松。
青年最富朝气,最具梦想,代表着希望,昭示着未来。中国共产党与青年互动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高度重视青年,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才能为中国共产党输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长期以来, 党的主要领导人对青年教育工作有着诸多精辟论述, 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特别重视加强对青年的宣传教育。 他指出:“党员中青年部分因其有比成年不同的情绪,除一般地接受党的训练外, 还有特别受一种青年教育之必要。 又因争取青年工农群众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须有专门组织去担任这种工作。 ”[13](P3)针对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寄托在青年身上, 邓小平在1992 年初南方谈话时特别强调:“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13](P220)九十年代初, 江泽民立足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战略高度, 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要以对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 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 ”[13](P261)同样,胡锦涛也强调:“各级党委务必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带有根本性、 战略性的工作,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尽力为青年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14](P591)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颁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2025)》,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青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和总体目标,阐明了青年发展的具体领域、分类目标及推进措施,强调了青年发展的重点项目,保障了青年工作的组织实施,推动青年工作取得新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15]
一直以来,共青团围绕党的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以及青年自身发展需要,承担着重要任务,肩负着时代使命。 抓好和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共青团必须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效发挥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功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首先,组织青年。 组织青年为国奋斗,是共青团使命职责的集中反映。“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6](P307)共青团要牢记时代主题,坚持正确道路,走进基层、走入青年,努力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密切保持与青年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照青年、帮助青年、发展青年,努力使共青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问题、 遭受困扰、深陷矛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强大力量。其次,引导青年。引导青年永远跟党走,是共青团助手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 ”[17]共青团要用科学的理论、历史的眼光、 宏大的目标、 光明的未来去武装青年、启示青年、感召青年、激励青年,着力帮助广大青年明确志向、坚定信念。 从思想上讲,要求共青团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青年, 引导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从行动上讲, 要求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指引青年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再次, 服务青年。 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发展, 是共青团宗旨性质的核心体现。 “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 ……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17]共青团要以青年的合理合法利益为出发点, 着力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创造较好的社会环境, 在政治、 思想、 工作、 生活等诸方面给青年以关心和帮助, 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成长成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