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03-24 18:58王瑾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学生

王瑾

【摘 要】 初中生必备的一个素养就是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组成初中数学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他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使用数学的重点,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终身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与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  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初中数学的思维能力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在整个初中的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受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所以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改变之前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受知识、学习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中的思维能力主要有四种,一是归纳思维,就是从特殊到普通、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数学定理都是通过归纳思维去找到其本质的;二是类比思维,就是从已知类比出未知的知识,不仅能够减少教学的难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然后是逆向思维,反治其身,实现灵活使用数学知识的目的;最后是发散思维,即从已知的条件開始,从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使用数学思维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最为基础的一个技能科目,也是一种工具性科目,而数学思维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预测的基础,并且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才可以分析并解决平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观察去培养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制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首先,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模仿,很难展现出数学思维的广泛性,初中生在长时间的模仿之中很容易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易形成定势思维,不懂得灵活思考;然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死记硬背,初中生在背公式、记例题的时候就会减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不知道公式是怎样得出的,而且不知道公式该去怎么使用,完全不知道数学的本质;最后,在应试教学的模式之下,初中生陷在了题海之中,失去了独自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真正的培养数学人才。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巩固基础知识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就要巩固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初中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发现,学生在做题中会出现很多错误,而错题正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产生的。这时,有些初中数学教师不仅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改正错误,而且还一味地责怪学生,就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通过错题去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疑问、自主探讨,进而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愿。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就应该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利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去调动他们的内在思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力,才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而数学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该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使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更新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更新教学方法,为课堂增加新的活力与灵性,在使用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事实证明,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微课教学法等都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相契合,都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因为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搭建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应该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的需要去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还要根据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一种探究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再引导学生使用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计算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在教学时积极探索,找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丽碧.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6):53-54.

[2] 闫晓武.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27):174.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