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儒晟 麻建基
【摘 要】 高中地理试题的命制主要依靠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较广的知识覆盖面。本文以2018-2019年地理高考试卷中“河流”试题为例,分析试卷,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包括思维强化训练、研究真题、夯实基础等,以提升整个班级学生地理学习成绩。
【关键词】 试卷分析 地理 策略
在高考备考时,全面复习为第一轮,之后为专题复习阶段,此阶段以高考评价体系和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统计分析高考试题和学情调查,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试卷分析
分析学2018-2019年地理高考试卷中有关“河流”的试题,其试题的特点主要为:(1)较高的频率,每一年地理试卷均考查河流部分;(2)较高分值,2018年,在Ⅰ卷中分数34分,每年全国卷三卷一般大约20分;(3)多样的题型,包含综合题和选择题。(4)在2019年,地理试卷呈现一定的变化,必做题中出现,而在选做题中也出现,载体为河流,考查环境保护。分析2018-2019年地理高考试卷中有关“河流”的考点,主要是对必备知识进行考查,包括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河流地貌、人类活动与河流、自然地理要素和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较少考查水系特征,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为河流治理与开发、河流地貌,在2019年Ⅰ-Ⅲ卷中均出现以上考查内容。例: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地理试题,有关“河流”的地理试题,给出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者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喝水仅能淹没T0。依次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B、C、D答案分别为T0、T1、T2、T3。正确答案为A;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是:A、B、C、D答案分别为T3形成时期、T2形成时期、T1形成时期、T0形成时期,正确答案为T2形成时期;3.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B、C、D答案分别为持续下降、持续抬升、间歇性下降、间歇性抬升,正确答案为间歇性抬升。分析试卷的知识点,该题背景为河流阶地分布图,对地貌形成和内外力作用关系进行考查,对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和堆积物砾径关系进行考查,其中第1题难度中等,对流水搬运沉积进行考查;第2题,较小难度,对沉积物砾径和河水流速互相关系进行考查;第3题,难度较大,对地壳升降、河段纵剖面坡降与流速变化关系进行考查。学生在做题时需要应用逆向推理思维,对地理地质过程进行再现,以此才能答好此题。
二、复写策略
(一)重视基础,提升覆盖面,对必备知识进行充实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时,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重视课本,也要超过课本,因此,在开展单元复习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同时要对相关高考知识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关键能力。
(二)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熟悉高考命题方向
在高考备战过程中,讲解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学习,第一要熟悉高考题,因为高考题相对来说更严谨,答案也较为确切。高考题紧扣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从中可以看出高考命题方向。
(三)思维训练强化
高考地理题中的难点为自然地理方面,该题型难度较高,主要是因为需要较高的地理综合思维和地理过程分析,而自然地理主要包含地质、水文、气候,这种分析能力需要长期训练,尤其是分析地质过程,逆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整体性原理知识中凝练综合思维,在地理教材中此项内容较为简洁,学生必须认真琢磨和思考,不然会难以理解。学生需要具备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在分析高考地理试卷的知识點的同时,可对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进行训练,以指导学生夯实地理知识基础,对真题进行研究,促进思维训练强化,提升复习效果,有效备战高考。
参考文献
[1] 彭清思,范泰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以浙江省2019年4月选考29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0(08):54-57.
[2]张晓东,林月影.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综合题的讲评策略研究——以2019高考全国卷Ⅰ试题分析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4):101-103.
[3] 任明冈.基于区域地理视角的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0(13):51-54.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号:GS2019GHB102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