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推进山西“五链耦合”

2021-03-24 11:29卫国锋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

卫国锋

〔摘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是山西省发展蹚新路、转型出雏型的重大机遇。山西应找准自己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发挥自己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重塑产业链、提升创新链、畅通供应链、优化要素链、完善制度链,实现更高水平的规则对接、市场畅通、制度型开放,从而更好地嵌入国家内需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高山西产业对新发展格局的适配度和话语权,打造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率先蹚出转型新路。

〔关键词〕 “五链耦合”;新发展格局;山西转型发展;双循环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解决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山西作为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综改试验区,当前面临着“十四五”转型出雏型、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找准山西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发挥山西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推动山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全国大局贡献力量,为转型发展拓展空间。

一、重塑产业链,以产业链现代化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山西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就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推动产业链的重塑调整和提质升级,提高全省产业对新发展格局的适配度。

一是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在“六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基礎所在、支撑所在、希望所在。山西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六新”突破,抓项目、建生态、抓双创、定标准,大力培育14个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从处理器、操作系统到办公外设的信创产业链,构建从硬件、软件到服务、安全、应用的大数据产业链,构建从衬底、外延到设计、制造、封装的半导体产业链,构建聚酯、聚烯烃、碳纤维等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构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构建从航空新材料到飞机制造、无人机货运服务的通用航空产业链等,支持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嵌入全国全球产业链。

二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要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智能化应用示范标杆企业,特别是要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重组,加快打造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要推动传统产业由初级低端型向精深中高端型转变,由资源损耗、环境破坏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由产业点状分散向优良产业生态转变,从而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三是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山西农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要深入实施“特”“优”战略,充分发挥杂粮、畜禽、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优势,以产品为抓手,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造“山西清香白酒”“山西陈醋”“山西药茶”“山西小米”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晋字牌”特色农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带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四是强力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山西文化强省战略,挖掘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打造“游山西、读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景区提质升级,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山西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广大游客在“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交融互通中品读山西、感受山西。

二、提升创新链,以一流创新生态融入新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是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需要。山西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各类创新元素集中集聚,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统筹推进“三大工程”。要深入实施“111”“1331”“136”三大科技创新工程,强化研发机构、研发平台、人才团队建设,积极推动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优化工作,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深化与C9+高校、一流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大力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地,加快在“卡脖子”技术、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应用性技术方面研究攀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要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实现技术、资本、管理有效聚合,把优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新产品,打造转型发展竞争新优势。要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大企业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携手合作或配套协作,积极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三是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要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加快山西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系统布局,積极争取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基地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在科技发达市和科技先进地区组建研发机构。要加大力度支持中试基地建设,更好推动科研成果从小试、中试走向商业化量产。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技术文件、专家咨询、资信服务、投融资信息、技术成果信息等服务,开展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等活动,提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和水平。要持续完善以智创城为载体的双创体系,加强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的评选认定工作,并按照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

四是构筑科技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山西省人才资源总量占总人口比例、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必须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三晋英才”“青年拔尖人才”“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等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好“揭榜挂帅”制度,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吸引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团队来山西创新创业。

三、畅通供应链,以扩大有效需求融入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而非各地搞自我小循环。山西要在积极推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中深入挖掘省内需求潜力,融入国家内需体系,嵌入国内大循环。

一是加强战略性投资谋划。要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抓住“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推进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的重大投资项目,切实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完善规划布局,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用好政策工具,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要加快构建“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新格局,做强做优做名城市,真正把城市建设成为支撑和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的强大引擎。要加快高铁、机场、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运,构建起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有机接驳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有效刺激潜力性消费。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商家联动,激发市场优势和需求潜力,积极发挥山西地理、气候、交通、住宿、食药、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养心、养身、养性、养神、养老、养成的康养产业,不断增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是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要在帮助企业保障供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风险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支持企业以供应链创新与变革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变革、行业发展的变革,构建客户、企业、供应商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要深入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当好企业“服务员”,及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优化要素链,以要素高效配置融入新发展格局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山西要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盘活土地市场。要以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主攻方向,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主动对接用好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标准地、标准厂房制度改革,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标准土地保障。

二是完善劳动力市场。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取证持证为标准、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力度。推动订单式、菜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的灵活组合和按需培训。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推广应用电子培训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劳动力建档立卡系统支撑决策作用。注重培育中高端技能人才品牌,积极开拓省外海外中高端劳务市场。

三是激活资本市场。要把金融业作为推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加快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打造一流农商行、城商行。稳步发展基金、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补齐金融中介机构短板,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全国级数据中心落地山西有突破,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加强金融秩序整顿,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发展技术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服务。

五是培育数据市场。要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通过推进数据驱动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五、完善制度链,以体制机制对接融入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上实现突破。面对“十四五”时期更深层次、更加尖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山西要坚持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引领转型,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加大“腾笼换鸟”力度,精准推进国有资本的“进退流转保”,引导省属国有资本更多投入主责主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企业,有序退出不具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落后过剩产能和低效无效资产。要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资本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推动瘦身健体、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发力攻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按照“分级授权、厘清职责、品字架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调整机构、完善制度,尽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穿透式”国资国企监管制度和体制。

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要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巩固清欠成果,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家在晋干得安心,企业在晋发展兴旺。

三是持续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目前山西省已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各类开发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持续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深化管运分离改革,推进开发区在更多领域引入市场主体,在更深层面开展市场化运营,在更高级别开展国际合作。要引导开发区把重心放到招商引资上来,全面优化开发区政务服务,推行投资项目建设全程领办代办制,切实降低开发区企业投资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要牢固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学习借鉴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经验,做好高水平开放下的制度借鉴与创新,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转变,积极申建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推进口岸、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陆港、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山西经济发展外向度和对外开放能级,加快构建山西对外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五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继续围绕“三对”“六最”要求,主动向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大力营造亲商、尊商、优商的浓厚氛围,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新跃升,为山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早日蹚出转型发展新路提供一流的环境支撑。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双循环”实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