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标
【摘要】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依托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优势,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从“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员工”的“双循环”过程,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构建校内外“双模块”课程体系,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定“双标准”考核机制,最终实现“从学生到再学生、从准学徒到准员工”的“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關键词】会计;工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度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0201092)、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广东省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项目和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一、“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情境学习理论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学习发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步骤,接受、存储授课知识。职业院校一般将分门别类(课程分类)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相同的知识和技能。由于脱离了职业岗位的具体情境,知识和技能成为分离和孤立的状态,获取的知识无法被有效激活。
1989年,布朗(J. S. Brown)、柯林斯(A. Comns)和杜盖德(P. Duguid)三人联名发表的文章《情境认知与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中指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而是学习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视角说明了情境化活动在获得知识方面的重要性。1990年,莱夫(J. Lave)与温格(E. Wenger)出版了《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来描绘情境学习的过程,即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进行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姚梅林,2002)。
会计专业经过多年摸索和经验积累,高度认同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即如果职业教育脱离真实岗位,会计知识将孤立存在并无法与能力相互转化;会计知识与实际顶岗操作将没有实现路径,校内习得的会计理论和知识将无法在具体工作情境或工作过程中被激活。因此,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并坚定认为,只有在真实环境中的岗位体验,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过程
本专业实践教学最初的开展方式,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本相同。从最初增加校内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通过“请进来”的模式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通过“走出去”的模式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到开设特色订单班。虽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逐步推进,但是始终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育人,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的深度参与。因此,学生习得的会计知识与真实工作情境缺乏直接连接,难以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从“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员工”的思路出发,整体教学过程实行工学交替的“双循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即实行“从学生到再学生、从准学徒到准员工”的“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循环:初期在学校学习;中期在企业实训。(采取1.5+0.5模式)
初期在校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入门教育,能达到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从学生学徒今后所从事工作的岗位出发,逐步增加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能做岗位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中期学生在企业学习,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的初步对接,能完成岗位基本工作,并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教育。
会计专业安排第一、第二和第三学期在校内完成文化课程和会计类专业基础的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具备高职学生所需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能达到对会计工作有基本的了解,能胜任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基础性工作;第四学期在企业完成学生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初步对接,能完成基本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第二个循环:中期完成企业实训后,学生再回到学校学习;最后期间学生再回到企业实训。(采取0.5+0.5模式)
第五学期,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徒从企业回到学校,对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各岗位所需欠缺的理论知识进行再学习,能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加强职场抗压能力的培养和职场晋升能力的培养。
第六学期,学生再回到企业,企业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基本独立完成会计各岗位的工作,能完成初级的会计管理工作。
因此, “双循环”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有机分解为校内课程模块和校外课程模块,并采取 “双导师”授课,“双标准”考核的机制,形成学校到企业、企业再到学校并最终再次回归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主体”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主要成员为企业和校内专任教师。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双模块”课程模式
校内和校外两大课程模块分别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基础能力、职业基础和核心能力、职业素质、岗位操作技能和拓展能力。校内课程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五个部分。校外课程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职业基础实践模块和职业综合实践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