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对中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积极心理学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给予初中学生以更多的心灵慰藉和治疗,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肯定人的自我发展潜能以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和愿望,这是一种正向的心理学。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人格还没有完全成熟或独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现象存在一定的疑惑和迷茫,加上负担较重的学业压力,往往心理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提高初中階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一、 引言
在20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就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使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要通过积极的心理学去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不断地激发人内心潜在的积极因素。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类行为的美德、善良心、积极力量,如何能够指导人们在逆境下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让人们逐步通过努力提高生活质量。而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心中的迷茫困惑不断增多,心理情绪变得极其不稳定,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于此现象教师应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优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成长心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二、 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发展概念,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传统的心理学是相似的,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学而言其研究角度更加积极化。在2000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就发表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导论,这是积极心理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认为,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倡导人们建立起积极的心理价值取向,着重关注个人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幸福程度等。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运用,能够提前预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 当前初中阶段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剖析
(一)过重的学习压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会受到考试成绩、课程难度、教师态度的影响。并且学生在初中阶段,随着年级阶段的不断提升,学习任务也不断地加大,各种学习压力不断地涌向学生,由此学习压力逐步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初中是介于高中和小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初中既是对小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又是对高中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所以随着初中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并且随着中考的临近,一些学生会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心理情绪,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状态。
(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相对于学习压力来说,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大因素,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平时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初中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同时也进入青春期),学生在身心方面都逐步发生着非常显著的变化,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又对外部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并且学生由于交际环境的限制,没有丰富的经验能够面对不同的交际状况。举例来说,学生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和父母对着干;或者学生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交往中,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导致负面情绪增加,这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三)青春期的典型问题
当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后,生理上的变化和成长会影响到心理上的变化,这时的初中生心情烦躁,情绪焦虑。常常在平时生活中容易出现心理崩溃、自我情绪调控失效、消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习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形成完全的三观,处于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学生的心理会逐渐地变得成熟,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过快,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为对于生活没有较好的应对经验,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满疑问和迷茫,导致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被分散,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四、 影响初中生心理的重要因素
(一)原生家庭环境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和家庭环境的接触是最多的,所以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且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通过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压力。反之,如果家庭环境较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积蓄负面情绪和负面心理,
导致学生的学习学业态度消极,危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家庭中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经常吵架,导致学生受到冷暴力因素不断增加,学生的心理情绪逐渐增大但是又没有地方释放,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步恶化。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面对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中考即是初中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的第一道门槛。但是,一些学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考试成绩,往往更关注后者。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情况下,往往心理会出现消极负面情绪。而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关注学生心理情况,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的双重压迫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作为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升降,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需求被极大地忽略,学生的消极情绪不断叠加最后导致心理问题积重难返。
(三)青春期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意味着也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上都发挥着非常剧烈的变化,而往往显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相关的问题。初中生是处于典型的青春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渴求自我独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这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陷入一种矛盾境地,一方面渴望家长能够放松对自己的管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家长能够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予以鼓励。但是往往学生会在某些事情上固执己见,不能够很好地听取教师和家长的建议。这样的问题会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外部社会环境充满迷茫和疑问的同时,又异常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认识世界去改变事物。
五、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探究
(一)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作为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然而现实情况是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反而会因为某些不正当的教学措施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作为教师,要强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履行好教师应有的言传身教的职责,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和手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
(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意识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心理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我的具体发展情况,客观评价,自我的学习态度以及生活态度,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自我认知来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举例来說,我国著名作家张海迪就是在青年时期中使用积极心理学来疏导心理健康问题,使她在逆境的成长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增加了张海迪的心理压力承受力,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
例如,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就曾经开展过“积极排心忧,轻松去中考”的活动。通过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会,以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缓解毕业班学生的紧张应考情绪。并且通过优秀学生学习心得分享体会,分享学习方式和学习感悟,帮助学生科学正确的应对中考。
(三)学校要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都存在心理的疑惑和心理健康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及时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学校可以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要聘请心理学老师定时开展相关的积极心理辅导教育,帮助学生开展心理压力排解活动。并且要将积极心理教育课程融入学校的学科教育体系中,通过开展定期的心理课程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四)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家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树立一种积极的家庭生活态度。当学生遇到学业压力或人际交往困境时,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疏导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对学生要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不得进行谩骂或者打压。
六、 结束语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三方面的密切配合,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排解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家长要鼓励支持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刘晓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析[J].信息周刊,2020(3):1.
[2]王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路径探讨[J].知识文库,2020(13).
[3]杨萍.基于积极心理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清风,2020(16).
[4]刘松.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青年,2020(12):226,228.
作者简介:陈雅丽,福建省石狮市,福建省石狮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