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月
摘 要:積极独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有明显的行为和情绪表征,是一种高效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方式。现阶段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着重强调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和集体生活能力的发展,容易忽视训练学生与自己和谐相处的能力。本文将介绍积极独处的内涵、意义,并初步阐释其对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
关键词:积极独处;中小学;教育教学;启示
提到学校教育、课堂活动等情境,我们会将其与“积极”“活跃”“参与度”等关键词联系起来。这固然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比较容易进行调控和评判,但为了防止评价流于简单片面,我们应当更深入地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会造成其在相同教育情境中呈现不同的情绪反应。积极情绪的表现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不仅要关注并维持学生欢乐、激动、好奇等情绪,也应发现并承认有一些学生愿意选择“沉静”下来,就既得知识进行思考、总结、自省,最终完成自我的反思和提升。这在中高年级,尤其是青春期学生身上会有较为明显的体现。通常我们把这种与自己和谐对话的状态称为“积极独处”,学生的这种状态需要教师及时发现,理解尊重和适时引导。
一、积极独处的内涵
真正地理解独处,首先要将其和“孤独”进行区分。通常意义上的孤独,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个体的社会关系在数量上不足和质量上低下时的不快乐体验[1]。孤独的人会表现得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无法适应群体环境,对人际交往中更密切的关系和更复杂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抗拒和无措的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性障碍。所谓独处,即指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状态。可以是独自一人,也可以发生于人群中,表现为不与他人互动[2]。“孤独”与“独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独处是个体自主选择的一种令其愉悦的情绪体验;其次,选择“独处”的人,通常拥有正常的人际互动和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最后,“独处”的人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调控自身的情绪,而“孤独”的人则通常限于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中。“独处”行为以其内在动因为依据,亦可分为“积极独处”和“消极独处”,当个体为完成一些积极目标。例如,提高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提高效率等而进行的独处行为,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是“积极独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关注。
1.在行为上是一种不与他人交流的持续性的状态;在情绪上表现出平和、稳定、愉悦的集中体验。
2.多集中出现在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中。
3.所对应个体的心智和社会性的发展并无异常。
4.能够为个体带来反思、提升、超越的心理契机。
积极独处,能够使人专注于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习得与自我相处的能力,这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契合了生命教育中对于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核心能力的需求。
二、积极独处的作用
不断地认识、发展和完善学生是我们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些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能够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在集体中有着积极自信的行为表现,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心理学研究却提醒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沉静”的力量,积极独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莫里森(Morrison)总结了独处的三个好处:健康和康复、面对和克服恐惧以及再创造,他认为独处能使受挫的心灵得到治疗,个体借此观察环境、看清问题、认知自我,进而达到促进自我效能的目的[3]。具体来说,积极独处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一方面,积极独处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肯定和接纳自我,变成情感独立的个体。马斯洛(Maslow)认为,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独处而不感到孤独,他们不管是与他人一起还是个人独处,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他们无须刻意让别人陪伴,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4]。另一方面,积极独处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能通过辩证的思考来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换句话说,一个拥有高质量独处能力的人,必定是一个对自我有着科学认知的心理成熟的人,他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自识的力量。
(二)帮助学生辨识和缓解不良情绪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Winnicott)认为,人们是完全可以利用独处来平息焦虑的,如那些因压力而生的焦虑,他们能利用独处来重建情绪平衡。独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5]。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提及家庭教育对儿童早期不良情绪的干预手段时,关于愤怒情绪的缓解,提出如下步骤:1.选择在卧室里进行单独教育;2.不干涉儿童的情绪表达,给予足够的独处时间;3.适时表示关心;4.寻求亲子沟通的渠道,唤起儿童对于不良情绪的反思,达到教育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不良情绪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为其安排“刻意独处”的时间,并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儿童能够“沉静”下来反思自我,辨识和克制不良情绪,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共同构成,其发展过程具有综合性。课堂教学所带给学生的多数是不同信息的获取,而智力的发展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集中的思维练习。积极独处为这样的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机制。同时,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文学写作,它所需要的创造力,同样可以在积极独处所营造的独特情境下得以完成。研究人员对高创造性成就者的研究也表明了这类个体高独处偏好的特点。高内省的青少年花更多的时间独处并且更有可能参与艺术和文化有关的活动[6]。
文学创作中,积极独处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朱自清的独处,为我们留下了《荷塘月色》唯美而灵动的倩影;李白的独处,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千古传诵的浪漫和快意洒脱。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短暂或者长期的个体积极独处的经历密切相关。学生积极独处的行为如果能够被发现和尊重,必然会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積极独处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需求
科学的观念是进行合理有效教育行为的保证。首先,教师需要对积极独处这一心理现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教学行为中对于学生行为和情绪的判断方式,不能一味地追求绝对高参与度的课堂,绝对快反应的教育。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每个学生都是正在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个体,情绪的展现是他们社会性形成的重要手段,需要身边的成年人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包容。最后,教师能够对积极独处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判断和引导。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积极独处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分析和判断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分辨其是否属于积极独处,并能够给予及时的反馈。同时,如果确认学生的独处需求,可随机改变教学和评价方法。例如,让学生在课下将自己思考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与思维训练有关的书籍、课程,引导其实现高质量的独处。
(二)创设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发展
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独处行为,需要创设特定的环境。对于自控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学校仅需要保持开放且包容的态度,不刻意要求其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有十分积极的表现,给其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对于自控力不太强的学生来说,需要安静的环境和一定的时间保障,以此引导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和自己相处。
一方面,教师应创设独处空间,并给予一定的材料,例如书籍、玩具等,引导学生自行学习和探索。在创设好安全的环境之后,教师应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不涉足学生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独处时间,让他们能够尽情体验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乐趣,享受独处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当发现有学生并不适应独处活动时,教师应给予尊重,而不是为了培养而培养,强迫学生接受不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三)注重家校合作,构建和谐氛围
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独有行为,它需要被教育者家庭的全程参与。家校配合的程度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健康发展。针对学生积极独处的行为,我们同样需要获取家庭的支持。
1.加强沟通宣传,促使家长形成正确认识。当学生需要独处时,家长如果能够给予理解和肯定,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家长对于孩子看起来“不爱说话”“不合群”的焦虑。
2.共同开展训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独处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现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我们应着力发展学生多种兴趣爱好,让其更加享受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同时,多样的才华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同伴中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不会因为独处而变得孤独,从而真正将积极独处的时光变成自我发展的重要契机。
四、结语
沟通交流和积极独处都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具备的能力。在着重强调社会性发展重要性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看到还有一种心理状态——积极独处。一个人既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同时也能安静下来和自己和谐相处,并能以此作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评价的契机,也是我们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胡海鑫. 新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独处相关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8):32.
[2][3][4]戴晓阳,陈小莉,余洁琼.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6):830.
[5]刘智成.儿童适度独处:何为、为何与如何[J].思想理论教育,2013(6):28.
[6]张译涵.心理学视角下——国内独处研究现状及展望[J].领导科学论坛,2015(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