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红
摘 要:在高中阶段对于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知识水平以及思维能力两方面的培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引入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方法,保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对于学科特有的思考,开展科学系统完整的化学教学。深度学习是指有反思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优秀思维参与的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从原子、分子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创造新的物质。这决定化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独特的实际和实践性。在高中阶段,很多教师在开展对于化学教学的时候,仅仅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授,这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对于学习思维培养有所助益的方法,对于学生学科相关思想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显著的正向促进效果。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应当结合原本教学的优势,对其弊端进行适当规避,引入深度学习,保障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其优秀思维。教师基于深度学习,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对于以下措施进行考虑和应用。
一、确立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较为主动的强势地位,对于学生进行较为细致和全面的知识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和系统性,能够比较充分地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得到提高。但是随着教育发展的进步,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很好的满足。在将深度学习引入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于现有的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这不是对于现有教学模式的摒弃,而是对其的改革和完善,教师应当结合深度教学理念和相关方法进一步保障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由于对于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更多应当是需要学生自行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在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开展教学过程的时候,应当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课堂上的主动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开展自我导向式的学习。
在对于《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来开展学习。一般来说,教师在对于这堂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于常用的物质检验方法进行罗列,再强调进行检验的注意事项,最后再对于学生答题的要求和相关术语进行讲解,完成课堂教学全过程。这种方法固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应试水平,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极为有限。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利用多媒体或者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检验实验,引导学生对于检验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学生思考的成果进行总结,再引入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系统和理论化。这种将学生确立为学习主体的方法,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二、增加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在众多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和质量很低,这是由于在原本的教育理念中,只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有要求,因此对于课堂交流的需求很低。但深度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下,对于课堂交流的开展要求高。这是由于深度学习需要学生能够进行高频率高质量的思考,这种思考不应该仅仅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应当及时进行反馈,以保障思考的正确和有效性。教师在接受到学生的反馈后,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回应,避免学生在思考中陷入误区。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应当是单纯的一方回应,而是双方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1]。
总的来说,教师在将深度学习引入教学中,应当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较高频率的交流互动,这为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教学知识,保障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和水平的提升,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接着由学生进行反馈,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内容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存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交流,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的来说,应当将增强互动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应用。
三、结合知识引导思维转化
高中化学碎片知识众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碎片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讲授,但是对于之间的联系不太注重,虽然这基本能够保障学生的应试需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耗费时间长,效率低下。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应当更为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其系统性,因为只有这种对于知识的全面把握,才能保障对于优秀学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减少对于碎片知识的讲解,将教学侧重点向知识的规律和框架上转变,从而对于学生优秀学科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原本教学的仅注重对于孤立知识的讲授不能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知识之间联系,将较为琐碎的知识层次化和体系化,引导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从而形成对于学科特有思维的转化,实现对于学科的深度学习。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与方法后,对于化学相关思维和观念进行思考。针对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同,做好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良好设置,差异性应用各类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知识水平和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的思想进行思考,对其异同进行比对,将正确的化学思想贯穿进教学和实验,使得学生对自然中获取相关物质等化学思想有所了解。这种对知识进行教学后,引导学生思维进行转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注重联系知识和实际生活
化學作为与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其特征决定将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是可行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为良好地进行化学学科知识和生活的联系,但是其目的一般都为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故而教师在进行联系的时候往往采用较为浅显的方式和案例。在深度学习理念下,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更是为了将学科思维与生活进行联系,使得学生拥有更为优秀的观察力和应用能力。这类浅显的联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2]。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为注重学科与生活的结合,对其程度进行加深的同时,结合多种方法和更为实际的案例来进行,使得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思考化学,在化学中思考生活,即是能够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利用化学學科的特有思维思考生活实际。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极为紧密,这决定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可行和有效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其引入课堂,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相关生活与化学的照片或视频,使得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化学的作用。之后教师再开展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保障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总的来说,教师应当注重化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和树立学生联系生活开展学习的观念,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五、培养学生学习的反思思维
目前来说,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习过程。这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配合,使得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传统教学观念弊端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外在表现形式,这类学生往往难以开展对于自我的阐述和表达,基于深度学习观念,应当对于学生的反思思维进行培养[3]。反思思维不仅对于学生在化学学习的意义重大,作为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其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注重对于反思思维的贯穿,除此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与学科相关的反思,通过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具体来说,在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需要开展相关众多的实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这类方法与学科联系极为紧密,对于学生思维培养也有着重大意义。
教师在对于《有机推断》进行讲授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实验的开展,适当对于学生的反思思维进行相关培养。有机推断作为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极大的难点,综合性和灵活性极强,教师应当对这一部分教学进行重视,保障学生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进行案例讲解的时候,可以使得学生在实验室实际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验证,如某化合物与钠反应慢慢产生气泡,与醋酸在浓硝酸和加热条件下产生有香味的物质,那么该化合物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化学知识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讲解后使得学生动手来做,使得学生对于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有清楚的认知,要求学生在试验后对其进行充分的反思和总结,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同时,为其解决其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结语
目前来说,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为注重对于知识和方法的教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水平的提高极为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水平,应当将深度学习相关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难度大,知识多而杂,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提高学生水平,应当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完善。通过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使其能够开展自我导向性的学习;增强在课堂上的互动,培养学生相关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知识系统的学习,使其对于化学相关思维有所把握和了解;将知识全面地和生活进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以上方法是基于深度学习和化学学科特征提出的有效可行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对其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瑾.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4):156.
[2]谭强.高中化学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127.
[3]江合佩.高中化学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