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荣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理科课程,在生物教学内容中,充斥着大量的图形和概念,非常适合应用思维导图。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图形引导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简单介绍思维导图,对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就绘制方法、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重难点知识突破等方面,对其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优势;应用
思维导图在近年来深受现代教育行业青睐,主要原因便在于其与学科教学融合有着巨大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改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合理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方法。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从布置上而言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是围绕某一思考中心进行发散,并不限制发散方向,而且每发散出去的一个关节点都可以作为另一个中心,继续进行发散,故而其具有极为强大的思维发散、引导和总结作用。由于思维导图具有良好的思维发散性、联想性及条理性,而且能够激发兴趣,故而其在现代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高教学设计效率和质量
高中生物学科内容量巨大,复杂困难,这使得相应的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因为内容过多而不能有效围绕中心进行设计,导致教学内容结构散乱,偏离中心。而且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以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为参考,适当进行调整与拓展,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创新,以最适合学生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大了设计难度。而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教师能够实现对教学设计的全局性把握,从整体出发构建整个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发散与设计,有效确保各个知识点均有所涉及,为教学效果的改善创造良好基础。
(二)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思维导图本身就有着激发兴趣的作用,而高中生物教学历来都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便是学生兴趣缺乏。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教学中,能够改观学生对生物教学的刻板认知,以全新的、更加生动具体而直观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生物课程也能如此有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亲自感受思维发散的魅力,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知识多且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努力,而且也对各个部分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高。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学生接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他们对各个部分知识的记忆就有所减弱,甚至存在知识点记忆混乱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只是靠死记硬背记住内容,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知不足,无法进一步理解知识内涵。而在合理利用思维导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四)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生物教学不再只是传授学生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其中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应当是每位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体现,导致很多学生都习惯了被动地从教师处接受新知识,缺乏自主学习、探索与思考的欲望,也对自主学习方法掌握不足。而应用了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则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必须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强化自主思考及学习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教学为基础
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那么首先应当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否则学生只是看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话,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促进教学效果有效改善。不管是出于增强学生动手探索能力考虑,还是受教学条件限制,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绘制方法进行教学时都是以手工绘制为主,只有在学生掌握手工绘制方法后,方可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尝试教学软件绘制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先进行演示,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绘制和应用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向学生展示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教师可在上课前准备,提前构思好思維导图绘制方法与过程。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边以教材为基础推动教学进程,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一边在黑板上逐步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教师先在黑板中央画出用图形表示的主题“细胞”,然后在主题两边分别分散三个分支点,分别是“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种类”“观察细胞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也就是一级分支。然后教师再针对各个一级分支进行分散,形成了对应的各个二级分支。通过详细的思维导图手工绘制演示,学生有效掌握了相应的手工绘制方法,也形成了在学习中正确应用思维导图的良好习惯。
(二)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探索的重要时期。高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为课堂教学省出不少时间,也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让教师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高效利用,引导学生对复杂的进阶性内容进行探索,让生物教学不再停留于课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教学《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相关内容时,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以教材为核心展开自主预习,并要求学生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作为预习成果。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利用课后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并利用自身掌握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导图进行简单检查,从而更加高效地掌握学生预习情况,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教学方法,有效保障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案展开教学,并根据学生预习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针对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未充分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点教学。而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对自身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全面检查,在教师的帮助下发现其中的错漏所在,及时进行补充、批注与修改,从而构建起系统、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抽查和点评,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思维导图绘制及应用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四)在突破重难点知识时应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有着直观、形象、逻辑性强的特性,将其应用于生物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当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度剖析,并尽量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掌握复杂内容。例如,在教学《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人类遗传病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讲解,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
(五)在小组讨论中应用思维导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常会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取得太多成效。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常常会讨论到其他的内容或缺乏讨论的积极性。对此,教师需要采取一定教学策略将学生的精神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应用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然后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组内思维导图的制作,在有明确讨论框架的情况下,学生的讨论话题就不容易走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分组讨论。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小组组长能带领组员针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在课后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自己提前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对比。学生在课后通过对比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与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发现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处,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和技巧,同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查漏补缺。例如,在完成《减数分裂》相关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分享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对比。部分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身对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及时进行了纠正。
四、结语
综上可知,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教学效果改善,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同时,运用图形引导学生的思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以教授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为基础,将思维导图融入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在适宜的情况下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柏刚.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11).
[2]韩萍.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35).
[3]王美华.巧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8(12).
[4]胡越峰.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应用的探讨[J].高考,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