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2021-03-24 07:22赵燕华贾澄杰
河北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总分

赵燕华 贾澄杰

(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康复科,江苏 无锡 214000)

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可引发脑损伤并导致相关功能缺失,尤其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影响较常见[1]。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口角斜、言语不利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目前,西医对卒中后偏瘫并无很好的治疗方案,而中医以其独特的经络理论体系,通过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等在卒中后偏瘫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3-4]。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2020年3月—2020年10月,我们采用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偏瘫51例,并与采用推拿按摩治疗5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2例均为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同仁康复医院康复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43~70岁,平均(56.75±4.81)岁;病程2~6个月,平均(2.89±0.45)个月;病因:脑梗死31例,脑出血20例;病位:左侧23例,右侧28例。对照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42~68岁,平均(56.37±4.52)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2±0.41)个月;病因:脑梗死29例,脑出血22例;病位:左侧25例,右侧2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处于恢复期,存在偏瘫症状,患侧肢体肌张力Ashworth分级≥2级[6]。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中风的诊断标准[7]。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神志清楚,治疗依从性好,能够配合完成治疗;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合并有脑外伤者;合并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模糊,或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推拿按摩治疗。①采用拿法按摩患侧肩部、腕部、大腿、小腿;②采用拔伸法、捻法按摩患侧手指各指关节、踝关节、足趾;③采用按压法按摩患侧上肢外关、肩井、内关、合谷、曲池穴及患侧下肢取三阴交、环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穴。每个部位或穴位推拿按摩治疗3 min,每日1次。

1.3.2 治疗组 予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①中药热奄包。药物组成:炒紫苏子100 g,炒芥子100 g,炒莱菔子100 g,制吴茱萸100 g。磨碎装入大小为15 cm×15 cm的棉质布袋中制成中药热奄包,用电热恒温箱加热至42 ℃左右,然后依次热熨于患侧肩部、髋部、膝关节处,热敷约15 min,每日2次。②针刺疗法。取双侧足三里、太冲、外关、三阴交、昆仑、手三里、曲池、合谷、丰隆、尺泽。口角斜者加颊车、翳风、迎香、四白穴;失眠者加印堂、神门、安眠穴;头痛头晕者加百会、上星、太阳穴;言语不利者加哑门、廉泉、通里穴。按照先针刺健侧再患侧的原则,常规进针,以痠、胀、麻、重感为得气,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偏瘫症状变化情况,包括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价,包括上肢和下肢两部分,上肢评定总分66分,下肢评定总分34分,总分最高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8]。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共包括10项内容,每项评分0~10分,总分最高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9]。肢体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价,共包括14项内容,每项评分0~4分,总分最高56分,评分越高则平衡能力越强[10]。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评价,共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部分,7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11]。

1.5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变化情况拟订疗效标准[6]。显效: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下降2级;有效: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下降1级;无效:治疗后肌张力无明显改善或增加。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分,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分,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和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和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2.3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3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卒中的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居高不下,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13-14]。康复评定在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是临床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观察其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其中FMA是临床评价肢体功能障碍的常用量表,可以对患者的上、下肢功能障碍情况做出准确的定量评价[15];ADL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60分即表示能够基本自理[16];BBS是对患者整体的协调性和肢体平衡能力的测定,是评估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17];GQOLI-74则是临床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综合量表,适用性广,信度好[18]。

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有关,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情志郁怒,五志过极,暴怒伤肝,肝阳暴亢,引动内风,气火俱浮,迫血上涌,或过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或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最终致使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而发病。中风后偏瘫则是由于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闭阻,筋脉失养,而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角斜等。故治疗应以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为主。推拿按摩是临床上治疗卒中后偏瘫的常用方法,通过对患侧肢体不同部位或穴位施以相应的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改善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19-20]。

中药热奄包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外治疗法,是通过热力作用促使机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同时热力效应还能促使药包内中药的有效成分析出,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进入体内,通过热力及药力的相互作用,促进患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21]。本研究所用方药中,炒紫苏子理气调中,下气消痰;炒芥子利气豁痰,通络止痛;炒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制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四味药均有调气、理气的功效,是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通过调气、理气而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刺疗法也是中医临床治疗卒中后偏瘫的常用方法[22-23]。本研究所取穴位中足三里、丰隆均属足阳明胃经,针刺可益气活血,健脾和胃,主治下肢痿痹;太冲、合谷又称四关穴,针刺可阴升阳降,益气助阳,活血化瘀,扶正培元;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可疏通足部经络气血,通经化瘀,主治下肢麻痹;手三里、曲池均属手阳明大肠经,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尺泽属手太阴肺经,均为上肢腧穴,针刺可疏通上肢气血,有效改善手臂痹痛、上肢不遂、手挛筋急;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针刺可健脾益胃,调肝补肾,益气养血。诸穴合用,共奏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化瘀除痹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增强机体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总分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漫画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