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福
【摘要】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高中体育课堂的两个环节,两种形式,一个偏向理论与传统一个偏向实践与创新,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升。两者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训练兴趣提升奠定基础,下文将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在学生学习之余提升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之一,高中体育就是一个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如何让该学科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要求,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助力值得研究,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如何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助力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教学侧重点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是指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具有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喜欢,为日后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会亲自示范、注重引导,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可以方便理解与实操,进而提升他们的运动涵养和体育素质。
例如,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引导下进行较为专业性的体育训练,可以提升学生体育专项性能力,获取更好成绩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是主体,教练员是整个过程的引导者,运动员需要按照教练员的计划与指引进行训练,从而实现训练目标。因而高中体育运动训练则是高中生特性而形成的一种训练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高中生学生的运动潜质,让他们拥有正确的训练方式,取得更为凸显的训练成绩。高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一个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例如,二者都会受到教学场地、软硬件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都可能涉及到一定的危险动作,发生磕碰也在所难免,因此老师应当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与其他理论学科的不同之处,做到能力提升但是也要注重安全系数提升。除此之外,二者都比较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理论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融入一定的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体育与训练知识之余还可以提高综合素养。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性,这种不同性也是二者的侧重点所在。例如,高中体育教学偏向理论与传统,是教授课程内容之余还要兼顾育人理念的学科,希望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运动训练则偏向实践与创新,通过科学的训练科目、训练环节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让他们拥有较强的专项运动能力和训练技巧,从而在运动方面取得一定更为凸显的成绩的训练模式。
二、注重教师引导,利用有效资源
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高中体育老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入学生主动思考,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模仿能力,最终提升运动素质与技巧。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合理示范,让一些复杂的动作简单化,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动作之间的关联、连贯,从而更愿意去学习。课后还可以发布一些微课视频,利用网络公共平台去分享一些动作和教学内容,利用课后时间让高中生进行知识巩固与探索,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否则这种学习与训练将不能起到预期价值,久而久之学生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因此本文认为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兴趣培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训练、去提升。例如,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入一些体育游戏、体育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进而了解体育课程价值以及训练过程价值。老师在进行一定的引导,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和训练指引,从而推动学生体育素质和训练技能的稳步提升。
三、高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有效策略探究
综上可以看出,高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看似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环节,但是对于高中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却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因此二者如何合作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下文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种观点,希望对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提供一些思考。生命在于運动,对于高中生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也十分关键。
例如,本文认为可以尝试让二者相互融合,因为他们对于健康的追求是一致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一些专项训练,让学生在负荷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专项的运动训练活动,让他们找到体能提升的突破口,增强技能型训练。同时也可以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去融入一些理论知识、德育因素等,让训练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辅助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各自的优势,老师应当充分挖掘各自价值,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与训练中进行协调,既可以满足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可以实现运动训练的要求,最终都是将体育教学目的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侯玉灵. 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的开展[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2):18-20.
[2]乔文海. 探究篮球运动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J]. 新课程,202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