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021-03-24 01:56李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探索问题

李华

【摘要】如何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保持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幼儿的终身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的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以科学区——转盘的探索为例,从抓住兴趣点、尊重经验点、关注困惑点、关注困惑点四个方面谈谈我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和实践方面的所思所想。

【关键词】科学活动 问题  探索

科学——冷门且困难的学科,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直是我们幼儿教师的难题之一。但陶行知曾多次强调,“科学教育要从儿童时代下手”,“我们要造就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大工夫培植。有了科学的儿童,自然会产生科学的中国和科学的中华民族”。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到科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以科学区——转盘的探索为例,谈谈我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和实践方面的所思所想。

一、抓住教学的兴趣点——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和需求,作好本次活动的心理准备和铺垫

在《我是中国娃》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中的杂技表演——转盘尤为好奇,孩子们都想尝试一下呢!这不,他们过生日残留的蛋糕纸盘,用来做游戏正好。“老师,这个玩杂技——转盘的人好能干啊!我们可不可以来表演呢?"懿懿说道。"对啊,”萌萌听到了也赞同地说到:“可是,他们这个盘子好像是家里盛菜的盘子吧!我们来弄不会被我们打破吧?用什么好呢?”只见旁边昕岳一边看着杂技——转盘的照片,一边歪着头说到:“我刚过了生日,剩下了一些蛋糕盘跟这个盘子很像,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听到他们的谈话,我想到了教室里就有这个纸盘。于是,我把它们投放在了科学区,期待孩子们的发现。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提出了幼儿想要掌握科学,一定要走向行动,去自己的亲身实际。所以,他一直认为少年儿童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自己的实践,就是自己的行动,就是自己的做。这次的纸盘探索活动就是在孩子们的认知基础上,开始了自主的探索活动。

二、尊重教育经验的特征点——通过解读幼儿原有的教育经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学习资源

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我放在科学区的蛋糕盘,他们又在美工区找到了杆子,尝试起了“转盘”游戏。几个孩子在一起,商量着杆子放在蛋糕盘的哪个位置才能把盘子转起来。只见他们两两合作,一个帮着放盘子,一个拿着杆子随时准备转。可是,他们怎么尝试却一次都没有转起来过,只能来寻求老师的帮助了。

“老师,我们想要尝试杂技——转盘,可是怎么也转不起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能帮助我们一下吗?”听到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可犯难了,这个我们也不会啊!只能实话实说到:“这个老师也不会,但我们可以一起来尝试下。”孩子们听到我们的话,说到:“原来老师也不会,那我们一起来尝试吧!”我们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玩转盘,第一步得先让杆子把盘子顶住不掉下来才可以吧!孩子们也同意了我们的观点,就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可是这么细的杆子怎么也撑不住蛋糕盘,刚放上蛋糕盘就掉下来了。

这些问题的提出,成为了探索的新思路和资源,部分的答案,在师幼互动、幼幼交流中都得到了直接的解决;而且还有很多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在实际活动中都能够得到解决。在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地给予每个幼儿在活动中有任何出错的机会和权利,接纳每个幼儿的正确错误意见和认识,合理地利用良好的差异化资源,不仅能够让我们的老师充分了解和借鉴幼儿本人原有的经验,也为进一步地指导幼儿活动提供了基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行是知之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力,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孩子所处的年龄特征,运用现代人的认知思想和理论,创设情境。

三、重点关注难点——运用问题的情境,以激励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学习

看到了不同材料的提供后,孩子们进行了又一次的尝试。成成选择了用纸筒来撑蛋糕盘,可是纸筒也有粗细的不同。在尝试了几次后,他发现:粗的纸筒一个就可以把蛋糕盘撑住了,细的纸筒只要放在纸盘的中间才可以把蛋糕盘撑起来的。他还把自己的发现和小伙伴进行了分享,一时大家都知道了只要把杆子放置在蛋糕盘的中间就可以把它撑起来了。孩子们在成成的发现下动手操作了起来,可难题又来了,中间位置到底在哪呢?怎样才能确定蛋糕盘的中间位置呢?大家又动起了小脑袋。

“我看到过老师把纸对折再对折展开来,有个交叉点的,那个是不是就是中间啊?”蕊蕊说到。孩子们不确定了,又来找老师的帮助了。这时,我告诉他们,这个就是中心点,只要能找到中心点,就能确定蛋糕盘的中间了。但是怎么确定呢?孩子们尝试了和纸一样的对折方法,发现是能找到,但纸盘折了后就不平整了,怎么办呢?“用老师的大尺子啊!我爸爸就是用尺子画图的。”钰芯说到。孩子们来借走了班级里的大尺子,开始了寻找蛋糕盘的中心点。一次次的尝试后,孩子们都能准确地找到蛋糕盘的中心点了,也能用杆子把蛋糕盘给撑起来了。问题又来了,怎么不会转呢?

活动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中心点的概念,而是通过孩子们的一次次尝试发现中间这个位置才能撑起纸盘后,老师介绍了中心点的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既掌握了对中心点的认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问题与困惑的提出对于幼儿自己进行持久性的探讨至关重要,也是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一剂好良药,我们需要努力的就是,把一个简易问题改造成一个让幼儿亲身去探讨的问题,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并且给予支撑和帮助来解决问题。

四、把握教师的介入性特征点——借助有效的策略,支持对幼儿进行教育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中心点解决了,蛋糕盘撑起来了,可是怎么转不起来呢?涵涵说到:“我去北京看到过,那个杂技——转盘的盘子底下是很滑的,这个都不平,肯定转不起来的。”原来是这样啊!孩子们不在纠结盘子能不能转起来了。户外活动时,欣儒说到:“老师,我看到爸爸可以把篮球在手指上转,是不是也只要找到篮球的中心点,我也能和爸爸一样厉害啊?”“是的,但这得通过练习才能做到喔。”我说到。孩子们听到了就纷纷去拿球,想要在自己的手指上转,我马上阻止了他们,解释到:“这个足球、篮球太重了,你们的手指没那么大的力量的,老师去找找有没有小一点球,再来让你们尝试吧!”玩沙了,孩子们在挖沙工具中找到了小球,马上问道:“老师,这种球可以吗?”“可以的,你们要练就练习球在指尖上转吧!”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就动起了手,来练习属于他们的专属技能了!

从杂技——转盘到球在指尖上旋转,孩子们的目光从平面转向了立体,能力在一步步的提高,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难题,他们也学会了自己先解决,解决不了再寻求帮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首次明确指出:“我们希望能与您的同伴合作进行一次同伴合作共同探究与经验交流共同发现分享,并在这次合作交流中不断尝试进行总结、概括汇总得出自己所参与研究的科学结论和研究成果,体验了得到一次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和交流发现的巨大乐趣。”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给予一定的启发或者引导。

陶行知認为的“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这次转盘探索活动就是在孩子们的兴趣点——困惑——自己解决的一个过程中,一步步地从自我的经验到探索到的新知识中完成的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更是学会了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使得转盘的科学探索活动成为了最有价值的科学活动之一。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方明 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探索问题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