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峰
【摘要】对于传统类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来说,教师通常会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判标准,在解题教学阶段突出了相应的问题和缺陷。为了及时解决素质教育与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之间的矛盾与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并借助设问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核心素养条件予以充分渗透,保障新型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打破课本局限。
【关键词】高中教育;数学解题教学;设问方法;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在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时,应采用设问的方式,确保数学核心素养目标能够有效渗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设问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理念,有助于促进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一、分析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阶段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在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设问形式,确保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渗透,并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试问方式的针对性,使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渗透于课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形成数学思维的基础上,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在使用设问教学方法时,能够借助多样化的问题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后,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阶段,应确保设问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提供优良支持,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持续处于高效化的运转状态,有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方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设计启发性问题加强学生综合能力
在高中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对高中数学教材的持续改进,能够引进大量的生活类素材,并且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充分感知数学知识的情况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程度。在高中數学解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借助观察、推理、分析以及建模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灵活使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概率”等数学知识时,可以从“随机事件”和“概率”这两方面的内容入手,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小红现在参加投篮活动,若投篮一次,那么实际的命中率是多少呢?”或者“上海区域出现下雪等天气现象的几率是多少呢?”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结合题目的设置特点勇于表达自我想法,采用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随机”、“必然”以及“不可能”等多种事件类型,使学生能够理解“概率”这一数学概念。
(二)设计质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指导下,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对提问教学方法予以妥善使用,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能够保障学生数学推理环节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并在质疑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数学解题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出现直接告知答案的情况。将与问题相关的实践操作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的质疑意识得到加强,强化学生推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函数y=log(x2+x-a)值域整体这一问题时,最终问题是要求学生能够求出a的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若无法及时找出问题解决方法,则需要教师能够提出以质疑性为主的问题,如:“你已经掌握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实数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此时,学生可以先对函数y=log2(x2+2x-3)、y=log2(x2+2x+1)等函数的值域进行求解,通过总结和归纳并联系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重视数学语言培养提出概括性问题
语言是沟通和交流阶段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的掌握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之间具有紧密联系,需要为学生予以专业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语言,并将相关数学语言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在综合考虑数学概念、数学问题以及相关法则的基础上,有效加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为此,教师需要高中数学课堂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养成数学语言应用意识,通过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可以在解题时灵活组织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A⊆B”这一数学形式表示方法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提问方式,如:“同学们,我们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与‘子集’相关的知识,那么是否可以用简易化的语言形式,对A和B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予以表述?”此时,学生可以借助口头表达的形式,将子集相关概念进行概括。即:对于A和B这两个集合来说,当集合A当中所含有的任意一项元素,能够在B集合中得到体现,那么则可以概括为“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者“集合B包含集合A”。另外,还可以将集合A看成是集合B的子集,当得到“B包含A”这一概念时,则说明A集合属于B集合的子集。或者,当得出“A包含于B”这一概念时,同样能够说明A集合属于B集合的子集。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概念,并借助多样化数学语言表述方式,不仅能够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还可以将学公式予以具象化处理,通过加强学生的抽象处理能力,在扩散思维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理解。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设问方式,保障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渗透,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并明确学生在教学阶段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提问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并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1,(33):2-3.
[2]郑英新.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