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芳
【摘要】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承、观念培养、能力开拓”的使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中坚力量。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下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育德资源,深化育德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育德能力 育德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向多元化开展,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环境稳定,人民生活安康,同时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现状,有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校园暴力、霸凌行为、盲目追星等,反映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出现了偏差,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承、观念培养、能力开拓”的使命,必须要认识到育德的重要性。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人,先教学生成人,方能帮助学生成才。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强化课程思政,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發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也对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正确的育德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育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育德的质量。
一、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现状
1、教师育德观念落后,德育被边缘化
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真实状态,忽视心理生活教育,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其育德意识的淡薄,德育被边缘化,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德育流于表面形式。近年来,随着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的出现,育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教师应该重视育德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做到因材施教,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学校必须首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
2、育德知识匮乏,德育目标偏窄化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递和解惑,对学生思想认识教育方面不够重视,而且对育德的认识比较肤浅,育德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育德知识获取的渠道也比较单一,使得教师在育德方面的影响力很小,育人效果不明显。而且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会或多或少得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认识渗透到教学中,传授的德育知识倾向性严重,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得育德目标窄化,育德逐渐成为“书面的道德”。
二、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途径
1、转变教师育德观念,增强教师道德素养
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影响着育人的效果,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关键要转变一线教师的思想和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该树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一线教师更应该明白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去思考、去挖掘课程里本来就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教师的育德能力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和提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育德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育德教育,在育人的同时也育己,使自身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得以提升。
2、扎实育德基本功,要做“大先生”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要做到六个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思想品德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参加培训、聆听专家讲座等途径改变育德观念,加强道德自律,完善道德素养。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我校在育德方面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树立全员育德的理念,组织成立了强有力的育德工作小组,定期开展育德学习和培训,每周一次的教师教研活也多次以课程思政为主题,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扎实育德的基本功,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德育能力。
3、进行育德培训,开展育德实践
进行育德培训是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培训的内容以提高教师对学科育德的认识和改进为前提,能够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为提高育德培训效果,我校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制作思政微课、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讲座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育德培训机制,使育德学习和实践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提升以后,才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中,讲解计算机发展趋势知识时,隆重推出全球最快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需要全体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大先生”、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张海.找寻课堂生命价值 增强教师育德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8).
[2] 焦宪庆.培植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J].甘肃教育,2016(11).
[3]杨志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