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TX、CA、ET水平的影响

2021-03-23 08:20
关键词:腰椎间盘炎性针灸

王 萍

(门源县中医院中医针灸科,青海 海北 810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可导致患者腰腿疼痛,对患者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牵引治疗可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让椎体的间隙增宽,从而减少椎间盘内的压力,使变形的椎间孔外形有效恢复;推拿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肌肉痉挛,但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腰椎问盘突出症属“腰腿痛”范畴,主要是由风、寒、湿邪侵袭引起。实施针灸治疗,可对患者肌肉痉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使患者神经反应弱化,并发挥积极镇痛作用,达到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栓素(TX)、降钙素(CA)、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门源县中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62~88岁,平均(68.54±2.55)岁;男性21例,女性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87岁,平均(68.45±2.15)岁;男性20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腰腿痛的诊断标准;患有腰部板硬、疼痛、活动受限者;年龄大于60岁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导致腰腿疼痛的疾病者;合并慢性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推拿治疗,牵引操作方法如下:卧位,给予患者牵引治疗,采用间断性牵引,根据患者肌腱耐受力度、体质量,对牵引质量进行调整,20 min/次,1次/d;推拿采用疏通经脉法、共振推拿手法、点穴推拿法以及搬伸腿推拿法,20 min/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操作如下:取患者腰夹脊穴、环跳、委阳穴,作为主穴,若患者L4-5突出,配穴是悬中穴、阳陵泉、足三里,若患者L5-S1突出,配穴是委中、昆仑、承山、太溪,留针时间为20 min,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腰腿部疼痛完全消失可自理生活为痊愈;腰腿部疼痛明显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为显效;腰腿部疼痛有所好转,轻微生活影响为好转;腰腿部疼痛未见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恢复、生活质量,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5]对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估,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功能恢复越好;采用日常生活质量量表(ADL)[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CA、ET水平,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血样采集及血清制备方法同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FIM、ADL评分、血清TX、CA、ET、炎性因子水平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72.7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FIM评分、ADL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FIM、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IM、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FIM、ADL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FIM: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ADL:日常生活质量量表。

组别 例数 FIM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3.17±0.88 6.44±1.02* 57.15±5.26 81.15±8.12*对照组 33 3.11±0.81 4.99±0.75* 56.55±5.18 70.12±6.44*t值 0.288 6.579 0.467 6.114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3 血清TX、CA、ET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X、ET水平及观察组C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TX、CA、ET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TX、CA、ET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TX:血栓素;CA:降钙素;ET:内皮素。

组别 例数 TX(μg/L) CA(ng/L) ET(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1 998.15±815.66 2 402.16±458.41* 39.12±18.44 49.02±12.91* 36.33±9.56 46.12±4.66*对照组 33 1 999.22±816.69 2 110.81±480.02* 38.88±18.22 40.56±14.15 36.22±9.65 40.15±10.02*t值 0.005 2.522 0.053 2.537 0.047 3.10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8:白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

组别 例数 IL-6(pg/mL) IL-8(μg/L) 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120.55±4.55 92.44±11.35* 135.66±1.55 112.75±12.61* 130.66±1.25 83.44±12.35*对照组 33 121.44±5.11 111.01±13.37* 135.54±2.55 126.17±13.38* 131.24±5.55 122.77±15.12*t值 0.747 6.083 0.231 4.193 0.586 11.57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腰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患者发生股神经疼痛或者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7]。临床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过程中,常用推拿、牵引等方式治疗,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中医学将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于“痹症”范畴,患者关节突增生,导致内聚,从而发生椎间孔狭小,在此情况下,患者会发生髓核突出,会压迫患者脊神经,导致患者发生疼痛症状,采用牵引、推拿可促使患者腰部共振,调节患者腰椎微小关节,中指点压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促使脊柱在纵轴上发生突发性旋转。针灸治疗通过对主穴悬中、环跳等实施针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配穴治疗,可促使患者传入神经纤维活动有效强化,可抑制患者传入细神经活动,镇痛效果显著[8]。血清TX、CA、ET作为内皮功能细胞因子,对患者内皮血管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其水平升高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内皮血管功能[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FIM评分、ADL评分、血清TX、CA、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针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促进功能恢复。IL-6、IL-8、TNF-α作为典型的炎性因子,当患者机体受损时,可激活与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增加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程度[10]。针灸可通过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与缓解患者局部痉挛,减轻神经根部炎性水肿,阻止伤害性信息的传导,从而改善患者神经根周围循环,缓解腰部疼痛[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针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综上,中医针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功能恢复,同时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炎性针灸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