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苗苗
摘 要
校庆不仅是学校风貌的展示,更是学校办学成果的提升。以十周年校庆为契机,聚焦学校“闪亮未来”教育品牌,通过校庆各时段的协力工作,实现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典范育人、宣传育人等五大育人功能,成为学校每一位师生员工和社会友人共同的美好记忆,充分体现了“丽景人”的内在归属感和外在认可感。
关 键 词
校庆仪式;教育生态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3-00-04
2020年12月26日,中山市丽景学校举行了隆重热烈、精彩纷呈的十周年校庆活动。十周年校庆,既是十年办学的成果展示,更是每位师生员工的新征程、新挑战。学校基于仪式育人的价值定位,不但聚焦“闪亮未来”教育品牌,更通过校庆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工作,激活育人元素,实现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典范育人、宣传育人,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
一、发挥“凝聚人心”的文化育人功能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学校在十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突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主题,注重办学理念“软文化”的构建,沉淀“丽景人”特质的“硬文化”建设。这也是校庆活动的精神内核与本质特征所在。
首先,提炼学校精神。学校借校庆筹备的机会,通过一年半的反复论证,优化“一训三风”,聚焦“让每个孩子都闪亮未来”的培养理念,以“丽德景行,弘毅致远”为校训,以“务实崇新,闪耀自我”为校风,以“做仁爱钻研的筑梦者”为教风,以“做活力探索的追梦人”为学风;在校庆前,潜心凝练与传播学校新的文化理念,不断沉淀学校新的发展内涵,将“闪亮未来”文化根植于师生心中,打造属于丽景人自己的“闪亮教育”品牌。
其次,升级学校VI系统。校庆筹备初期,学校即著手升级学校VI品牌,通过视觉形象系统,诠释学校核心培养理念,从闪闪发亮、五育并举的“五星”校徽、丽丽景景吉祥物、微信表情包、“闪亮”及“未来”校门文化雕塑、教室和功能场室标识等,让“闪亮”和“未来”这两大概念全方位入眼、入耳、入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利用校史馆蕴含的深厚人文教化功能,让学生感悟到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而涵育他们的爱校情结和爱国情怀。[1]
二、放大“美好校园”的环境育人功能
思想家欧文有言:“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更直接指出:“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校园环境的美化,无疑对学生意志、性格和情感的培养有着启迪、激发、引导的重要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力量。[2]为此学校着意放大环境育人功能。
校庆十大网红“打卡”点,在家长刷屏中感受和传播“丽景环境之美”。校庆活动还没开始,学校变美的传闻就在家长们的朋友圈中不胫而走。学校校门口的“闪亮”和“未来”雕塑,一时成了家长接送孩子时的“打卡”标配;丽丽和景景吉祥物及表情包,也成了家校沟通时的必备元素;其他如“C位出道”、“明日之星”、“少年归来”、丽景生态长廊、校史馆、五星风车、校园百人百米画卷等,也都成为了十大校园网红“打卡”点。通过这些显性的环境文化营造,传达新的办学理念,并赋予其育人功能,让家长们也浸润其中,得到熏染与陶冶,并进而传播这种由内而外的环境文化之美。
闪亮未来教育生态布设,在审美生活中实现以美育人。校庆期间,“闪亮丽景,美美与共,人生向美”的教育生态长廊,吸引了大量师生、家长和嘉宾驻足观赏,并引发了他们的啧啧惊叹,“真是太美了,太厉害了”成了他们的共同观感。长廊通过喷绘、沙池布景、手工雕塑、儿童画、国画、版画、科技模型、“我爱丽景”校园摄影展等多种美育形式,构成了“闪亮丽景(新理念)、十年发展、闪亮德育、五育并举、科技未来”等五大篇章,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尤其在艺术长廊入口处,“闪亮丽景”的大背景前,学校特意铺设了“丽景大道”,许多校友、家长、企业和嘉宾等在此深情留下祝福寄语,如“十年结硕果,未来更可期”“丽景最闪亮,人人都更美”等等,表达了丽景人共同的喜悦和期盼。
在历时逾半年的校庆环境布置中,学生们发挥美术特长,将美育生活化。尤其教学楼“爱国、爱乡、爱校、爱家”的唯美墙绘,更是突显了校园建筑之美,营造出美丽、和谐而又温馨的校园环境文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让校园变得更美,激发了学生们“人生向美”的成长信念。
三、凸显“我最闪亮”的活动育人功能
校庆活动的组织与执行是在其活动目的与价值追求的指引下进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也正是我们组织校庆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追求。
全员筹备“丽景人的盛会”,共同成长。本次活动亮点频现,一是参与面广,美誉度高。此前,学校给本次校庆定位为“全体丽景人共同的节日和十年发展亮剑再出发的新闻发布会”。事实证明,校庆完美实现了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社会各界热情莅临,宣传点击量超过四十万人次的参与广度,不但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的内在积极性,更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对未来成长和发展更坚定的信心。二是凝心聚力,共同超越。三次校庆主题仪式,六次汇演联排,十大爱校主题活动,二十余场校庆专题筹备会,四十所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历时两百多天,近三千人全员参与,在整个校庆的过程中,真正营造了“每个丽景人的节日”热烈氛围,每个人都以能为校庆做贡献而骄傲。在排演中,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真正做到了“我还没做(练)好我就不回去”,有时甚至排练到凌晨五六点钟,硬是打破了乡镇民办学校大型活动“不可能一流”的偏见。与会嘉宾赞誉这次活动达到了“超一流水准”。
家校汇演“丽景人的故事”,人人闪亮。最有特色的,最能动人心扉。文艺汇演是校庆展示的核心环节,对此学校要求“唱丽景人的歌,跳丽景人的舞,说丽景人的故事”。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校将汇演分成“弘毅·启航”“丽德·景行”“探索·领航”“致远·未来”等四个篇章,分别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课改模式和未来之路。序幕部分以“我和我的丽景”十大人物表彰仪式拉开“奋斗的丽景人最美丽”叙事篇章,震撼人心的鼓舞合演《欢欣鼓舞》表达了丽景人勇立潮头、闪亮未来的决心。《丽景人的坚守》则用情景剧的形式娓娓讲述丽景人默默奋斗的故事,传递责任与担当的价值追求。《我的学习,我做主》彰显学科特色,流利英语情景剧、智趣数学七巧板、气质语文《少年中国说》、课改模式《智慧打Call》等多个节目表演,突显了学校教育教学特色。而《我最闪亮》“我的校服我设计”中14款新校服时装秀表演,更是开启了丽景学子的“活力探索”之旅,其中所展示的校服均为学生亲手设计,投票选出,可谓汇集了丽景学子的才华与智慧,深得学生喜爱。
四、彰显“见贤思齐”的典范育人功能
《论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庆活动中所推出的先进人物,都是爱校、爱家的典范。从本质上讲,爱校、爱家与爱国、爱党是具有同一性的,都能滋养与熏陶学生,发挥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这种作用迁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培养他们爱校爱国的精神品格无疑将大为有益。[3]
“十大人物”的表彰,树立“爱岗敬业”的标杆。在学校十年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他们中有学校创始人坚守10年,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学校建设,奖助学金上千万元;有校长24小时统筹校园工作,带领团队迈入发展新阶段;有普通老师背起行动不便的同学穿行于教室、餐厅、宿舍之间,把最纯粹的教育獻给最可爱的孩子;有家委成员在疫情期间为学校捐赠抗疫物资,传递正能量;还有校友、学生、保安、食堂主管等等,他们身份不同,却共同拥有一颗“爱丽景为丽景”的心。校庆活动中举行的“我和我的丽景”感动丽景十大人物表彰仪式,既是感恩杰出校友、优秀家长、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努力付出,也是促进师生产生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从优秀事迹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榜样的激励。
“我最主角”的肯定,增强“爱校认同”的内驱力。校庆结束后,学校举行集会,表彰了十佳贡献教师和十佳服务之星,还设立了优秀组织奖、“爱校美育”和“爱校艺术创作”突出贡献奖,推出了十佳“最感动我的校庆故事”、闪亮家委和优秀家委。同时,还进行了“我为校庆做了什么”的工作复盘。事后,学校对校庆汇演全体演员、礼仪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表彰,还开展了“我和我的校庆”专项征文大赛,以“难忘的校庆”“我爱丽景”“校庆教会我”为题,产生了一千多篇介绍感人的校庆故事和人物的优秀作文。校庆的典范表彰,榜样育人,更好地帮助师生认识、探索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引导师生明晰前进的方向,提升奋斗的动力。[4]期间,很多人表达了对身边行政领导和老师辛勤付出的由衷赞美,很多学生都期盼着“长大后,我一定要参加学校20周年校庆”。
五、实现“主媒引导”的宣传育人功能
校庆期间,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展示校庆成果,扩大和延伸校庆活动的影响,学校通过自媒体公众号、网络直播、主流媒体线上线下宣传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有效地传播学校文化。从校庆前两个月开始,学校公众号就推出了 “校庆公告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我和我的丽景”十大人物系列、校庆活动预演和演出系列等公众号和视频号自媒体宣传;同时,学校邀请当地主流媒体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如中山日报推出了《丽景学校:十年磨一剑,民校成名校》,南方+推出了《为国育才!下一个十年,丽景学校争创省知名高端学校》,南方都市报推出了《十年亮剑共创“市一流”,“闪亮丽景”再谋“省知名”》的主题报道,引导大家关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和发展规划。同时,通过直播平台,参与线上活动,拉近学校与校友、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生动地记录校庆工作的点点滴滴,制作了校庆专题片《在丽景,每个人都是主角》。其中的数十个视频、近一百分钟的记录,辅之以珍贵的采访和精彩瞬间的影像资料,不仅展示了学校办学十年的成果,更传达了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谋新篇的宣言,学校新五年发展规划也由此产生。
学校成立纪念日,既是学校文化的源头,也是学校精神传承的根基。校庆活动中思想的传递、智慧的游走、精神的传承,都使得一所学校和与它相关的人们血脉相连。[5]一所好学校影响一方社会,而一所好学校的校庆活动更是多维度育人的外延和风景。通过校庆活动,“丽景人”重温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倾心助力学校的发展与蜕变,惜守影响人生的精神港湾。而由此延伸的校庆活动的意义,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学校,弘毅学校优良传统,成就学业与人格,也成就学校的光荣与梦想。
参考文献:
[1]邬大光,郭瀛霞.相约云中共享久久:纪念厦门大学99周年校庆[J].重庆高教研究,2020.8(04):11-23.
[2][4]陈晓睿.中学校庆育人功能探讨[D].广州大学,2018:60.
[3][5]王守琼.作为一种文化的校庆:本质、功能及其发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4):142-144.
(作者单位:中山市丽景学校广东中山 528414)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