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 类专利引文分析的中国和印度创新合作机会发现

2021-03-22 06:46晗,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利权人价值链机会

唐 晗,李 睿

(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2.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成都 610207)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于2016 年9 月联合出台的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在战略高度上提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行科技创新合作的新要求: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打造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共同体。

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成员国,近年来在东南亚各国中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突飞猛进。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对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印度制造”“智慧城市”等。根据世界知识产权发布的 《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1]显示,印度综合排名全球第52 位(较2018 年上升5 位),中国排名全球17 位。印度与中国国情类似,科技创新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国际社会中印度不应只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应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

专利是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专利申请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技术竞争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专利进行文献计量,可以对蕴含其中的创新要素进行提取、对比、统计,从而获知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预测未来竞争格局[2,3]。通过分析印度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能够客观描述印度在中国市场上的创新竞争力;同时,通过分析印度专利与中国专利之间特定的相互引用信息,能够挖掘两国之间潜在的创新合作可能性[4]。

2 印度在中国专利计量及创新态势

一个国家的创新主体基于 《专利合作条约》 向其他国家申请专利的策略,是在国家层面进行对外专利布局的途径[5]。一国向另一国进行专利申请的规模和质量,基本可以反映该国以专利为手段开拓国际市场的实力[6,7]。

本文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Patsnap 全球专利数据库中获得专利信息,选取印度在中国获得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印度在中国市场上的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分析[8]。

截至2020 年7 月,印度中国申请专利总数达到6 014 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 909 项,其中授权1 591项,其仍维持有效的有932 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3项,仍维持有效的有72 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411项,仍维持有效的有221 项;近10 年的平均年申请量为390 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印度在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在波动中增长。2017 年莫迪提出要制定“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大大淡化了原有的“一刀切”模式的“五年规划”,将目光更长远地转向到国家发展方向上来,这规划名为“国家发展议程”[9],强调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2018年,印度的在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了300 项。

2.1 各领域发展态势

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将专利划分8 个部,分别为:A 人类生活必需;B 作业、运输;C 化学、冶金;D 纺织、造纸;E 固定建筑物;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 物理;H 电学[10]。

印度在中国的有效发明专利在八大部类的分布为:A 人类生活必需1 640 项;B 作业、运输589 项;C 化学、冶金1 667 项;D 纺织、造纸103 项;E 固定建筑物41 项;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等250 项。

印度在中国的有效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C 部类(化学、冶金)、A 部类(人类生活必需),极少分布在E 部类(固定建筑物)(图1)。

图1 印度在华有效发明专利的部类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chart of Indian valid invention patents in China

2.2 重点发展领域

下文将IPC 号细致到主分类号进行进一步的重点领域分析。如表1 所示,印度在中国市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有机化学相关领域(包括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这与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11],从已有的商务部进出口数据报告 《2018 年印度货物贸易及中印双边贸易概况》[12]中显示,2018 年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有机化学品的出口金额高达30.46 亿美元,占所有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全部金额中的18.4%,位居第二名(出口商品额占比最高的为矿物燃料)。有机化学产品在单价相较不算昂贵的情况下,却能占据如此高的出口金额比例,这就足以说明印度在有机化学领域占有其独特的科技创新优势。

2.3 印度重要专利权人

在获取到的样本数据中,由于专利权人的标签信息过于杂乱,本文人工梳理后将专利权人分成4 类:专利权人标签信息中含有“公司”“企业”等字段的将专利权人类型划分为企业;标签信息中含有“大学”“学院”“研究院”和“研究所”等,则划分为科研院所;标签信息中是个人人名的将其专利权人类别判定为个人;其余的无法判断的则归类到其他中[13]。

如图2 所示,印度在中国专利权人中,企业这一类型是主流。Top10 企业有:兰贝克赛实验室有限公司(专利数163 项)、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专利数119 项)、TVS 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数82 项)、维布络有限公司(专利数77 项)、沃克哈特有限公司(专利数61 项)、苏文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专利数50项)、雷迪博士实验室有限公司(专利数45 项)、瑞莱斯实业公司(专利数43 项)、席普拉有限公司(专利数41 项)、卡迪拉保健有限公司(专利数40 项)。

表1 印度在中国有效发明专利的Top10 领域 单位:项Table 1 Top 10 areas of Indian valid invention patents in China

图2 印度在中国专利权人类型分布图Fig.2 Type distribution chart of Indian patentees in China

科研院所类专利权人中,拥有最多中国专利数量的印度专利权人为“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专利数276 项),该委员会是成立于1942 年的一所大型的综合性工业研究机构[14],在科研院所类型的专利权人中,集中拥有绝大多数的专利,充分证明了其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说明了印度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高度集中性,为揭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创新竞合态势提供了一个显著的切入点[15]。此外,重要的科研院所类专利权人还包括:印度理工学院(专利数10 项)、印度马德拉斯理工学院(专利数10 项)、印度德里技术研究院(专利数9 项)等。

3 基于A 类专利引文分析的中印创新合作机会发现

3.1 创新合作机会

本文将两个国家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机会简称为“创新合作机会”,其定义是:两国在客观上已经存在科技知识关联的技术领域之间,在未来实际实施创新合作的可能性。“创新合作机会”这一概念的最终落脚点是未来实际实施合作的“可行性”,其核心要素是未来实施合作的“技术领域”;在时态上它是目前尚未实施但未来可以实施的合作;在表现形式上它不是显性的、直接的、易于被发现的合作可行性,而是潜在的、间接的、需要通过计量和挖掘才能被发现的合作可行性[16]。

国家之间的创新合作,在客观上是全球价值链的产物。价值链是将企业组织到社会大分工合作之中的内在力量,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在价值链的协调下将资源投入产品之中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必须保持与其所在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上的企业的相互协调,即维持企业与整个价值链的稳定运作才能长久立足[17]。

本文将两国间的“间接创新合作”定义为:互补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衔接式、匹配式、组合式生产合作,其逻辑前提是技术间的知识关联,表现形式可以是专利许可或专利转让等间接技术合作形式。

由于“知识关联”是内嵌的、潜在的、难以被直接观察发现,因此,本文的研究任务是:构建一种专利引文分析方法,用以挖掘和捕捉两国专利之间的客观知识关联,从而有依据地发现未来有可能发生简介创新合作的技术领域,并阐释其实施合作的可行。本文将上述工作命名为“间接创新合作机会发现”。

3.2 基于A 类专利引文发现创新合作机会的原理

2001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 《标准ST.14——在专利文献中列入引证参考文献的建议》 对专利引用进行了分类:“X”类引用是指仅考虑该引用的专利,在审专利的权利要求不能被认为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Y”类引用是指当该引用的专利与另一项或多项专利相结合时,在审专利的权利要求不能被认为具有创造性;“A”类引用是指对判断新颖性、创造性无影响的一般现有技术文献,它与在审专利存在技术上的相关性[18]。

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是多样化的,有否定性的引用关系(利用对比文件否证专利的新颖性或创造性),也有互补性的引用关系(引用互补产品专利以说明相互之间的技术衔接)。在各种专利引文类别中,X 类和Y 类以及其他类型的专利引文都是否证性的引文,只可能体现“竞争”[19];只有A 类专利引文是背景性信息,有可能包含互补性说明,因而有可能蕴藏着“合作”的可能性[20]。因此,本文尝试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分析专利间的“A 类引文”为路径,探索“间接创新合作机会发现”的一种新方法。

在全球价值链视野下,各国企业都需要与全球价值链上其他环节的企业进行技术衔接与产品匹配,才能为自身的技术开拓生存空间,为自己的中间产品求得衔接对象。换言之,各国企业的专利都会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一环,在全球技术生态系统中通过适应周围技术环境、匹配共生技术来求得生存和发展[21]。

专利技术进入全球价值链的足迹可以在专利间的“引用关系”中觅得:某企业的专利通过“引用”全球价值链上游或下游的其他企业的相关专利,来说明自身技术如何与其他技术相衔接和配套。例如:美国谷歌公司的一项电化学传感器专利US8880139-B1 引用了A 类瑞士诺华医药公司的一项隐形眼镜专利US6726322-B2,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传感器嵌入隐形眼镜可以监测泪液所体现的血糖水平。从这一引用关系中就能发现两项技术之间的互补匹配关系,谷歌可以通过将专利许可或者转让给诺华[22,23],由诺华来融合实施两项专利,生产出最终的组合产品。上述两个国家(美国和瑞士)的两个专利权人(谷歌和诺华)之间的专利引用关系,就体现着间接创新合作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逻辑,本文以研究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的A 类专利引文为途径,获取用于进一步发现两国间创新合作机会的备选样本。

3.3 A 类专利引文分析

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不提供A 类专利引文的批量检索和下载,而使用爬虫程序进行抓取又不符合相关的网站版权保护要求,因此,本文选择人工方式,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逐条检索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手动拷贝获取A 类专利引文,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本文人工获取了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的A 类专利引文1 054 条,作为进一步发现两国间创新合作机会的备选样本。通过分析A 类专利引文的施引端专利和被引端专利的主分类号,从中抽取出施引专利和被引专利分别属于不同IPC 大类的专利518 对。在前文论证中可以得知,A 类专利引文关系可以体现出两项技术之间的配套合作关系或衔接合作关系。筛选印度在华注册专利中A 类专利引文的施引端专利和被引端专利分别属于不同IPC 大类的专利对,进一步分析同一创新链上的中国与印度创新技术的合作关系。

3.3.1 印度引用中国的A 类专利引文分析及合作机会发现

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引用中国专利作为A 类专利引文的情况,本文简称为印度引用中国的A 类专利引文。本文统计了印度引用中国的A 类专利引文不少于2 条的领域,这些领域内的印度技术可能存在与中国技术的衔接关系,即可能存在潜在的创新合作机会。具体的专利所属领域及两国专利间的技术衔接情况,如表2 所示。从表2 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印度的无线数字钱包技术与中国的数字钱包和数据系统技术之间存在配套合作的可能性;印度的社交媒体数据分析技术必须基于中国的电通信网络系统,二者间存在衔接合作机会。

(2)印度在敏化太阳能和合成纯金红石型纳米针这两个领域的相关技术与中国的预处理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机会。

(3)印度的回收富含氯化钾技术与中国的提取盐和生产盐的工艺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机会;印度的关于天然盐制剂的方法与中国的提取活性糖复合物的相关技术方法之间存在配套合作的可能性。

(4)印度的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与中国电子通信领域的消息交换和传输系统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机会。

(5)印度的铜-氯电化学电池技术与中国的回收生产金属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机会。

表2 A 类专利引文的施引端和被引端领域对应情况表Table 2 Corresponding areas of Type A patents'citing and cited references

3.3.2 中国引用印度的A 类专利引文分析及合作机会发现

中国专利引用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作为A 类专利引文的情况(即印度在中国发明专利被中国专利引用为A 类专利引文的情况),本文简称为中国引用印度的A 类专利引文。本文统计了中国引用印度的A 类专利引文不少于2 条的领域,这些领域内的中国技术可能存在与印度技术的衔接关系,即可能存在潜在的创新合作机会。具体领域及两国专利间的技术衔接情况,如表3 所示。从表3 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中国关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多肽药物的制备技术与印度的纯化和萃取肽的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的机会。

(2)中国的高分子药物和纳米结构药物的制备技术与印度的医药配制品技术存在配套合作的可能性。

(3)中国的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相关的药物药膏制备技术与印度的低成本制造红霉素A 的衍生物技术之间存在衔接合作的机会。

3.4 其它创新合作机会概述

印度引用中国的706 条A 类专利引文所连接的施引端印度专利,所属领域数量排名为前10 的分别是:C07 有机化学(108 组)、A61 医药或兽医学;卫生学(92 组)、G06 计算;推算;计数(52 组)、H04 电通信技术(36 组)、A01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30 组)、G01 测量;测试(27 组)、C08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26 组)、C12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26 组)、B01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25 组)和C01无机化学(20 组)。

表3 A 类专利引文的被引端和施引端领域对应情况表Table 3 Corresponding areas of Type A patents'citing and cited references

中国引用印度的348 条A 类引文所连接的被引端印度专利,所属领域数量排名为前10 的分别是:C07有机化学(72 组)、A61 医药或兽医学;卫生学(92组)、G06 计算;推算;计数(52 组)、H04 电通信技术(36 组)、A01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30 组)、G01 测量;测试(27 组)、C08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71 组)、C12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22 组)、A23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14 组)、C01无机化学(13 组)、B01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9 组)、A01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8 组)、H04 电通信技术(8 组)、C22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8 组)和G01 测量;测试(7 组)。

在上述领域内,印度相关技术均在不同程度上需要依靠与中国技术的衔接或配套才能顺利实施,这些领域应该是中国与印度有可能进行跨国合作的优势领域,中国可以在这些领域内保持相关技术持续输出的优势地位[24]。

4 关于中国与印度创新合作的相关建议

在全球价值链的时代,创新合作机会存在于创新链上各环节节点间的互补协作机制中[25]。本文所发现的蕴含着中国与印度专利权人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合作机会的创新链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高炉初渣实验技术直接熔炼还原金属的创新链;

(2)从固体废料中提取金属铬、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敏化的创新链;

(3)纳米针纯金红石合成的创新链;

(4)生产制备富含氯化钾的盐以及富含氯化钾盐的回收利用的创新链;

(5)数字信息的传送和交换的创新链;

(6)金属回收再利用制造铜-氯电化学电池的创新链;

(7)含肽化合物的萃取及多肽药物的制备创新链;

(8)相关高分子药物和纳米结构药物的制备技术创新链;

(9)基于制造红霉素衍生物技术制备烧伤烫伤特效药的创新链。

建议通过明确中印两国技术在上述创新链上的专利对接,有的放矢地培育和激励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创新合作。

猜你喜欢
专利权人价值链机会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新能源电动汽车专利信息分析研究
浅谈专利授权使用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