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反浮选试验工艺研究

2021-03-22 06:33宁可佳崔家画徐宏祥王鹏辉雷文杰黄波邓久帅
矿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糊精煤灰收剂

宁可佳,崔家画,徐宏祥,王鹏辉,雷文杰,黄波,邓久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褐煤属于低阶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类[1]。中国已发现的褐煤资源量约为1 300×108t,约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量的13%。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褐煤等低阶煤的高效利用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2]。褐煤的可浮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褐煤等低阶煤的表面嵌布着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表面亲水性强而疏水性较弱,较难附着在气泡上被分选出[3-6]。

浮选与反浮选是矿物分选中的重要方法[7-8]。罗云箫等[9]为了解决低阶煤可浮性差的问题,采用新型复配药剂FO1、FO2、FO3及柴油作为捕收剂,分别在浮选机和浮选柱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认为,新型高效FO系列药剂可以显著降低药耗量,精煤产率较高。毛玉强等[10]为强化褐煤浮选,提出在浮选矿浆中引入超声波的新型浮选方式,认为超声波可在浮选矿浆中产生大量微泡,既可吸附于褐煤表面增强其疏水性,又增加煤粒与气泡的碰撞黏附效率。超声波对煤粒表面的清洗和破碎作用使颗粒表面细泥黏附减少,但并未改变煤粒表面疏水性与亲水性官能团含量。

反浮选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的分选,而在选煤方面应用较少[11]。李永改等[12]采用两种不同的脉石矿物石英、高岭石与次烟煤混合作为浮选入料进行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的分选效果比高岭石好,Lilaflot D817M药剂相对其他两种药剂(Lilaflot 811、DTAB)有更好的选择性;黄剑等[13]认为实现褐煤反浮选,就要对褐煤进行有效抑制和对矿物质进行有效捕收;樊民强等[14]进行了煤泥反浮选实验,证明糊精对煤泥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瞿望[15]的褐煤反浮选试验表明,可以使用胺类捕收剂进行试验。

本研究结合褐煤的表面特性和结构特征,探究适合于褐煤的浮选工艺方法和浮选药剂种类及用量。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褐煤煤样取自内蒙古宝日希勒煤矿,原煤经过破碎、细磨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进行掺匀、缩分,制备出分析用煤样与试验用浮选煤样。

1.2 反浮选试验

为探究褐煤反浮选的效果,试验采用十二胺(DDA)CH3(CH2)11NH2、十八胺(ODA) CH3(CH2)17NH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CH3(CH2)15(CH3)3NBr做捕收剂,糊精做抑制剂,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反浮选流程

反浮选效果的主要评定指标为反浮选效率。反浮选效率的数值越大,反浮选的效果越好。反浮选效率和正浮选的浮选完善指标数值相同、符号相反,用灰分近似代替煤中矿物质的含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为反浮选效率,%;γj为浮选精煤产率,%;Aj为浮选精煤灰分,%;Ay为计算入料灰分,%。

1.2.1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条件

选用十二胺(DDA)、十八胺(OD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做捕收剂,糊精做抑制剂。捕收剂用量依次为450 g/t、600 g/t、800 g/t、 1 000 g/t、1 200 g/t、1 400 g/t,其中,DDA、ODA各与冰醋酸按1∶1的摩尔比例配制成醋酸盐溶液使用,CTAB配成1%的水溶液使用。糊精用量1 000 g/t,也配成1%的水溶液使用。起泡剂为仲辛醇,用量为120 g/t,矿浆质量浓度为80 g/L。

1.2.2 抑制剂用量条件

捕收剂DDA用量为2 600 g/t,抑制剂糊精用量依次为0、800 g/t、1 000 g/t、1 200 g/t、 1 400 g/t、1 600 g/t、1 800 g/t。起泡剂为仲辛醇,用量为120 g/t,矿浆质量浓度为80 g/L。

1.3 反浮选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DDA、糊精、仲辛醇用量对褐煤反浮选效果的影响,进行一次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1.4 连续反浮选试验

DDA总用量为1 370 g/t,配制成醋酸盐溶液后平均分3次添加;仲辛醇用量为120 g/t,在第一次反浮选时一次性加入,矿浆质量浓度为80 g/L。按照2 min、1 min、10 s的时间间隔进行一次反浮选后,对浮选尾煤补水,继续添加DDA醋酸盐溶液进行再次反浮选,连续进行3次反浮选,均刮泡3 min,依次得到浮选精煤1、浮选精煤2、浮选精煤3、浮选尾煤四个产物。

2 结果与讨论

2.1 褐煤的煤质特性分析

2.1.1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按照《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及《GB/T 31391—2015 煤的元素分析》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煤样灰分12.52%,属于低灰煤;挥发分30.59%,属于中挥发分褐煤;硫分0.401%,属于特低。由于煤样已经过较长时间自然干燥,故水分含量较低,质量分数仅为8.76%。

2.1.2 粒度分析

煤样筛分试验按照《MT 58—93 煤粉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煤样筛分后测定各个粒级的灰分,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粒级小于0.5 mm的部分,随着粒级的减小灰分先逐渐降低后升高;粒级大于0.5 mm的部分,灰分为13.70%(最高),产率为26.87%,说明煤样粗颗粒含量较高,在浮选过程中容易脱落损失在浮选尾煤中。0.075~0.125 mm的颗粒含量最多,占31.90%,其灰分为10.91%;0.045~0.075mm的颗粒占12.0%,灰分为10.21%,这部分粒度偏细,浮选选择性较差。

2.1.3 密度组成

参照《MT 57—9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进行褐煤的密度组成分析,小浮沉试验结果见表3。

图2 粒度组成分析

表3 小浮沉试验结果

从表3中的数据可知,密度小于1.4 g/cm3的产率占到41.90%,加权灰分仅为6.63%,说明此煤样的低密度物含量较多,且灰分较低;密度小于1.7 g/cm3的产率占到95.92%,加权灰分为9.64%;而密度大于1.7 g/cm3的灰分高达64.22%,而产率仅为4.08%,说明煤样中高密度物(矸石)含量很低,大部分为1.5 g/cm3以下的低密度物。

2.1.4 官能团分析

宝日希勒褐煤的FT-IR谱图如图3所示。

图3 宝日希勒褐煤FT-IR分析结果

从图3可知,3 450 cm-1处的吸收峰最强,峰形宽且钝,对应氢键化的—OH或—NH2的伸缩振动,这种极性基团的极性很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900~700 cm-1处是芳香环变形,1 449.0 cm-1处是芳香环的不对称变形,1 623.8 cm-1处是芳香环的环振动、伸缩振动,说明宝日希勒褐煤中含有较多的芳香烃官能团;1 300~1 000 cm-1处是酚C—O、醚键等的伸缩振动,1 383.7 cm-1处是-CH3的对称变形,2 860 cm-1与2 940 cm-1处是脂肪氢的伸缩振动,说明煤样中含有长链烃官能团[16]。这些含氧官能团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使得褐煤亲水性较好[17]。

2.1.5 XPS光电子能谱分析

褐煤宽幅扫面XPS能谱图如图4所示。

图4 褐煤XPS宽幅扫面谱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褐煤原煤有较强的C和O的峰,并给出了较弱峰(N元素峰),表明褐煤中元素以C、O为主。C、O、N元素的XPS峰值参数见表4。

表4 褐煤样品表面C、N、O三种化学元素的XPS峰值参数

由表4可以看出,褐煤表面主要含有C、O,N含量较少,说明在褐煤表面杂原子化学官能团中含氧官能团占绝大多数,同时在褐煤表面活性中起到主要作用。

2.2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对褐煤反浮选的影响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对褐煤反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三种捕收剂的反浮选效果对比

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DDA用量增加,反浮选效率依次增大。当DDA用量为1 400 g/t时,反浮选效率最大为6.89%;浮选尾煤最低灰分为11.23%,此时浮选尾煤产率为84.46%;浮选精煤与浮选尾煤灰分差的最大值为5.25%。随ODA用量增加,反浮选效率呈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当ODA用量为1 200 g/t时,反浮选效率最大为3.46%,此时浮选尾煤灰分最低为11.64%,浮选尾煤产率为81.57%,浮选精煤与浮选尾煤灰分差的最大值为3.08%。随着CTAB用量增加,反浮选效率呈增大趋势,当CTAB用量为1 400 g/t时,反浮选效率最大为3.31%,此时浮选尾煤灰分最低为12.11%,浮选尾煤产率为88.47%。

在相同药剂用量的情况下,DDA对褐煤反浮选的各项指标都优于ODA与CTAB,说明DDA对褐煤的反浮选效果比ODA和CTAB都要好。这是因为DDA、ODA和CTAB的结构式分别为CH3(CH2)11NH2、CH3(CH2)17NH2、CH3(CH2)15(CH3)3NBr,三种捕收剂中DDA的碳链最短,其在矿物质表面的吸附强度最大,不易脱落,最能增强矿物质的疏水性,更易捕收矿物质而上浮。

2.3 抑制剂用量对褐煤反浮选的影响

抑制剂(DDA)用量对褐煤反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捕收剂DDA用量一定时,随着糊精用量的增加,浮选精煤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糊精对褐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浮选精煤灰分依次升高,浮选尾煤灰分下降,二者的差值越来越大,当糊精用量为1 6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为15.58%,浮选尾煤灰分为10.77%,该差值达到4.81%;反浮选效率随糊精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糊精用量为1 600 g/t时达到最大值9.26%,此时的反浮选效果最好。该试验结果说明,糊精用量对褐煤反浮选有显著影响,且糊精的最佳用量为1 600 g/t。

当糊精用量为1 600 g/t时,浮选尾煤灰分为10.77%,降灰效果不是很显著。这是因为糊精作为煤的抑制剂的同时,也是滑石、石英等脉石矿物的抑制剂,所以在浮选过程中煤和部分矿物质同时会被抑制,降低了反浮选的选择性,导致浮选尾煤灰分相对较高。

2.4 正交试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DDA、糊精、仲辛醇用量对褐煤反浮选效果的影响,现进行一次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并根据表1与表5中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图6 糊精用量对反浮选效果的影响

表5 正交试验结果

2.4.1 浮选尾煤产率分析

浮选尾煤产率分析结果见表6、表7。

由表5可知,当DDA用量2 000 g/t、糊精用量1 500 g/t、仲辛醇用量100 g/t时,浮选尾煤产率最高(93.62%)。由表6极差R值可知,对浮选尾煤产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DDA用量>仲辛醇用量>糊精用量。

由表7中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三个因素对浮选尾煤产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DDA用量>仲辛醇用量>糊精用量。但由于试验的误差较大,试验的自由度较小,三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均为非显著性因素。

表6 对尾煤产率的直观分析

表7 对尾煤产率的方差分析

2.4.2 浮选尾煤灰分分析

浮选尾煤灰分分析结果见表8和表9。

表8 对浮选尾煤灰分的直观分析

由表5可知,当DDA用量3 000 g/t、糊精用量2 000 g/t、仲辛醇用量120 g/t时,浮选尾煤灰分最低(10.92%)。由表8极差R值可知,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DDA用量>糊精用量>仲辛醇用量。

由表9中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DDA用量>糊精用量>仲辛醇用量,且方差比FA=8.46>F0.05(1,4)=7.71,所以DDA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很显著,而糊精和仲辛醇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不显著。

表9 对浮选尾煤灰分的方差分析

综上可知,DDA用量、糊精用量、仲辛醇用量对浮选尾煤产率的影响均不显著;DDA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很显著,而糊精和仲辛醇用量对浮选尾煤灰分的影响不显著。

2.5 连续反浮选试验结果

连续反浮选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 连续反浮选试验结果

由表10可知,随着反浮选的进行,高灰部分逐渐被浮出,各产物灰分依次降低,浮选尾煤灰分达到最低(10.20%),此时产率为47.74%。浮选尾煤的灰分比之前单次反浮选都要低,产率相对较高。对于褐煤而言,连续多次反浮选工艺可以得到低灰分、高回收率的精煤,在生产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6 机理分析

2.6.1 胺类捕收剂的反浮选机理

本研究选用的胺类捕收剂有十二胺(DD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胺(ODA),其中DDA对褐煤反浮选的捕收效果最好。

褐煤中主要含有石英、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质,而胺及其盐对这些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捕收作用。胺类捕收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和络合物吸附,其中物理吸附包括静电力吸附与半胶束吸附[18]。当胺类捕收剂浓度较低时,其与矿物质之间为静电力吸附,随着石英等矿物质表面电负性的增强,与捕收剂之间的静电力作用增大,捕收剂在矿物质表面吸附更强烈,但此时并不能改变矿物质表面的电动电位;随着胺类捕收剂浓度增加,捕收剂与矿物质之间除静电力之外,还有范德华力,促使捕收剂中的阳离子RNH3+与胺分子RNH2的碳链相互缔合,生成半胶束,与矿物质表面产生共吸附。半胶束的生成导致矿物质表面吸附密度增大,矿物质表面电动电位增高,最终电性发生改变,使得原本亲水的矿物质表面变得疏水,促进了矿物质的浮选;碱性介质中,胺分子中N原子的孤对电子能与矿物质中的Cu2+、Ca2+、Zn2+等离子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的疏水性较强,使得亲水的矿物质表面变得疏水,促进矿物质的浮选[19]。

通过这些作用力,胺类捕收剂可以将矿浆中的石英等矿物质捕收进入泡沫层,成为浮选泡沫(尾煤产品),煤粒留在槽底成为浮选尾矿(精煤产品),最终实现褐煤的反浮选。

2.6.2 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糊精作为抑制剂,是由淀粉经酶法或化学方法水解得到的降解产物,为数个至数十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聚糖的混合物,分子式一般为(C6H10O5)n·H2O,是黄色或白色的无定形粉末,属于有机类抑制剂中的一种。

褐煤表面存在大量的O、N等强电负性的原子,这些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与糊精中的H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作用力较强的氢键,从而在煤粒表面形成亲水薄膜[19];同时,二者之间还有静电力及范德华力。在矿浆中,糊精与胺类捕收剂或铵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亲水性胶粒,胶粒在这些作用力下,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在煤粒表面,使得煤粒变得亲水而被抑制[20-21]。

此外,糊精为非离子型大分子量有机抑制剂,其亲水性分子链较长。当它在褐煤表面吸附时,不仅能直接增强煤粒的亲水性,还能掩盖已吸附在煤粒表面的捕收剂,降低其疏水性。

3 结 论

(1) 褐煤经过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处理,再进行浮选时,可以有效提高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大幅提高浮选精煤产率,提高的幅度与CTAB的用量有关。

(2) 煤泥反浮选可以大幅提高褐煤浮选精煤的产率(达到70%以上),但由于所用捕收剂对矿物质的选择性不强,故精煤灰分偏高。

(3) 采用连续反浮选流程可以得到较高的浮选精煤产率,且能有效降低精煤灰分。

猜你喜欢
糊精煤灰收剂
响应面法优化高抗氧化麦芽糊精糖基化乳清浓缩蛋白的制备
硅钙摩尔比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矿物演变及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抗性糊精的生产方法及应用概述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胶磷矿选矿回水处理及应用研究
煤灰分及CaCO3对鹤岗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研究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抗性糊精的生产应用现状研究与展望
朋克养生:可乐加“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