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西宁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教育事业里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开展物理教学实践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区别于浅层学习的概念,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促进深度学习;初中物理;设计
引言
物理学科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活经验的学习等;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往往比较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一些探究实验等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无法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从实验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因此实践应用能力并没有获得有效提升。
1物理深度学习概述
当下物理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是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大幅提高,而要保证目标顺利达成,必须要将物理深度学习做到位。这里所说的深度学习即是要将课本知识作为基础,将学习主题予以明确,并要确保其具有一定挑战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并展开自主探究,使得学习体验能够更加深入,构建起知识体系。对物理深度学习进行分析可知,学科本质、思想方法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高阶思维引导其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进而能够夯实认知基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认识到深度学习的价值所在,如此可以使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大幅提升,而且能够对知识予以有效迁移。将物理深度学习予以有效落实可以使得学生拥有的学习能力大幅增强,这对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2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2.1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
(1)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日晷仪,将其置于阳光之下,对影子出现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2)完成小孔成像仪的制作,对小孔成像现象予以细致观察,在此基础上思考相关问题。(3)将清水倒入玻璃槽中,寻找一个矿泉水瓶,将其底部去除,以倒置方式放进水中,利用这个漏斗来导入浓盐水,观察激光通过时出现的现象,进而思考大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也能够对光的的直线传播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这只是记忆的效果。引导其自己对日晷仪、小孔成像仪进行制作,进而展开相关实验,这样就能够对其中存在的变化规律有清晰的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内心中也会产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意愿。在完成激光通过不均匀盐水实验时,学生能够观察到光线出现反射、折射,进而对光的直线传播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学生观察到错位现象后,将来对折射学习就能够拥有一定的基础。此种学习方式在直观性、生动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除了能够对物理规律进行验证外,同时可以使得学生对核心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自然就可更为完善,并能够对相关知识予以内化。
2.2课外实验与课内实验结合,深化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不应只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当积极拓展物理课外教学,并将课内物理教学与课外物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深度学习这一视角下使得实践体验更加的深入,并带动其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老师在为学生们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让其丰富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同时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扩展性,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感悟物理知识,认识、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并使其思维及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2.3利用已知探究未知,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展开“滑轮”教学前,教师可将起重机视频播放出来,学生就可了解到其对滑轮予以运用,继而引导其对乐高材料加以利用,完成起重机模型的制作,并要保证吊臂长度、倾角能够改变。在对课后实践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确保学生能够对起重量这个性能参数有切实的了解,并要明白重量超出既定范围的话,出现倾覆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或是通过实验予以观察,了解和起重量相关的各种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对起重量、吊臂倾角、吊臂长度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工程、技术等方面问题,杠杆、滑轮等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学生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起重机模型予以制作,并對控制变量方法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对起重量和吊臂间存在的关系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操作方案的设计。采用此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去完成课后实践作业,在此过程中,其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结语
总之,为了切实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围绕深度学习理念开展一系列教学探索,落实好加强物理情境创设、优化实验教学方案等策略,力求将深度学习理念全方位渗透至教学中,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丽容.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21,15(02):27-28.
[2]苏富洪.深度学习与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20(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