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困难及问题

2021-03-22 23:42:38周文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困难

周文慧

摘要:为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学校积极开展该项活动,但在实践中发现,手机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存在各种困难。本文浅谈手机管理的意义以及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困难

一、手机使用原因

(一)联系家人

手机是科技的产物,是现代人们最普遍的通讯工具。村镇的学生们家离学校有的距离很近,有的则相隔数十里,手机则成为了他们连接家人的桥梁。每天下午放学,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有的家长担心放学时和孩子错过;有的则担心临时更改接送孩子的方式或者临时有其他的安排,学生不知晓,此时手机的重要性凸显,甚至有的家长外出打工,不经常回家,想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时,手机成为了他们温暖彼此心与心的寄托。

(二)上网娱乐

使用手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确实实给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了便利,学生能够在校联系家长,能够上网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好奇心重,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样,不少的学生用手机打游戏,看游戏直播进行打赏,浏览不健康网页或者刷小视频、偷拍等。

(三)攀比心理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的条件很不错,物质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容易造成攀比心理,相互比较手机的款式和使用功能,谁的手机或者电话手表是什么品牌的,价格多少,这样容易给其余没有手机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虽然很多家庭有购买的能力,但手机更新换代快,购买的速度远比不上更新的速度,虚荣心会使得学生盲目跟风,我们不应该助长这样不良风气,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人们对手机的需求愈发强烈,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集中注意力,避免沉迷网络和游戏,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加强了对学生的手机管理。

二、手机管理的意义

(一)保障学生安全

首先手机属于贵重物品,难免不会有人将主意打在抢劫学生上。一旦学生被不法分子盯上,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若是校园存在校园欺凌现象,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借此机会敲诈勒索,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学校进行手机管理,能够从学校根源上降低此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其次,长期的手机辐射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和视力造成伤害。统一管理,集中存放,减少了学生接触手机,从而降低辐射所造成的伤害。这样的举措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同时也让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

(二)实现自我管理

很多时候,学生使用手机并不是出于学习的目的,而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在网络上寻找有趣的事情进行娱乐。学校严格把控手机管理,防止学生沉迷尽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让他们减少了接触和玩耍手机的时间,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学生就不会过多关注手机,这对于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那些平时注重培养自我管控能力的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把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不沉溺于手机虚拟游戏中。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学风

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中随意使用手机导致学习状态发生变化的状况,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专注学习之上,掌握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知识与技能的良好基础。有效管理学生使用手机,可以将学生从“不良上网”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不荒废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于学习以及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变,整个学校的风气得以改善。

三、手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手机作为人手必备的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有利有弊,它可以推动孩子前进,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虽然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方便,但是对于学生,它却有不一样的意义。近年来,学生因使用手机出现诸多问题,如:沉迷网游、近视率上升、学业成绩下降等,社会对此也是高度关注,手机管理问题成为普遍性难题,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该不该带手机进入校园?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场所之一,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但学校手机管理真的如想象中那么轻松吗?我认为还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自愿存放

随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学校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管控有了明确的规定,比如通过制定校规校纪明令禁止将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违者给予适当惩罚;通过在家长会、班级群、微信公号向家长宣传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新举措,以及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加强手机管理。

但是因环境、地理位置的影响,部分学生放学回家较晚,或者需要乘坐交车,这就导致他们不得不带手机或者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因此学校制定相关制度,且在家长签字申请后方可带到学校,并要求学生到校后立即自愿存放手机至班主任处。但是有部分学生会忘记存放,或者抱侥幸心理不愿意存放,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或者有部分学生是偷偷带到学校,就更不可能自愿存放至班主任处了。

(二)存放地方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的规定了在学校方面,要求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嚴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但由于学校人数较多,所有学生所带电子产品都存放至一处,还是分班存放呢?且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都属于贵重物品,存放在哪里呢?教室?班主任办公室?还是学校重新安排一个地方存放,安全吗?是否需要专人保管呢?毕竟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子产品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三)存放安全

学生将手机存放至班主任处,班主任存放至教室,可教室空间有限,学生也较多,经常在教室追逐打闹,一不小心将手机碰落,摔坏之后谁负责?学校学生众多,每个班门口人来人往,谁能保证没有顺手牵羊之人。如果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是否需要派一位同学在教室留守、保护。存放至办公室,办公室经常也是各班同学进进出出。且存放至班主任处,如果手机出现问题或不慎遗落,谁来负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仅有教育部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尤其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协作,以及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目的。但是,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困难不小,但究其源方能避其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参考文献:

[1]方文秀,黄文澜.小学生手机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6(7).

[2]柴祥德.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现象及学校管理思考[J].数字教育,2016,2(3).

[3]钟悦,杜艳芳.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6(1):85-88.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寻找困难的游戏
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 03:10:50
选择困难症
中国式过马路在中小学生人群中蔓延现象与防治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6:19
面向中小学生的移动智能推介系统的设计
中小学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9:42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