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禅意”诗词教学分析

2021-03-22 22:28唐金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定风波禅意苏轼

唐金红

摘要:佛教虽然不是我们的本土宗教,但自从传入中国以来与我们的文化相辅相融,经过近千年的洗礼与熏陶亦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给人意境玄妙的禅宗文化,让历代文人骚客心驰神往,并且留下了很多意境深远的禅理诗篇。北宋伟大词家苏轼少时就受佛学思想影响,三次遭受贬谪,在一次一次的政治失意下,佛学思想在他心中扎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众人皆说东坡豁达,我想他的豁达是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处世态度,他并非真的避世不出,他也有美好的祈愿,希望能为国家建功立业。黄州是苏轼平坦官途之路的第一个转折点,所以他在黄州谪居期间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诗篇,例如《定风波》,就描绘了他在困境中冷静自持、泰然自若的积极人生态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苏轼;《定风波》;禅味

前言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是佛学传入我国后长期和我国民间文化交融后形成的我国特有佛教宗派,它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开始得到大力发展,并且在宋代很长时间里有了广泛流传。大文人苏轼作为一名读书人,也是长期信奉儒学思想,认为读书人就该积极入世,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化、影响世人或者是积极晋升,为国家和人民献身。但事实是,他自进入朝廷开始,就不满王安石一派的“新法”,所以后期被对手构陷,被贬谪到黄州,这是苏轼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贬谪,我想他肯定也曾想过悲观避世,去过自己的隐居生活。但是,长期印在骨子里的儒学思想还在影响他,让他辗转反侧,无法不去关心世事,于是他开始躬耕于田园,追求内心的豁达,希望在行动和思想上都能有所慰藉。在这样的情况下,禅宗任运自然、因缘和合的主张,正好抚慰了他凄苦的心。本文将围绕东坡的《定风波》展开讨论,体味东坡词中的无限禅味。

一、了解一下创作背景和北宋文学环境

北宋元丰二年三月,王安石“新法”一派收集了苏轼的诗词作品,将无端的罪名强加给苏轼,指控苏轼的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皇帝处置苏轼,于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引起了皇帝的不满,被贬谪到了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即使身处逆境,苏轼也从未放弃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前有第一屈居第二的失意和父母先后病故的双重打击;后又无端的遭人构陷,他都还会期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见他的乐观和豁达,他在黄州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豁达诗篇。其中的《定风波》讲述了苏轼和朋友出游,在归途中忽遇风雨的事。一场春雨来得那么急,沾湿了朋友和苏轼的衣裳,朋友深感狼狈,东坡却气定神闲,毫不在乎,缓步而行。

大文人苏轼生活在北宋,那时的文学环境更注重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整体的创作风格趋向明显。苏轼是词大家,也是我国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词”萌芽在南朝,兴起于隋唐,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给诗词文学的创作带来了契机。北宋建立之初,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这为宋代文人的政治晋升提供了良好的国策支撑,也推动了宋代民间文学的迅速发展。此外,宋代文人群体的发展和写作趋势受宋明理学和“三教合一”文学思潮的影响深远,同时它们成了宋代文学思想和时代思想的核心部分,长期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们多有积极的儒家入世思想,即建功立业,为国家付出;另外,他们在官场失意时,也能够保持老庄那般乐观、豁达的心境。

二、“东坡居士”名称的由来

“居士”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多为文人雅士的自称。后受佛学影响,民间多称参与佛教修行的人为“居士”。苏轼在黄州的这段时期里,故人帮他求到了一块荒地,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和唐代的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敬慕白老,于是开始自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他还带领家人于田间躬耕,在这里建立起了雪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东坡开始倾向于老庄的“无为”思想,因此他开始投身农业,把自己当作“农夫”。事实上,这一切都反映了他思想上的重要變化。但是,他的儒家入世思想并未减弱,他将生死和荣辱置之度外,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安慰,在困境中冷静自持,淡然自若,他并没有真正的消极避世,他骨子里的入世思想和家国情怀是不会放下的,即使身在逆境,他仍然向往美好,所以人们说他“豁达”。

三、分析《定风波》中的禅意思想

词最前面的小序,短短三十一个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词的上阕在描写这场来去匆匆的春雨。“莫听穿林打叶声”,表面讲雨水穿过竹林打在竹叶上,写出了雨来的大而急,侧面可以看出苏轼写的也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乌台诗案”来得猝不及防,这里的“狂风骤雨”使得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这句将真实的风雨和苏轼的人生风雨结合起来,展现了苏轼人生的风雨飘摇,无论是真的风雨还是政治风雨都重重地敲击了苏轼的心,但他仍有旷达的胸怀,所以他说“莫听”,不听猝不及防的风雨,也笑看贬谪。第二句,写自己现在过着“竹杖芒鞋”的生活,好过以前在朝廷“骑马”的生活。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现在过得很艰辛,但在子瞻心中,官场沉浮,不如风雨中徐行那般潇洒、悠闲,这其中也蕴含了儒家与佛道的区别。下阕中写到天晴,归途中突遇大雨,沾湿衣裳,满地泥泞阻挡了前行的路,让人只觉疲惫和狼狈,这就是苏轼面临贬谪时的真实写照。而后雨过天晴了,苏轼脸上并没有惊喜,历经贬谪,经过自我反思和重生的苏轼,回首来时路,荆棘与风尘,风雨萧瑟,一切都如过往云烟,他只淡然地说了“归去”二字。对这个时候的苏轼来说,朝野旧雨凋零,早已不见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因此,他已经看淡了风雨天晴和人生悲喜,看透了人生得失和官场沉浮,佛道思想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为他重构了精神境界。

佛教讲求“心静,世界皆清静”的说法,世间万物并无差别,是因为世人心中和眼中看待事物的思想不同,他们才变得不同。若心无差别,世界万物皆无分别。佛法劝人不要过于执念,不要去肖想无法得到的东西,不去想,就不会有念,就不会为此付出一生还一无所获,空留下满心伤痕的自己。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要学会修心,学会荣辱不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在向世人传播这样的哲理,只有真正达到心灵皈依,才能真的无所谓风雨与天晴,那样人生的困境与逆境于我们而言,便再无区别。

结语

苏轼的词豁达,他人也豁达。雨中行吟,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赤壁怀古,他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啊,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不过短短数十载,有的人浑浑噩噩一辈子,也不知自己在盲目追求什么。但我知道,黄州时期的子瞻,他在追求心灵的皈依,他放不下抱负,但又必须如此,所以他希望在佛学上能够找到自己追求的皈依,庆幸的是,他找到了,他在黄州期间留下的脍炙诗篇都展现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李静.苏轼:《定风波》中的佛道思想[J].青年文学家,2021(8):58-59.

猜你喜欢
定风波禅意苏轼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从善如流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苏轼错改菊花诗
平天湖,禅意的水
苏轼吟诗赴宴
禅意少年
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