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2021-03-22 21:48:11郭晓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小学班主任创新

郭晓娟

摘要:学校、学生、家长三方是一个闭环,班主任就是纽带,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教师最大的职责所在,也是极大的难点所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耗费极大的心血与时间,但仅仅依靠心血与时间的堆砌是无用的。班主任必须掌握合适的班级管理技巧和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助益于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主任管理;创新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情感沟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同时为学生健康成长建立一座教育的屏障。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袖,应积极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更够在教师的关心与培养中更好地发展,从小事做起,促进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发展,讓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到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学班级的管理模式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沟通技巧缺乏创新性

新课改背景下,在沟通工作开展期间,一切要以学生为主,进而使小学班主任能够彻底的进入学生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将“以德育人”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到沟通中。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直起着主导作用,长期压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改变交际方式,没有运用各种语言技能进行交际,使教师在交际中不能发挥实际作用。但在情感交流教育方面也比较缺乏,班主任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没有实用价值,使交流工作难以开展。

2.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一些班主任的管理意识仅限于传统的层面,认为只要让学生好好学习、不吵闹就是管理好班级的表现了,这也就使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份子,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空间,无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管理占主导的情况下,学生参与管理的现象比较少见,也就难以形成教育合力,难以学生自我管理。

3.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些教师过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导致班级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不仅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提高教师对班级管理制度的难度。此外,很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不是很高,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不高,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1.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学生的心智尚不健全成熟,社会经验有限,很难明辨是非。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学生通常会认可老师的言行,并且“有样学样”。在这一背景下,就产生了对小学班主任的更高要求,使得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时刻“严于律己”。例如,小学班主任在办公室休息时,应尽可能减少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转而通过看书、看报等方式进行课间的休息。同时,教师也不能始终维持着严肃刻板的形象,应当通过自身的变化,树立起学生的课堂观念。在课堂上,教师认真严肃,不苟言笑;在课下,教师则应当同学生贴近距离,嬉笑怒骂亦无不可。

2.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独揽班级管理大权是不科学的。这对于班级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限制,因此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管理策略,突破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束缚,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寻找新型管理策略,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这对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重视以德育人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德”是教育之本,更是管理之要。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加强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班主任,要切实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管理过程中严爱结合,张弛有度,注重情感的渗透,讲究语言艺术,同时,也要正确引导,严谨治学,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彬彬有礼。例如,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班主任应注重自身形象,以自身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比如,随地捡起垃圾,帮助困难学生,以风趣和幽默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等,以此来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4.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健康,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能更容易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班主任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疏导学生心理上出现的各种状况,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自己和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情况实施切实可行的疏导方法。当代小学生接触互联网较早,班主任需要不断培养他们抵御互联网不良影响的能力。班级里如果自发出现小团体的苗头,班主任要及时注意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基于这种情况,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具备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更接近学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

5.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深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才能让“家”成为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一方面,班主任应主动出击,从学校教育管理的大局出发,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沟通学生近期的生活、学习表现,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理念和方法,与之达成共识,为进一步落实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做好实质性铺垫。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情感沟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同时为学生健康成长建立一座教育的屏障。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情感观念加强认识,提升自身德育修养。

参考文献:

[1]曹爱婷.班级管理凭时势: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39,44.

[2]张艳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5-46.

[3]梁卫平.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求学,2021(16):65-66.

[4]孙化奎,周凌宇.浅谈小学班主任精细化管理班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61-162.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小学班主任创新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56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2:08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