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曾雪东 符礼梅
[摘 要] 许多中考试题是由专家精心命制而成,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多样的解題方法,对这些试题的研究,有助于后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文章研究了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A卷的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并对其进行了拓展探究,进而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
[关键词] 三角形;解法;探究
问题的多种证法
题目 (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A卷第26题)如图1所示,在Rt△ABC中,∠BAC=90°,AB=AC,点D是BC边上一动点,连接AD,把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CE,DE. 点F是DE的中点,连接CF.
(1)求证:CF=AD;
(2)如图2所示,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BD=2CD时,分别延长CF,BA,相交于点G,猜想AG与BC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猜想的结论. (后面省略了原题的第(3)问)
本题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是中考数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 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变换等相关知识. 这类题目学生并不陌生,但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条件和所学知识能灵活处理问题. 下面分别从相似(方法1、方法2)、勾股定理(方法3)、全等(方法4、方法5)、四点共圆(方法6)、三角函数(方法7)等角度进行思考,给出本题第(2)问的七种解法.
(1)证明:因为∠BAC=90°,∠DAE=90°,所以∠BAD=∠BAC-∠DAC=∠DAE-∠DAC=∠CAE. 又AB=AC,AD=AE,所以△ABD≌△ACE. 所以∠ACE=∠ABD=45°,∠DCE=∠ACB+∠ACE=90°. 又点F是DE的中点,∠DAE=90°,AD=AE,所以CF=DE=AD.
(2)猜想:BC=3AG.
方法1:由(1)得∠DCE=90°,CF=EF=DF,所以∠FDC=∠FCD. 因为∠DAE=90°,AD=AE,所以∠ADE=∠B=45°. 又∠ADC=∠B+∠BAD=∠ADE+∠EDC,所以∠BAD=∠EDC,所以∠BAD=∠FCD. 又∠B=∠B,所以△ABD∽△CBG,所以=.
因为在Rt△ABC中,∠BAC=90°,AB=AC,所以=,所以BG=BD. 设CD=a,则BD=2a,BC=3a,AB=a,BG=2a,所以AG=BG-AB=a,所以BC=3AG.
方法2:过A作AH⊥BC于H,连接AF,如图3所示.
由(1)得∠DCE=90°,CF=DE. 因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F是DE的中点,所以AF=DE,∠DAF=45°. 所以AF=CF,所以∠FAC=∠FCA.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H⊥BC,所以∠HAC=45°,BH=CH. 所以∠HAD=∠HAC-∠DAC=∠DAF-∠DAC=∠FAC,所以∠HAD=∠FCA. 又∠AHD=∠GAC=90°,所以△AHD∽△CAG,所以==,所以AG=HD. 因为BH=CH,BD=2CD,所以BC=6HD,所以BC=3AG.
方法3:连接AF,由(1)得∠DCE=90°,BD=CE,CF=DE. 在Rt△ADE中,F是DE的中点,所以AF=DE. 所以AF=CF,所以∠FCA=∠FAC. 因为∠FCA+∠G=∠FAC+∠GAF=90°,所以∠G=∠GAF,所以AF=GF=FC=GC,所以DE=CG.
设CD=a,则BD=CE=2a,BC=3a,AC=a. 所以CG=DE==a,所以AG==a,所以BC=3AG.
方法4:过D作DH⊥BC交AC于点H,连接BH,如图4所示,则△H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D=CD.
由(1)得∠DCE=90°,BD=CE,∠ACE=∠ABD,FC=EF. 所以∠DCE=∠BDH,所以△BDH≌△ECD,所以∠DEC=∠HBD. 因为FC=EF,所以∠DEC=∠FCE,所以∠FCE=∠HBD. 又∠ACE=∠ABD,所以∠ABH=∠ACG. 又AB=AC,∠BAH=∠GAC=90°,所以△BAH≌△CAG,所以AG=AH.
设CD=a,则BD=2a,BC=3a,HC=a,AC=a,所以AG=AH=AC-HC=a,所以BC=3AG.
方法5:过G作GH⊥BC于H,如图5所示,则△GH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GH=BH.
由(1)得∠DCE=90°,BD=CE,FD=CF. 所以∠GHC=∠ECD=90°,GH=EC,∠FDC=∠FCD,所以△GHC≌△ECD. 所以HC=CD,即D,H两点重合.
设CD=a,则BD=2a,BC=3a,BG=2a,AB=a. 所以AG=BG-AB=a. 所以BC=3AG.
方法6:连接GD,由(1)得∠DCE=90°,EF=CF,所以∠FEC=∠FCE. 因为∠DAE=∠DCE=90°,所以A,D,C,E四点共圆,所以∠DAC=∠DEC. 因为∠DAE=∠GAC=90°,所以∠GAE=∠DAC. 又∠FEC=∠FCE,所以∠GAE=∠FCE,所以A,C,E,G四点共圆. 所以A,D,C,E,G五点共圆,所以∠GDC=∠GAC=90°.
设CD=a,则BD=2a,BC=3a,BG=2a,AB=a. 所以AG=BG-AB=a,所以BC=3AG.
方法7:过F作FH⊥BC于H且交AC于点M,过F作FN⊥AC于N,如图6所示,则△MH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H=CH.
由(1)得∠DCE=90°,DF=CF,BD=CE. 因为BD=2CD,所以CE=2CD. 所以在Rt△DCE中,tan∠FDC==2. 所以在Rt△DFH中,tan∠FDC==2,FH=2HD.
因为DF=CF,FH⊥CD,所以DH=HC,所以FH=2CH. 又MH=CH,所以FM=MH=CH. 因为△MH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HMC=45°,所以∠FMN=∠HMC=45°,MC=HC. 因为FN⊥AC,所以△FN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NF=NM=MF. 又FM=MH,所以NF=HC,NC=MN+MC=HC. 所以在Rt△FNC中,tan∠FCN==. 所以在Rt△AGC中,tan∠FCN==. 所以BC=AC=3AG.
问题的拓展探究
拓展1 考虑将原题的第(2)问的条件“当BD=2CD时”拓展为“当BD=kCD时(k>1)”,如图7所示,连接GD.
由上面的方法6可得GD⊥BC,设CD=a,则BD=ka,BG=ka,BC=(k+1)a,AB=(k+1)a. 所以AG=BG-AB=(k-1)a,所以BC=AG.
特别地,当k=3时,可以得到BC=2AG. 此时可以将原题的第(2)问改编为:如图7所示,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BD=3CD时,分别延长CF,BA,相交于点G,猜想AG与BC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猜想的结论.
拓展2 考虑将原题的第(2)问的条件“当BD=2CD时”拓展为“当CD=kBD时(k>1)”,如图8所示. 仿照拓展1的推理可得BC=AG.
特别地,当k=2时,可得BC=3·AG;当k=3时,可得BC=2AG. 此时我们可以将原题的第(2)问改编为:如图8所示,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CD=2BD时,延长CF交BA于点G,猜想AG与BC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猜想的结论.
选择一道典型试题探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成为“多题归一”的典型解法,将有助于解决同类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习题课中,只要教师精心编选,细心设计出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同学充分挖掘题目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探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强化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于开阔同学的视野,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47750058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