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华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但小学德育不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前小学阶段学生敏感脆弱,抗挫能力极差,因此极易产生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小学教师要通过挫折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挫折教育 小学阶段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54
现阶段各学校都已经注意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现阶段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关心溺爱,教师为保护学生幼小的自尊心,在教学活动中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大部分小学生抗挫能力极差,在受到批评过程中极易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心理状态并积极运用挫折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人生观。
一、进行挫折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挫折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和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潜能。人类潜能隐藏较深,日常学习生活中难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挫折教育是激发潜能,开拓思维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好胜心强、越挫越勇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利用学生特点开展挫折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寻找真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挫折教育可以打击学生骄傲自满等情绪。由于现阶段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并未受过挫折,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主要以鼓励表扬等方式保护小学生有效脆弱的自尊心,但长期在赞美表扬的环境下极易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等不良情绪,造成“捧杀”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人为设置简单挫折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从而排除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获得长足进步。
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成功真正的意义。成功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不断突破自身极限,获得更大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学习难度并人为设置挫折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突破的喜悦、了解成功的意义并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
挫折教育可以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且充满挑战,没有人能一帆风顺不受挫折,因此缺乏健康良好的心态会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二、运用挫折教育进行德育的方式
1.将挫折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教师要将挫折教育手段融入学科教育和德育中,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
教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历史人物讲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品格,司马迁虽惨遭宫刑但仍完成《史记》这一历史巨著;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一无所有,甚至连遭厄运却并没有被生活打倒,在乱世完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并建立明朝;陈独秀先生多次革命失败,失去了家庭和两个儿子却没有放弃救国的热忱,最终摸索到了救国道路并将共产思想传播开来。德育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阅读中的多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张海迪身残志坚,“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站起来”;霍金患有肌肉萎缩症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只有三个手指可以活动仍不妨碍他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宇宙论和黑洞理论对物理学甚至全世界都有深远影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充分说明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怕挫折的心态才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调整习题难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加习题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失败并通过努力突破自身极限,在突破和挑战过程中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形成坚韧乐观的性格并提高抗挫能力。
2.营造良好的抗挫坏境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抗挫环境,充分运用班级墙面文化和校园广播等环境辅助手段,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阿甘正传》等音频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眼前的挫折并不可怕,并培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师可以在班会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周围人遇到挫折的经验,共同讨论遭遇挫折时的应对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寻找减压途径的优秀手段。
常规兴趣爱好有体育、音乐、美术和阅读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学生在学习突破中难免会遇到多种问题和困难,学生在深入学习训练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学生可以利用兴趣打破学生中的困难从而提高自身水平。
良好的兴趣爱好也是学生减轻压力,消除负面情绪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难免会产生焦躁等不良情绪,通过兴趣爱好舒缓情绪后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看待挫折和问题,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兴趣爱好舒缓压力可以使学生形成面对挫折积极对抗的态度,避免消极逃避的不良心态和习惯。
4.家校紧密联系,提升抗挫能力
学校和家庭要紧密联系,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小学阶段家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联合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家长的人生观和心态会对学生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并通过激励等方式提高学生击败挫折的决心和信心。
家长要和教师紧密联系,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教育。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度”的把握,每个学生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在引导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況调整教育方式,例如在课堂活动中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挫折教育时有的学生会激发前所未有的动力和信念,有的学生则会产生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家长要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确保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进行挫折教育的注意事项
小学阶段进行挫折教育要本着适度原则进行,小学阶段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有限,对挫折的接受程度也有限,教师要在挫折教育和保护学生自尊之前寻找平衡。通过逐步增加挫折力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由于挫折过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为学生设立挫折要有理有据,不要给学生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注意不要对学生的性格和人格予以否定,要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进行挫折教育。很多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设定的挫折有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心态,不仅没有发挥挫折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还对学生幼小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帮助学生总结失败原因并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寻求突破。例如在数学挫折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设置了较难问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学生失败的过程中没有帮助学生寻找原因和突破点,只是简单的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多次尝试难以突破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并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小学德育不仅承载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小学教师要积极认识到德育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适当失败和批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使学生在日后面对生活的风浪时可以以乐观积极地心态面对。
参考文献:
[1] 甘海红《探究小学德育中挫折教育的应用》,《名师在线》2020年第2期。
[2] 杨彩琼《小学德育工作中挫折教育的应用》,《内蒙古教育》2020年第9期。
[3] 陆倩倩《浅析小学德育中的挫折教育》,《求知导刊》2020年第20期。
[4] 陈淑梅《挫折教育——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019年。
178750078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