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寅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电子书包的出现,从某种层面上看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还能提升学生表达力、观察力以及想象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电子书包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29
新课改指出:教师要学会积极开发并合理使用课程资源,还要懂得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探索创新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意味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巧妙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去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并且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更充分的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实践。
如何巧妙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让课堂教学更加新颖,电子书包作为最新媒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就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子书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巧用电子书包,掌握学前认知
众所周知,电子书包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大多数的电子书包中配备着相应的教学课件及教案,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教师可以借助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出学习资源包,在课前阶段推送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感情的储备,所以学习时就缺乏透过文字表面感悟背后的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前结合这一情况选取适合的问题制定出课前导学任务包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课前对课文内容以及主要人物的认知水平。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巧妙地借助电子书包,不仅有助于教师将课内外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进行良好的预设,还培养了学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深入体会主人公读书的原因,并在体验主人公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本内容进行复述。
二、巧用电子书包,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适当地进行趣味性教学,会调动起学生的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电子书包在一定程度上以自身的独特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部分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感知到大海的魅力,单纯凭借文本中的字眼难以感受到海底世界的魅力, 理解课文的难度也比较大。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知海底世界,语文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入到海底世界的情境下。动态的画面加大了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对这些生动形象的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要跟教师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推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动物儿歌》一课为例,这是一节情境识字课,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同时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认识各种动物所对应的生字,并对生字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识字环节,教师巧妙借助电子书包创设打擂台赛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识字、主动识字的欲望。这种打擂台赛的情境充满了挑战性,可以牢牢地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沉浸到课堂学习氛围当中。学生可以点开自己感兴趣的图标进行认读,每种动物对应的生字会标注出音节以及部首,动物的简介分项以关键词做提示,用童趣的语言简要说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动物,先练习读字词,介绍字词,用字词说一句话。再借助关键词的提示自行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向好朋友发起“挑战”。在与好朋友打擂台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程度,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借助电子书包,解决阅读难点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部编版教材编写的亮点之一,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历史悠久不同于现代文贴近实际生活,文体形式比较陌生。学生对于字字珠玑,言简意赅的凝练语言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教师的解释也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其意思。并且反复的讲解会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电子书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句意,懂字词。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之”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之”在文言文中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这节课解决阅读的难点也就突出在这三个“之”字的理解上。教学时,利用电子书包的交互功能设计出抢答资源包跟学生进行的互动,将“之”字的意思设计成抢答问题。并使用随机点名的功能让学生参与到抢答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原本教学中的难点就在这种互动的形式下变得更简单了。学生在抢答第二个“之”字意思时,对字的指代理解可能会存在偏差,这也是阅读中的难点。很多学生会把“人问之”中的“之”理解成王戎,认为问是动词,后面的“之”字代指的应该是问的人。而这里的“之”代指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可利用电子书包的反馈功能将设计好的学习工具包推送给学生,学生结合包里的相关学习资料和提示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疑惑通过电子书包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在反馈中明确学生的疑惑点,从而进行重点讲解,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四、借助电子书包,突破时空局限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讲述的故事年代背景远离现在的学生生活,他们未曾体会过贫穷落后的艰苦生活,有着不可跨越的时空差距。在教学时,会出现学生对老百姓立碑纪念毛主席的行动感受不够深刻的教学难点。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了解故事的主人公以及所明白文中的道理,电子书包万群可以达到情景再现的作用,将学生带入到故事中去。设计出走近毛主席、走近沙洲坝、走近碑文,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包,将毛主席的生平资料、挖井的背景故事以及井口碑文的图片等先关信息放到资料包中。教学时,娓娓道来向学生逐一推送资料包,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对人物情感得到了一次次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一次次加深,最后能够体会到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理解了“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的道理。
五、借助电子书包,实现多元课堂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学生语文素养需要教师的指导,并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来构建。传统的课堂,教师想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件困难的事情,而电子书包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多元课堂。例如,教学《这儿真美》习作课时,教师就可以巧妙运用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以此来满足学生在习作时的差异性需求。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美景有着丰富的记忆,这些美丽的场景可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且美好的印象。课堂上,让学生快速搜寻或回忆起自己认为最美的场景,用语言清晰表达介绍给别人并写下来,想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借助电子书包设计出人物、植物、动物以及其他事物四个维度的素材包帮助学生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浏览感兴趣的素材包,开阔视野和想象空间。这一学习过程,既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习作材料的个性需求,又调动了学生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出優秀的学习范例,让学生在点评的同时互相借鉴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美的句式以及巧妙的写作手法。这样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自己的习作作品,找到前进的动力。电子书包正在习作课堂的使用,给予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同样的收获。实现了同一课堂上的差异教学,营造了一个多元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生德《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学周刊》2020年第5期。
[2] 黄燕《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长沙市C小学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166750078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