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背部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1例1

2021-03-20 07:41黄子懋张德远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皮肿物本例

叶 霞,龙 航,刘 坤,黄子懋,张德远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出生后不久左肩背部出现一如鸡蛋大小的肿物,瘤体逐渐增大,15年前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3个月后肿物再次出现,逐渐增大,经多处就医无果于2019年10月22日就诊于本院。查体:患者肩背部见大小71cm×70cm×18cm椭圆形肿物,表面呈棕褐色,肿物上界至项部,下界至髂后上棘,左侧界至左侧胸腹部,右侧界至右侧腋后线,肿物下垂至臀部。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压痛,皮温正常,活动度欠佳,边界不清(见图1A)。面颈部、躯干部、双上肢及双大腿可见散在米粒至粟粒大小不等的结节及散在点、片状牛奶咖啡斑,腋窝可见雀斑(见图1B)。无家族史,患者无虹膜Lisch结节、无巨舌症,智力正常。肿物巨大,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影响美观,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烧伤整形外科行肩背部巨大肿物切除反取皮植皮术,组织病理检查示:巨大肿瘤位于真皮至皮下组织,瘤细胞呈细长梭形、波浪状扭曲,疏松排列,核深染、两端尖,略呈弯曲状,部分区域瘤细胞包绕皮肤附属器(见图2A)。肿瘤向皮下脂肪组织内呈浸润性生长,局灶可见由膨大神经束构成的丛状神经纤维瘤样区域,间质内可见管腔大小不等的血管分布(见图2B)。免疫组化:瘤细胞及神经束S-100(见图3)、NSE、Vimentin(+)。结合临床,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肩背部)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

2 讨论

神经纤维瘤病分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两种类型,NF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NFⅠ基因的功能丢失突变和缺失所致。追问本例患者病史,家族无该病记载,此属于特例。发生于NFⅠ的神经纤维瘤主要有四种类型:① 发生于周围神经的局限性神经内神经纤维瘤;② 皮肤孤立性或弥漫性神经纤维瘤;③ 累及大神经干的丛状神经纤维瘤;④ 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88年提出的NFⅠ诊断标准[1],本例患者具有散在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及身体皮肤表面多发神经纤维瘤特点,符合NFⅠ诊断。

图1 A:肩背部巨大肿物,表面呈棕褐色;B:躯干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及散在点、片状牛奶咖啡斑

图2 A:瘤细胞包绕皮肤附属器,细长梭形的瘤细胞波浪状扭曲,疏松排列,核深染、两端尖,略呈弯曲状;(HE×200);B:瘤细胞累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由膨大神经束构成的丛状神经纤维瘤样区域及间质血管(HE×400)

图3 瘤细胞及神经束S-100(+)(EnVision两步法×200)

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也称为神经瘤性象皮病,临床罕见,仅发生于伴有NFⅠ的患者,常含有丛状神经纤维瘤成分,累及整个肢体时可形成局灶性巨肢症,或引起局部软组织的弥漫性增大。身体最常见受累部位为下肢(46%)、头颈(30%)、躯干(包括背、腹部、生殖器)(15%)、上肢(9%),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2],患者多在生后不久身体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肉色软性小结节,随年龄增长,结节逐渐增多,部分融合并增大,以致形成巨大肿物,患者常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往往因巨大肿物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而就诊。本例患者亦是如此。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仅见少数临床病理病例报道[2-5]。

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具有典型特征,即肿瘤富含大量管壁脆的血管,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尤其术后。本例患者术中出血约3 000ml,可能与此有关,光镜下可见肿瘤间质内有大量管腔大小不等的血管分布,符合此特征。尽管该肿瘤是神经纤维瘤中最少见的类型,很少恶变,文献报道恶变率为2%~5%[2]。近年来有2例恶变的病例报道[6、7]。

丛状神经纤维瘤可形成巨大神经瘤性象皮病样外观[8],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常含有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成分,因此该肿瘤主要与发生于NFⅠ的丛状神经纤维瘤鉴别,后者镜下由迂曲、膨大的神经束组成,间质多伴黏液样变性、阿辛兰染色阳性,可伴异源性上皮性成分分化。本例镜下病理形态学特征典型,临床表现及免疫表型也支持该诊断。

目前,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首选手术治疗,可根据肿瘤具体情况,结合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本例患者行巨大肿物切除反取皮植皮术,术后术区植皮成活,外形满意,恢复良好出院。

猜你喜欢
植皮肿物本例
拇指关节腱鞘囊肿合并滑膜软骨瘤1例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都是忽视“O和1”的错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烧伤植皮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