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涛,杜震宇
(太原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日光温室是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设施农业建筑形式之一。日光温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而调节日光温室热湿环境须要消耗巨大的能源[1]。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且具有无污染、储量丰富的优点。土壤-空气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节能装置,该换热器不仅可以在冬季对换热管内的空气进行加温,还可以在夏季对换热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2]。文献[3],[4]通过分析发现,将土壤-空气换热器用于处理温室热湿环境,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大量研究。Ozgener O和Ozgener L对土耳其一个温室中的土壤-空气换热器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发现,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的能量损失主要发生在风机和换热管处,制热时,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的平均COP为10.51;制冷时,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的平均COP为10.09[5],[6]。范毅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换热管进风口空气流速不同时,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变化规律,并得到当换热管进风口空气流速为5.5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量和COP达到最大值[7]。Niu建立了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拟合了用于预测土壤-空气换热器制冷量的二次回归方程[8]。陈红兵利用土壤水分迁移的一维土壤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分析了土壤源热泵蓄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场、湿度场的变化规律[9]。Wang利用热响应面法,建立了土壤-空气换热器预测系统数学模型,得到换热管进风口空气与土壤温度之间的差值,分析了换热管直径、长度和换热管内空气流速这4个因素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中换热管进、出风口空气温差和显热换热能力 的 影 响[10]。
本文对日光温室中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土壤-空气换热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同时,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为设计、优化土壤-空气换热器提供依据。
本文试验所用的日光温室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日光温室朝向为正南,长度为63 m,宽度为9.7 m;北墙高度为3.1 m,厚度为1.04 m;南墙高度为0.4 m,厚度为0.18 m;东、西墙厚度分别为1.0,0.65 m。北墙和东、西墙均为石灰浆砌实心黏土红砖,中间加有聚苯板保温层和空心层,空心层以炉渣和土填充,屋面覆盖塑料薄膜为聚乙烯流滴性PVC膜,该膜的最高点距离地面4.1 m。日光温室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日光温室断面尺寸Fig.1 The cross-section dimensions of the solar greenhouse
土壤-空气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共有2层,每层有8根换热管,换热管间水平间距为1 m,土壤-空气换热器管道布置图如图2所示。编号为1,2,3,4的 换 热 管 的 第 一 层 埋 深 均 为1 m,第 二 层埋深均为2 m,换热管管径均为110 mm;编号为5,6,7,8的 换 热 管 的 第 一 层 埋 深 均 为1 m,第 二 层埋深均为2 m,换热管管径均为90 mm。6号换热管第一层埋管为测试管。为了便于通过水泵将换热管内冷凝水集中排出,本文将换热管按i=0.01的坡度布置,西南角为最低点。
图2 土壤-空气换热器管道布置图Fig.2 Piping layout of earth-air heat exchanger
图3 换热管内传感器布置图Fig.3 Layout of sensors in tube
换热管内传感器布置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换热管内传感器的布置采用前密后疏的原则,依次在与换热管进风口之间的距离L分 别 为0,1.4,5.2,10.8,17.2 m处 布 置。本 文所用传感器为SLHT16空气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小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测量温度为-40~85℃,精度为±0.3℃;测量相对湿度为0~100%,精度为±1.8%。试验数据通过采集模块和检测软件自动采集,并上传至电脑。
试验 时间为8月2-23日的8:00-18:00。白天开启风机,使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运行;晚上关闭风机,让土壤温度自然恢复。本文针对不同的换热管内空气流速、换热管长度和空气参数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本文选取8月6日(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2 m/s)、8月8日 (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4 m/s)、8月20日 (换 热管 内空 气流 速为6 m/s)3 d换热管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数据作为典型数据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换热性能进行分析。上述测试日均为晴朗天气。
图4为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和换热管长度不同时,换热管出风口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4 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和换热管长度不同时,换热管出风口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Fig.4 The air temperature at the outlet of heat exchange tube changed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air velocity and different length of heat exchange tube
由图4可知,换热管进风口(L=0)处,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换热管进风口 空 气 温 度 分 别 为30.3~36.5,30.8~36.4,27.7~37.2℃。在换热管长度为17.2 m的情况下,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换热管出风 口 空 气 温 度 分 别 为25.0~25.9,25.4~26.5,25.6~28.0℃。综上可知,在换热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换热管内空气流速越小,换热管出风口空气温度越低,且波动幅度也越小;在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变的情况下,换热管长度越大,换热管出风口空气温度越低,且波动幅度也越小。
图5为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内空气平均温降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
图5 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内空气平均温降值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Fig.5 The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drop chang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under different air velocity
由图5可知,在换热管前段,换热管内空气温度下降得较快,随着换热管长度不断增加,换热管内空气温降逐渐趋于平缓。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2 m/s时,换热管内空气总温降为8.8℃,换热管前端1.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为1.1℃,换热管末端6.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仅为0.3℃;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4 m/s时,换热管内空气总温降为7.8℃,换热管前端1.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为0.7℃,换热管末端6.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温降为0.3℃;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6 m/s时,换热管内总温降为6.3℃,换热管前端1.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为0.7℃,换热管末端6.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为0.2℃。综上可知,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温降随着换热管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获得较大的空气温降,不断增加换热管长度是不经济的。
图6为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内空气平均焓降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
图6 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内空气平均焓降值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Fig.6 The average air enthalpy drop chang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under different air velocity
由图6可知,换热管内空气焓降和换热管内空气温降具有类似的规律,在换热管前段,随着换热管长度的增加,换热管内空气的焓降增加得较快。当换热管长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换热管内空气焓降的增加趋势趋于稳定。换热管末端6.4 m处,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焓降(干空气)分别为0.37,0.32,0.096 kJ/kg。综上可知,换热管内空气流速越大,换热管长度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的影响越低。
土壤-空气换热器显热换热量Qs的计算式为
式 中:ρin为 换 热 管 进 风 口 空 气 密 度,kg/m3;ρout为换热管出风口空气密度,kg/m3;tin为换热管进风口空气温度,℃;tout为换热管出风口空气温度,℃;c为 空 气 比 热 容,J/(kg·℃);v为 换 热 管 内 空 气 流速,m/s;D为 换 热 管 管 径,m。
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Qt的计算式为
式中:hin为换热管进风口空气焓值,kJ/kg;hout为换热管出风口空气焓值,kJ/kg。
图7为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平均换热量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
图7 运行期内,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不同时,换热管平均换热量随换热管长度的变化情况Fig.7 The average heat exchange quantity chang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under different air velocity
由图7可知,当换热管长度为1.4 m,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显热换热量在全热换热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3.68%,45.08%,63.51%;当换热管长度为10.8 m,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显热换热量在全热换热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8.89%,71.70%,78.13%;当换热管长度为17.2 m,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显热换热量在全热换热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8.63%,76.83%,88.37%。
由图7还可以看出,在换热管长度为17.2 m的情况下,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较大,为283.94 W;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4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为272.39 W;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2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较小,为170.79 W。
综上可知,随着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增大,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逐渐增大。这是由于换热管内空气流速越大,传热系数越大,可同时处理的空气更多,因此,换热量也随之增大。此外,随着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增大,空气在换热管内换热时间减少,空气温降变小,减弱了传热效果,导致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增幅趋于稳定。因此,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仅比流速为4 m/s时增加了4.24%。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学习的多层前馈网络,该网络可以实现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函数,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其他预测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具有简单易行、对数据有较高容错性等特点,因此,是目前使用频率较多且技术较成熟的神经网 络 模 型 之 一[11],[12]。
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数由输入、输出变量的维数决定;隐含层节点数根据经验公式和试凑法确定。经验公式为
式中:y为隐含层节点数;m为输入层节点数;n为输 出 层 节 点 数;a为 常 数,取1~10[13]。
隐含层的层数和节点数对BP网络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一个隐含层可以逼近任意的映射关系。
虽然BP神经网络应用范围广泛,但其仍存在一些缺陷:①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②在训练过程中,网络随机生成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容易使网络陷入局部最优。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通过模拟生物进化中的遗传过程,可以有效解决优化问题。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对种群的个体进行筛选,留下适应度较高的个体,剔除适应度较差的个体,不断进行进化迭代,直至得到满足条件的个体为止[14]。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可以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优,提高训练速度。具体优化步骤如下[15]。
①种群初始化。设定种群个体数,个体编码方式选择实数编码。每个个体由一个包含了BP神经网络全部权值和阀值的实数串组成。
治愈:治疗后2天内排便次数在1次以上,便质明显转润,排便非常通畅,短期内症状没有再次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3天以内患者已经排便,便质开始转润,排便尚通畅。无效:便秘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观察例数×100%。
②设定适应度函数F。F的计算式为
式 中:fi为 期 望 输 出 值;f(xi)为 预 测 输 出 值。
适应度函数值越小,预测结果越精准,该个体被保留下来的机会越大。
③选择操作。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采用轮盘赌法选择优秀个体组成新的种群。
④交叉操作。设定交叉概率Pc为0.5,随机选择个体进行交叉操作,选中2个配对个体互换其中的部分基因,产生2个新的个体,即个体ak,al在第j位基因进行交叉产生新基因akj,alj。
akj,alj的 操 作 表 达 式 为
式 中:b为 随 机 数,取0~1。
⑤变异操作。设定以变异率pm为0.04,随机选择个体进行变异操作,选中的个体ai在第j个基因进行变异,得到新基因aij。
aij的操作表达式为
式 中:amax,amin分 别 为 基 因aij的 上、下 界;r2为 一 个随机数;g为当前进化次数;Gmax为最大进化次数;r为 随 机 数,取0~1。
⑥计算新产生的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若适应度函数值达到要求或进化次数达到最大值,则进化停止,否则返回步骤③。
⑦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的个体实数串赋予BP网络初始权值和阀值。
为了了解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效果,本文分别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以换热管进风口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换热管长度和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作为输入变量,以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作为输出变量,网络结构采用4-8-1结构,学习函数采用learngdm函数,训练函数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trainlm函数,隐含层节点转移函数采用tansig函数,输出层节点转移函数采用purelin函数,学习速率设为0.01,最大迭代次数设为100。
在遗传算法的优化过程中,各参数对最终预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须要将各参数取值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以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遗传算法各参数设置为种群规模为50,进化次数为20,交 叉率 为0.5,变 异率 为0.04。
本文将得到的试验数据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随机抽取70%的试验数据组成训练样本,另外30%的试验数据组成测试样本。为了避免因各数据之间不同量纲对预测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对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输入、输出变量映射到[0,1]内,训练结束后,再将得到的预测输出值进行反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实际预测输出值。
图8,9分别为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的预测结果。
图8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的预测结果Fig.8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earth-ai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quantity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图9 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的预测结果Fig.9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earth-ai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quantity based on GA-BP neural network
由图8,9可知,这2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预测值接近实测值,且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本文选择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方相关系数r2作为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的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为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验证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优化的有效性。r2表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r2的值越接近1,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越强。
MRE,RMSE,r2的 计 算 式 分 别 为
式中:yi为实际样本输出值。
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MRE,RMSE,r2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MRE,RMSE,r2Table 3 Error comparison between BP neural network and GA-BP neural network
由表3可知,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相比,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小,r2更接近于1,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更强,所需的迭代次数更少,迭代速度更快。
①在日光温室内,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潜热换热量不应被忽视,应采用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综合考量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②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一定时,随着换热管长度的增加,土壤-空气换热器的换热量的增加趋势逐渐下降。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分别为2,4和6 m/s时,若换热管长度从10.8 m增加到17.2m,则换热管末端6.4 m处,换热管单位长度空气焓降 分 别 为0.37,0.32,0.096 kJ/kg。
③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与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呈正相关,当换热管内空气流速逐渐增大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的增量逐渐减小。相比于比换热管长度为17.2 m,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4 m/s的工况,当换热管长度为17.2 m,换热管内空气流速为6 m/s时,土壤-空气换热器全热换热量仅增加了4.24%。
④基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均能够对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量进行预测。
⑤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79 7,预测结果精度优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换热量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