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朗读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2021-03-19 06:18黄晓迪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

黄晓迪

摘 要 统编语文教材在朗读教学的编排上遵循年段特点,从读正确、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性要求。故朗读教学应依据教材特点,守正革新,重构教学样态,在示范引领、潜心会文、引向发现上用力,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统编语文教材 朗读内容 编排特点 教学建议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朗读核心目标始终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目标是一体化的,不能分割。相对来说,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是基础,“有感情”则是进一步要求。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推行,吃透其关于朗读教学的编排特点并有效落实,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迫切

需求。

一、教材关于朗读教学的编排特点

1.夯实保底要求——正确、流利地读

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力求做到“五不”,即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破句。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自然地读出句读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速度适当。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每位学生都要完成的保底工程。

(1)读准字音。在低段朗读教学中,首先要求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一是读准变调。小学阶段首篇阅读课文《秋天》(一年级上册)只有55个字,但5个“一”字出现三种读音,编者明确要求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落实读准。二是读准多音字。《葡萄沟》(二年级上册)的练习要求把字放在词里,读准“水分”“葡萄干”等含有多音字的词语。三是猜读字音。二年级下册安排3次随朗读猜字音的训练,即先通过偏旁猜字,再通过查字典确认字音。密集安排此项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自由猜字、读准字音、自主识字中得到成就感,激发朗读主动性;通过不断猜、反复查,逐步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2)读通句子。首先,关注标点,读好句子。如一年级要读准感叹号(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到了二年级读准带问号的句子(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祖先的摇篮》),并不断复现、巩固。其次,读好长句子。长句子是朗读难点,训练需一以贯之。《端午粽》(一年级下册)由8句话组成,其中由三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就有5句,编者精准把握这一特点,首次将读好本课的长句子作为朗读训练重点。中段伊始,再次提出读好长句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由新鲜词语构成的词组多,修饰语多,杂糅使用,呈现字数多、句群复杂的特点,对提升学生朗读长句的能力、在读中理解,是很有效的语言材料。第三,读好停顿。以文言文为例,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编者要求学生听老师朗读,注意停顿。第二次接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编者要求读顺课文,并单独呈现“因释其耒而守株”这一难句,利用停顿读准确、进而读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之后的文言文学习就直接提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可见,停顿作为从读通长句到读顺难句,再到读明句意的必要技能,是需要学生在不同文体中灵活掌握的训练要素。

(3)读准细节。每一类课文都有其各自言语特点,科技类说明文的专有名词,叙事抒情类散文的新鲜词语,诗歌的独特节奏和韵味,这些都要在“正确、流利”朗读中一一落实。有的课文朗读难点在于陌生的专有名词,编者做了特别提醒,如读准“众神的名字”(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把课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落实好此处细节,正确朗读就能水到渠成。编者还要求学生感知朗读不同体裁文本间的微妙区别。以诗歌为例,“朗读诗歌,关注有问有答的特点”(二年级下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启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特点;到了中段,则明确提出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味”(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从“特点”到“韵味”,从“关注”到“体会”,读准的要求也在朗读揣摩过程中不断提高。

2.提升阅读素养——有感情地读

“有感情”是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传达文本感情,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有感情地朗读”作为训练重点,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关注这一练习要求,利于厘清小学阶段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线索。

(1)铺设台阶。首次在教材练习中明确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一匹出色的马》。在此之前,编者先后安排了10次分角色朗读(表演)、3次读好对话或人物语气,鼓励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关注人物的不同身份、性格,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语气,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起步时,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并没有明显差异,如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学生只需在朗读中初步建立“人物”“对话”的概念,用分角色朗读加以区分。接着,人物的语气开始发生变化,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朗读时语速、轻重各有不同。后来,人物的身份、性格差异明显,语气变化分明,朗读难度不断加大,如狐狸和熊哥俩(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学生需要将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读懂情节,置换身份,揣摩人物心理,甚至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有感情地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

(2)鼓励尝试。儿童学习朗读的起步关键在于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教师放手,学生尝试。《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叙事散文,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春日散步,儿童熟悉的人物——爸爸、妈妈、小妹妹,有趣的情节——走累的妹妹把柳条当成马欢蹦着“骑”回家,温馨的场面——妈妈的“摇头”、爸爸的“拾”和“递”、妹妹的“求”和“笑”,都是不需讲解,学生通过朗读就能感受到的。用这篇文章融入儿童各自的生活经验,先于教师指导,“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合适不过。这说明教材在选文、提要求方面是很慎重的,语言材料链接生活,利于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在尝试中体验有感情朗读带来的阅读乐趣。

(3)着力升级。教材非常重视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本)看得见、摸得着,从整体上活生生地接受下来,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为此,从中年级起,教材加大了对“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和训练力度,因“文”制宜,将“有感情朗读”具体化、丰富化、个性化,力求读中想象,因读生情,以读促悟。

第二学段是有感情朗读训练关键期。仅教材明确要求就达25次,训练聚焦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画面,需要“边读边想”“试着想象”“反复朗读”“体验朗诵”。不仅目标聚焦,文本多样性在持续丰富,要求随之升级。课文描述的画面从学生熟悉的、单一的对象(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校》、三年级下册《燕子》),发展到陌生、丰富多样的场景(四年级上册《走月亮》、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文的体裁也从短小精悍、语言形象的写景叙事散文,扩展到意象丰富、言语抽象、感情真挚的现代诗歌。这一要求和中段儿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身心发育特点相吻合。

第三学段是有感情朗读训练的攀爬期。教材明确规定的次数虽然微降,但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却在不断升级。有的先要求查阅资料或阅读补充资料,再有感情地朗读,以文激情;有的立足文本特质,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以读促悟;有的在朗读中体会语速疾缓,语音轻重,节奏变化,有意识地在朗读中融入技巧,表达强烈情感;有的鼓励学生将“读者”和“朗读者”融为一体,通过有感情朗读传递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有的练习在简短有限的文字中,传递无限含蓄而绵长的感情……这样编排使学生广泛接触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本,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有感情朗读。

二、基于教材特点的朗读教学实施建议

1.示范,最实用的教学

(1)朗读示范,入耳入心。于永正老师说:“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教低中年级,我的范读常常略带夸张,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听我读”是于老师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的确,用范读把文字表达不足的地方用语气加以弥补,将语言的留白用情感填充,能够触发学生想象,直接感受到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不断悦纳美言名句,增强文化感受力。

(2)“耳治”濡染,“口治”借鉴。“跟我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三字箴言。学朗读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优秀的朗读者身旁,看他如何发声,如何用情。朗读者轻重缓急的语势刻画出全文的结构和样貌,在学生头脑中把文本转化为图案;生动真实的语气突出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感受更为浓烈,情不自禁代入其中,同频共振。前人将这种方法称为“耳治”——常听好的文章,耳濡目染,治疗自己的文病。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努力读流利生动,这样多读常读、勤模仿,潜移默化中在心里积累下许多写作的范本,“怎样修辞,怎样谋篇,有了范例,取得借鉴,写作时就自然不困难了”。前人把这种做法叫做“口治”——常用口来念好的文章,通畅语流,培育语感,治疗自己的文病。耳治和口治,使声音不断盘旋于口边耳际,脑子里呈现出一片有声有色的世界,充分体现出朗读的重要性。

2.共情,最真切的表达

(1)潜心会文,角色还原。“原文本是措辞精当,出语警策的,只因理解不够,会把作者推敲锤炼出来的东西,轻率地从嘴边滑过。”朗读需要技巧,但不能仅限于技巧,还需涵泳文字,深入作品,透彻理解,拨动学生心弦,唤起与作者、与文本角色的共情,使学生借助朗读,表达真切之思。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中有一句狐狸的问话:“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学生读时,都认为狐狸说话语气是“好奇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狐狸是真不知道他们在吵什么吗?”学生联系上文,发现恰恰是哥俩拌嘴“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就知道是熊哥俩拌嘴的声音引来的狐狸,狐狸一听到“奶酪”就立刻“跑”过来,还明知故问,其实心里早就打好了鬼主意,要把奶酪骗到嘴里。有了这样的理解,再读这句话,学生就把狐狸表面上热情好心,其实狡猾虚伪的“问”读出来了。可见,透彻理解,就是结合人物的思想、性格、情绪,对其口吻有准确的揣摩、判断和把握,才能将个性化理解和文本主旨高度统一起来,才能通过朗读“闻其声如见其人”。

(2)搭建桥梁,“情”“境”再造。统编语文教材在朗读中重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动静、体察细节、捕捉情感变化的能力,目的在于搭建一座通向文本深处的桥梁,借助桥梁,激发感情,读出滋味。中段的朗读要求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上第一单元),“感受自然之美”是朗读的目的,“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有感情朗读的“桥梁”,训练学生通过朗读,在脑海中建构画面,将抽象的语言文字活化为鲜明的图景,激发情感,再次融入感情朗读之中。进入高年级,学生对词语的想象力、理解力更强,这一过程已然内化为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要求“在反复朗读中读出情感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体现在毁灭前后令人震撼的对比中。这篇课文不像以往的课文,具有细致入微的工笔画般的描写,而是将毁灭前的圆明园用“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大写意式地平铺直叙,学生透过词语想象圆明园恢弘磅礴的宫廷建筑、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赞美之情生动流淌。接着,课文用精悍而有力度的短句,写出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侵入”“闯进”“统统掠走”“烟云笼罩”字字带血、处处含泪,学生想象着艺术宫殿在强盗手中化为灰烬,前后对比反复朗读,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发现,最动人的探究

(1)在朗读中发现文本的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朗读是學生发现并遵循作者“思路”的必由之径,是教师“教路”所在、学生“学路”所系。《画杨桃》(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指向文本的两大写作特色:一是以人物语言推进故事情节;二是通过对比,凸显师生看到杨桃画后的不同做法。教师遵循“教路”,指导学生聚焦三组人物语言——学生嘲讽、师生对话、教师意味深长的总结。学生遵循“学路”,发现“表情变化”、读出“语气不同”,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故事发展脉络,发现写作特点。

(2)在朗读中发现文本的妙处。阅读教学中抓住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试读,在反复朗读中体察特殊的语言形式,在感受语言中发展并提升思维品质。《画杨桃》最大的写作妙处就在于以“标点”描摹“形象”。如“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看语言,前后一样,但加上标点,顿时体现出前者自以为是的肯定,后者知错后吞吞吐吐的情态。学生发现标点的妙处,就能在朗读中体现语言的感染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个学段、各种体裁的文本中都要落实的目标,为此,教师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范读水平、朗读指导水平、文本钻研水平,以及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水平,真正使“朗读”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之中。

参考文献

[1] 徐世荣.谈谈朗读教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64.

[2] 于永正.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J].黑龙江教育,2004(1.2):13-15.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
浅谈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柱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的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五年专学生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概率统计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