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梅 吕秀芬 严敏铃 方岚 程文桃 郑典诚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体精神紧张及严重生活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精神功能出现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迟缓等症状[1]。个体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现自杀、自伤等行为。目前常用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2],近些年基于抑郁症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医学研究者从抑郁症病因出发,提出基于患者认知层面开展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干预以促进抑郁症患者病情的改善[3-5]。本次研究比较笔者所在医院及泉州第三医院2019年2-12月72例单一应用药物治疗及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CCBT治疗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SDS量表得分、WHOQOL-BREF量表得分变化情况,以论证上述观点,具体如下。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及泉州第三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7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万学红等主编第9版《诊断学》中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患者SDS量表得分在50~69分,属于轻中度抑郁范围;(2)患者均首次抑郁症发作入院治疗。排除标准:(1)既往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伴其他精神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33~64岁。平均(41.81±1.41)岁;抑郁症病程1~6个月,平均(4.42±0.21)个月;其中轻度抑郁18例,中度抑郁1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2~63岁,平均(41.88±1.42)岁;抑郁症病程1~5个月,平均(4.41±0.24)个月;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开展前征得患者同意,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对照组未行CCBT治疗,单一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06)治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给药方法如下:单次给药剂量为5 mg,每日清晨与早餐一同服用,该药单次最大给药剂量应控制在20 mg以内,持续给药8周为1个疗程。
试验组患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CCBT干预,医护人员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等多种途径搜寻认知行为干预相关知识,将抑郁症患者CCBT干预分为4个阶段,在CCBT正式开始前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并通过与患者、患者家属谈话的方式了解患者日常行为习惯变化、认知状态变化情况,从而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并结合患者病因开展针对性CCBT干预,具体如下。(1)第一阶段。采取“思想引导”“一对一问答”的形式,了解患者内心负面心理情绪,并通过谈话的形式使患者了解自身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变化。此外,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入院检查结果向患者阐述病情,从而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初步了解。(2)第二阶段。医护人员列举CCBT治疗有效案例,指导患者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与医师开展互动,医师依据患者反馈落实病情监测,协同患者家属鼓励患者积极开展CCBT治疗。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介绍CCBT方法及认知范围,并对患者做正确认知行为示范,引导患者日常生活中错误认知行为被正确的认知行为所取代。(3)第三阶段。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学习正确认知模式后,开展情景模拟治疗,通过创造相同社会情境以检测患者正确认知行为模式训练成果,并结合患者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评估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正确认知行为模式替代情况。(4)第四阶段。依据患者入院时病情及CCBT治疗效果为患者布置家庭作业,如:规定患者按时就餐,按时起床,定期打扫卫生等,由简至难,逐渐提升患者日常生活中自我处理能力。同时,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通过观看专家演讲视频资料,使中轻度抑郁症患者了解抑郁症防渗原因、抑郁症常用治疗性药物、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及用药不良反应处理对策。CCBT方案实施过程中,每周行2次心理理疗,一般情况下每个阶段持续2周,持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在CCBT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体贴患者,若患者在CCBT治疗期间出现情绪躁动、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家属应在尊重患者的同时提供帮助,并在患者遵循医嘱有效开展CCBT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改善,适时给予患者奖惩,从而建立长期正向反馈机制,在巩固患者病情的同时,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自身疾病治疗中。
借助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量表判断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3个疗程后SDS量表减分率≥70% 为显效,治疗3个疗程后SDS量表减分率在50% ~69% 为治疗有效,治疗3个疗程后SDS减分率<50%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借助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WHOQOL-BREF量表为百分制,得分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好坏呈正相关关系,该量表得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结果中数据录入SPSS 21.0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
试验组治疗1、3个疗程后WHOQOL-BREF量表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试验组(n=36) 46.12±1.12 58.21±1.23 62.23±1.03对照组(n=36) 46.13±1.11 50.26±1.21 54.35±1.08 t值 0.038 27.646 31.680 P值 >0.05 <0.001 <0.001
抑郁症伴随近些年我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居民生活压力的加大,该病发病率在逐年攀升,抗抑郁常用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艾司西酞普兰为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该品口服给药口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5-羟色胺受体社区中枢神经突触间隙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5-羟色胺,以达到控制患者抑郁症状的目的[6-7]。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药物给药起效快且患者耐受能力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纠正抑郁症患者错误认知行为,达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流行病学调查先救发现抑郁症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思维认知改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难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导致抑郁症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者提出,应用基于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以预防抑郁症患者自伤、自杀[8-10]。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易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利于医护人员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基于近些年计算机的推广,CCBT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CCBT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为中轻度抑郁症患者提供抑郁症病因、病机、用药、护理等基础知识网页、专家视频讲座视频以及声音等媒介,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专业认知行为干预,以保证患者准确识别自身认知行为,促使患者积极应用正确认知行为替代错误认知,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1]。范燕飞等[12]临床研究显示应用CCBT治疗的试验组,治疗后WHOQOL-BREF量表得分为(62.21±1.02)分,明显高于未应用CCBT治疗的对照组,本次研究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同期WHOQOL-BREF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与范燕飞等临床研究结果一致,预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CCBT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7.29% ,高于对照组的81.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CCBT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