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强 温伟杰
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性、严重时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研究显示,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密切联系[1]。Hp感染后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同时会分泌较多胃酸,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因此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抗Hp等西药治疗方式,但由于抗生素滥用乱用,导致Hp耐药性的产生,从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所以如何更有效清除Hp是胃炎治疗研究的重点。克拉霉素是较好的抗HP药物,其耐药性低且持续时间长,但其疗效有限,清除Hp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技术不断完善,其用于胃炎治疗方面的研究初见成效。临床实践表明,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用于胃炎治疗中能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促进Hp转阴,控制病情,疗效确切[3]。此次研究为彰显克拉霉素与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联合治疗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进行以下研究。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68例Hp感染相关胃炎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4];组织学、细菌培养等证实有Hp感染;患者无沟通障碍;病历档案和监测数据记录完整。排除标准:近3个月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对此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恶性肿瘤疾病;精神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参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1~68岁,平均(49.65±5.87)岁;病程1~7年,平均(4.22±1.28)年。治疗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49.37±5.39)岁;病程2~8年,平均(4.60±1.18)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对此项研究均知情同意。
两组均接受西药三联疗法进行常规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1518;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每天早晚各1次,1 g/次;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10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早晚各1次,20 mg/次;口服甲硝唑(国药准字H14020964;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早晚各1次,0.4 g/次。
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56089;河北东风药业有限公司),每天早晚各1次,0.5 g/次。治疗周期为8周。
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治疗。药方:党参、郁金、白术、厚朴、延胡索、因陈、蒲公英、鸡内金、川楝子、黄连、白花蛇舌草各12 g,甘草6 g,1剂/d,将以上药方用水煎服,取汁400 ml,早晚各200 ml。治疗周期同上。
(1)中医证候积分。对治疗前后神疲乏力、嗳气、纳呆症状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1分表示症状轻,2分表示症状适中,3分表示症状严重[5]。(2)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各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C呼气试验结果转阴性表示显效;治疗后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C呼气试验结果较治疗前阳性指标(+)中的“+”减少1个或以上表示有效;其他情况表示无效[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34) 2.12±0.31 1.69±0.10 2.27±0.19 1.76±0.22 2.30±0.16 1.80±0.22治疗组(n=34) 2.10±0.29 1.10±0.14 2.24±0.16 1.44±0.19 2.27±0.12 1.30±0.16 t值 0.215 7.659 0.301 5.988 0.354 8.541 P值 0.154 0.008 0.154 0.023 0.284 0.011组别 神疲乏力 嗳气 纳呆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Hp感染是胃炎产生的最常见病因,有数据显示我国Hp感染率大约为60% ,这也是我国胃炎等疾病高发的原因[7]。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引起患者及医师重视。目前临床治疗胃炎的常用方式即西药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但随着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愈加严重,患者耐药性也逐渐增强,导致这一治疗方案治疗Hp感染相关胃炎的效果越来越差。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奥美拉唑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也会增加患者出现腹泻、患获得性肺炎的风险[8]。
中医认为Hp感染相关胃炎属于“痞证”范畴,其病位处于胃部,脾胃关联紧密。中医治疗需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思路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9]。此次研究中使用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进行治疗,药方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白术主治脾胃虚弱,具有健脾益脾、燥湿利水的功效;黄连、蒲公英均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延胡索、郁金具有活血散淤之功效,配合川楝子能疏肝解郁,使脾胃升降如常。此方联合使用可达到益气健脾、化湿理气、养胃生津的目的。克拉霉素是公认的具有较强抗Hp作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吸收效果好且药效时间长,耐酸性强且耐药性低,能较好地控制Hp感染相关胃炎患者的病情[10]。其与中药方联合使用,对Hp敏感性较高,可有效改善胃炎症状,促进Hp转阴[11]。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克拉霉素结合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能有效改善神疲乏力、嗳气、纳呆等症状,促进病情康复。由表2可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李淑红等[12]研究对120例胃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91.70% )明显高于对照组(7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此次研究具有一定可信度。
综上所述,克拉霉素结合中药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法用于Hp感染相关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