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在忠
摘要:“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中排在第一位的语文要素,统编版教材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第1题基本上是“朗读课文”。本文从读准字词、读好句子、读出感情、提取信息和用词语讲课文内容等几个方面探究落实这一内容,论述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朗读课文”训练,以期为后期训练、提高朗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一学段 “朗读课文” 细化目标 教学关键
引言
梳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学段的课后练习第1题(以下简称第1题)可以发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在四册教材中的占比非常高:一年级上册有20次,一年级下册有26次,二年级上册25次,二年级下册有24次。这说明“朗读课文”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中是重中之重。
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朗读课文”被定位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看出关键是“学习”一词,这正是统编版教材在第一学段精心考量“朗读课文”的根据所在。换句话说,“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排在第一位的语文要素。即使如此,“朗读课文”也不是万能的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推进,它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朗读课文”之后还跟着其他的学习要求:一方面是紧接在“朗读课文”之后提出朗读课文中的具体学习要求,两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另一方面是“朗读课文”之后的学习要求多是“背诵课文”,虽然两者之间是用句号隔开的,但毕竟都安排在课后第1题中,说明两者之间肯定有必然的联系——朗读是背诵的前提和基础。
“朗读课文”最早出现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2”第1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很显然还不清楚怎么朗读课文,需要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并带领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让学生对朗读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随后,学生在多次实践中,渐渐明白“朗读课文”就是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读课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人文主题之外还突出语文要素的学习,学习“朗读课文”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这在课后练习第1题中有以下体现。
一、学习读准字词
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第1题“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是学习“朗读课文”的普遍要求。
一年级上册第1 课《秋天》的第1题中,出现了新的学习朗读的要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一”字作为最简单的汉字,在第1篇课文的学习中,就有不一样的朗读要求——变调,而这种变调在朗读中不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类似的情形,如已经学习过的“七、八、不”在朗读中也有这种变调,提示学生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注意这些变调。在这样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慢慢找出其中的规律,在举一反三中学会朗读中的“变调”。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的练习题第1题题目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种葡萄、好客、葡萄干、水分)”多音字从一年级上册第4课《四季》中就开始出现,教材的处理是在生字表中以蓝色字体出现,一般不作过多的学习要求。而多音字是学习汉字读音的一个难点,学习中除了要记住相关的读音外,更要根据具体语境做出准确判断。此处学习的四个多音字中,“种”在之前已经出现了,“好”“干”和“分”是第一次出现。编者在“朗读课文”的要求中明确“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把多音字正式列为语文学习的范围,意即要求在今后朗读课文时,需要仔细辨别多音字的读音,才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
二、学习读好句子
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的学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这体现了学习朗读从对字词的要求提升為对句子的要求。虽然此前的课文中已经多次出现过感叹号,而且也认识逗号、句号,但是两相比较,感叹号所表达的意味与逗号、句号有明显区别。把这种有特别意味的标点符号与句子连在一起学习,既是强调感叹号的作用,又是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开始。此外,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中遇到情绪激动喜欢大声喊叫,这与有感情地朗读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学这一语文要素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运用适当的音量、语气及表情进行表达,避免将大声喊叫等同于有感情地朗读。
比感叹号复杂的是问号的学习。二年级下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习题要求“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第19课《大象的耳朵》第1题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还有第23课《祖先的摇篮》第1题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这三篇课文的学习要求,也有一个递进的过程。第5课的第1节诗中提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诗的第2、3节通过小溪和小路给出了回答,这就是最基础的有问有答。第19课中,出现的问答句是“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这种自言自语式的问话与答案之间看上去没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那就是在问话后面常常省略了一个问话:“真有毛病我怎么办呢?”第23课中出现的问句更特殊:“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上句是陈述句,下句是疑问句。这种选择问句学生自然理解不了,但可以通过添加“是……还是……”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出这种问句的意味。
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和第11课《彩虹》课后练习题都j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一年级学生习惯于口语中比较简短的句子,长句子无疑是他们学习朗读课文的拦路虎,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句中如何停顿。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画出难读的长句,试着读一读,看看错在何处;再指导学生用斜线适当画出停顿的位置,并练习把长句子读正确;多次练读之后连贯地读,达到看不出明显停顿的效果。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
明确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题第1题,这也是第一学段教材中唯一的一次,但并不表示只是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其实,最初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含在其他学习要求中的。除上述读好感叹句、问句外,从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开始就安排了“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进一步明确了“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训练,二年级上册课文中又交替安排这两种训练,为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铺垫。而在《一匹出色的马》之后的课文中,虽然没有再出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明确要求,但以后学习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时,有感情地朗读自然水到渠成。只有持续不断地训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才能渐入佳境。
四、学习提取信息
提取有用信息,通俗地说就是大脑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这也是低学段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应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安排。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1题“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以及第11课《项链》第1题“朗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和第13课《乌鸦喝水》第1题“朗读课文。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等,都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来回答问题。当然,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所要求提取的信息都是很简单、很明显的,而此后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丰富,学习要求也逐步提高。如一年级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第1题“朗读课文。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仅仅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树多、喜鹊多的词句就不够了,还需要联系上文树和喜鹊的孤单进行比较,才能体会出快乐的原因所在。又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第1题“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方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二年级下册《找春天》里“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等等,都是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后再进一步思考、综合,才能完成学习要求。
五、学习用词语讲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朗读课文是怎么体现出语文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呢?教材在练习题第1题中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词语训练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第1题“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这就是以关键词为支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中的故事。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第1题“朗读课文,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说说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这一题提供表示特定场合中的独特物品的词语,让这些物品把一次活动的过程连接起来,给学生的讲述增加了一些难度。
而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这种学习要求更高了。第21课《蜘蛛开店》第1题“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其示意图中出现的是三组词语,这样的故事讲起来就比较复杂,既要注意故事发生的顺序,又要关注故事的发展变化。
故事是學生的最爱,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讲课文内容或故事的能力,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课后练习题第1题的“朗读课文”,在第一学段几乎是统一要求的(也还有学习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要求,不在本文论述范畴内)。但在具体的课文中,需要通过一个个语文要素的学习,根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安排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中一步步地往前学习,逐渐形成知识体系,最终让学生真正能够由正确朗读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参考文献:
[1]方德佺,李凌云.探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学习”之道[J].语文知识,2016(12).
[2]邱秀芳.浅谈如何有效指导朗读[J].新教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