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莉,谭湘美,赵汝运,熊志辉,肖 琳
(中山市中医院 广东中山528400)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外科手术,可帮助患者消除或减少关节病变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THA患者逐年增多。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全麻治疗虽可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精神损伤,但易引发麻醉恢复期躁动反应,麻醉术后躁动是认知障碍的表现,通常会引起患者切口开裂、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影响其术后恢复。基于预警理念的预见性干预策略可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提前预测围术期风险因素并及时做出干预,保障治疗效果[2]。2019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我们对43例THA患者采用术前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其麻醉复苏期表现及术后恢复状态。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86例THA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符合《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3]中THA手术标准;②体质指数(BMI)<25 且首次行THA者;③符合美国麻醉协会(ASA)Ⅰ~Ⅱ级标准[4]。排除标准:①患有神经源性疾病或有髋关节手术史;②合并恶性肿瘤;③精神异常或智力不全;④年龄≤50岁。剔除标准:①中途转院或失访;②自主退出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62.71±10.20)岁;BMI(22.04±0.39);全髋关节置换分类:单侧置换24例,双侧置换19例;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25例;病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类风湿关节炎11例,股骨颈骨折15例,其他8例;合并症:糖尿病7例,高血压18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3.04±9.37)岁;BMI(21.79±1.20);全髋关节置换分类:单侧置换22例,双侧置换21例;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7例;病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股骨颈骨折11例,其他9例;合并症:糖尿病9例,高血压14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①术前初步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疾病认知度、受教育程度及活动能力;②收集患者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等临床资料;③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给予心理支持及饮食、用药指导;④为防止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反应,可遵医嘱合理选择镇痛、镇静药物,以缓解患者不适。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预警理念的预见性干预。①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预见性干预的关键步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机体状况,评估其围术期潜在风险,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a.THA患者平均年龄较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影响其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b.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患者会出现焦虑、亢奋等反应,易引发切口渗血、骨折脱位、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c.THA术后如护理不当,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②预见性护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躁动预防措施。a.术前向患者及家属科普THA成功案例,提高其疾病认知度,缓解恐惧心理;b.成立“应急预案”小组,组内成员需熟识科室《复苏患者躁动预防管理办法》,对术后出现的意外事件及不良反应能作出有效应对;c.术后将患者转移至麻醉恢复室时,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减少搬运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二次刺激;d.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严密监测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导管或面罩吸氧,防止SpO2过低;e.注意患者的舒适度护理,防止患者着凉,引发术后寒战;f.麻醉恢复期间患者虽未完全苏醒,但具备基本意识,可听懂护理人员的问话,此时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结束,若出现轻度不适症状,为正常麻醉恢复期反应,无需恐慌;g.一旦发现患者有呼吸道梗阻、寒战、躁动等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小组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注重对科室护理人员日常专业技能及职业修养的提升。可采用“本月之星”评选的激励措施,邀请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进行经验分享,督促科室其他同事共同学习。
1.3 评估标准 ①患者躁动程度:术后麻醉恢复期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表[5]评估患者的躁动情况。根据患者表现分为7个等级:患者对刺激反应较小,不能交流或服从指令,记1分;患者可以本能移动,身体刺激可唤醒,记2分;难以唤醒,嗜睡,能简单服从命令,记3分;易唤醒,服从指令,平静,记4分;出现焦虑、尝试坐起等适度躁动现象,听从口头指令,记5分;难以平静,需要外力束缚,记6分;试图拔除导管,翻越床栏,挣扎明显,记7分。诊断标准:1~4分诊断为无躁动,5~7分诊断为复苏期躁动。②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术后1个月,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6]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该量表从生理功能、伤害性反应、情感变化、活动能力、认知功能5个维度对患者恢复状态进行评分。各指标评分结果低于基础值则定义为未恢复,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质量评估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躁动程度,并记录躁动不良反应;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MAP、HR、SpO2)变化;③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恢复情况。
2.1 两组躁动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躁动情况比较
2.2 两组躁动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躁动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4 两组术后1个月PQRS情况比较 术后1个月,对照组失访1例,剩余42例;实验组剩余有效病例43例。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1个月PQRS情况比较[例(%)]
随着全麻药物作用效果的消退,患者对疼痛、晕眩等术后反应的感知愈发强烈,极易引发躁动反应。有研究表明,苏醒期躁动与患者内环境紊乱、麻醉用药残留及多种外界因素刺激相关,可引发患者血压升高、意识模糊、谵妄等症状[7]。由于THA患者平均年龄较高,术后躁动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可增加机体循环系统负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危及生命[8]。预见性干预以防大于治的理念为指导,于术前对患者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9]。
术后躁动是常见的急性精神障碍之一,其发生率约为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40%~60%[10]。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预见性干预在术前给予患者风险评估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预防其发生躁动。此外,患者对麻醉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其术后躁动程度的关键因素[11]。本研究通过术前麻醉知识科普及发放《复苏患者躁动预防管理办法》手册的方法,加强患者对术后躁动的认识度,有助于其合理控制术后不良情绪及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数高于术前(P<0.05),而SpO2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与术中给予患者有效吸氧护理相关。实践证明,麻醉恢复期躁动常使患者出现谵妄、亢奋、拒绝治疗等情况,引发患者意外拔管、伤口出血、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给予实验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其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预见性干预可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基础上,降低患者躁动程度,从而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此外,术前向患者展示成功案例,可使患者意识到良好的治疗配合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意义,提高其遵医行为,减少躁动不良反应[12]。本研究对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伤害性反应、情感变化及活动能力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与预见性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及舒适度相关[13]。麻醉恢复室内,医护人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告知其已进入麻醉恢复阶段,可使患者做好应对术后躁动的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室内保暖、面罩给氧等措施均可有效预防患者寒战、低血氧症等麻醉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此外,预见性干预可降低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不良反应,避免对其造成术后二次伤害[14]。
综上所述,基于预警理念的预见性干预有利于降低THA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躁动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而本研究中预见性护理对维持THA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无显著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