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开放式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区域活动环境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完善活动区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有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联系实际,围绕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问题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一、 引言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包含了场地设置与空间设置两部分,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科学设计、有效创设,从而实现对幼儿、实践能力等的综合培养。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当中,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在当前开放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以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也会受到材料投放效果的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明确材料投放和区域活动的内在关系,从而保障环境的安全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引导。但当前在推进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使其的教育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下文将联系实际,首先就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中的问题展开探究。
二、 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现状
大部分教师在为幼儿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都会在教室四周摆满玩具,按照教室的轮廓为幼儿创造出一个小型活动空间。按照这种思路创设出的区域活动环境虽有一定的渲染氛围、激发兴趣等效果,但总体上比较单调,缺乏创新。在材料投放中缺乏合理的设计,未能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材料,导致其适用性较差,无法实现对区域活动的有效引导,限制了活动实施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要想取得更好的环境创设与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多角度分析,树立起创新思维与空间意识,能灵活运用三维空间等多种创设方式进行。此外,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所处的室内空间不利于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玩具不感兴趣等,这些问题均会使得教育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教师必须做到灵活应对。同时,在这类活动中,若幼儿对活动流程、活动规则等不十分了解,无法跟上其他幼儿的节奏,教师又疏于指导,可能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等受到影响,反而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与幼儿的交流互动缺乏有效性,无法真正发挥材料的引导作用,导致幼儿在活动当中的主体性未能得到体现。
在材料投放环境,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材料投放的难易程度不统一,导致活动效果不太理想。如在认图材料游戏中,材料投放难易程度不统一会导致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幼儿对整个活动不关心,不仅使得活动失去意义,在活动结束后,幼儿也会遗忘材料,忘记将材料回收收集,从而导致材料无法二次利用。
第二,在材料投放环节还会经常出现材料破损现象,这一问题会给幼儿身心带来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在学前阶段,幼儿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正处在不断完善中,存在缺陷的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审美观念等的形成,会给幼儿的学习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师在选择材料上不够用心,往往按照过往教学经验和活动组织经验进行选择,忽视了幼儿在个性化上的差异性。缺乏对幼儿审美的有效引导,活动材料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教育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三,材料投放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幼儿学习、活动需求,导致幼儿会因为争夺材料而与其他幼儿产生争执,这样既影响了幼儿的人际关系,又让幼儿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在材料的投放中也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特点,导致部分幼儿的活动与学习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材料数量的不足,是限制活动正常实施的直接因素。
三、 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优化
(一)加强互动,提升环境创设的参与使用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潜移默化地将信息传递给幼儿。如教师可利用室内外空间、图画、玩具等向幼儿传递信息,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知识。对区域活动中的多种素材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为幼儿的学习服务,体现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与周围环境、教师的互动当中,幼儿可以获得新鲜的体验,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需求创设区域活动环境,并将一些知识信息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对幼儿的有效教育与培养。如要想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教师就可在活动中创设游戏规则,划定图形以及各种字母,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活动能力。引导幼儿在规则下完成活动任务,对于不遵守規则的幼儿则进行正面引导,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问题并逐步改正。对于遵循规则与纪律的幼儿进行表扬,为其他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区域活动环境的教育功能,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幼儿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经历还较少,他们对外部环境还存有一定的恐惧,再加之部分幼儿比较内向、胆小,因此充满急促、压抑等氛围的活动环境会使幼儿对外部环境、主题活动更为排斥。鉴于此,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教师就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灵活运用各类素材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敞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去。另外,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可充分抓住幼儿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运用一些具有启发性、刺激性的事物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并从中获得新的经验与知识。教师应该增进与幼儿的沟通交流,致力于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构建,了解他们在参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为其提供针对性解决建议。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式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大胆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师还应该合理搭配区域活动材料的色彩和空间形式等,可以对幼儿的情绪和心理进行正面引导,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温馨,从而激发幼儿在活动当中的创造性与想象力。
四、 材料投放的优化
(一)做好投放材料的选择
教师、家长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必须重视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要选择安全卫生、无毒无害的材料,同时也要提前做好一些消毒与加工工作,以保证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幼儿与成年人的生理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该从幼儿角度出发,防止由于材料不合理而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对过往区域活动组织经验进行不断总结与反思,及时发现材料上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时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其次,考虑材料的教育价值,确保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材料除了应该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引导幼儿在使用材料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发散思维,增强认知能力。因此,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当前年龄段幼儿的认识特点,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确保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在材料投放环节,教师必须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难以分辨哪些事情是危险的或者安全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投放材料时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首先,在投放前要对各类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尤其是对于很多与幼儿身体接触密切的材料,更应该加大检测力度,防止在区域活动当中使用有毒有害材料,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安全。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与敏感性,及时发现活动材料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做好有效预防工作。其次,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确保幼儿能准确认识、分辨出一些有害材料,以保障幼儿身心安全。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动画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对于区域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自我判断与识别,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大大降低区域活动实施的风险。
(三)提升材料投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在材料选择与投放方面,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等为基础,确保材料投放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确保材料能激发幼儿兴趣,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教育与启发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在个性上的差异性,从而运用多类型材料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针对性引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当中获得快乐和知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幼儿在活动当中的主体性。定期對区域材料进行更换,根据幼儿的成长现状选择合适的材料,满足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成长需求。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班幼儿往往更注重材料的颜色、形状等,那么教师就可选择一些外观造型比较新颖、颜色较为鲜艳明亮的材料进行投放,以吸引幼儿注意力。而大班幼儿则更加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选择趣味性益智材料进行投放,从而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同时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部分幼儿园在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材料的利用率低等。为此,幼儿园各教师必须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幼儿年龄、心理、认知特征,结合活动主题,科学选择区域环境创设方式与投放材料,以此提升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慧.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J].才智,2019(25):32.
[2]姜玉凤.浅谈如何进行农村双语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77.
[3]李卓.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80.
[4]沈海平.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J].名师在线,2018(4):94-95.
作者简介:
苟亚萍,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