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3-17 22:36丁焕平
考试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历史教学初中

摘 要:在时代发展环境下,民族精神培养已经成为焦点问题。在民族精神培养中,不应该具有狭隘的民族思想,学会包容更多优秀的文化精神,使我国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文章首先介绍了民族精神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讨论了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了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建议,为现代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民族精神;初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全面结合,逐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开始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通过引进时事热点故事进行课上案例分析,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提升民族自信与感悟,这都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精神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刻地体会民族精神的伟大。

二、 民族精神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代国家逐渐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在时代发展中,学生群体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在面臨的挑战和机遇下,应该加强民族凝聚力,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十分重要,可以使我国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同时有利于对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克服,实现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在课程中加强民族精神培养,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因此,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三、 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一)课堂教学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全面地吸收理论知识,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素材,进而,教师在民族精神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方面才能得到强化,将历史课程和民族精神培育充分地联系起来,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中,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逐渐内化。在教科书的内容发掘中,需要分清侧重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的团结统一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印刻在每个国人的心中,这是一种潜在意识,突出了中国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社会焦点问题介绍团结统一的知识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从西北边疆巩固、秦朝统一、香港和澳门回归等历史事件中,可以提出民族团结统一精神,有利于学生对团结统一的爱国精神的深入认识。此外,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学生在情感层面引起共鸣,通过了解英雄事迹,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精神,从而在实际的行动中也能够展现出爱国情怀。

第二,对学生进行爱好和平教育。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都向往和平,这也是一种优良传统,“一带一路”倡议等发展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特别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巨大,体现出了民族坚定的决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宣传爱好和平的精神,这也是一种优良传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也会在学生的心中形成坚定不移的信念。

第三,强化学生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培养。勤劳勇敢作为优秀的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不断进取。在社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影响下,初中生在勤劳勇敢精神培育方面比较缺失,一些学生不仅仅忽略了勤劳勇敢的内在价值,甚至认为勤劳勇敢并没有实际的意义。面对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初中生正是我国发展的未来希望,所以,勤劳勇敢精神培养至关重要。例如,詹天佑修造铁路事件就可以作为勤劳勇敢的典型案例讲解,能够使学生看到勤劳勇敢精神的结晶,使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从而加强勤劳勇敢精神的继承。

第四,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能够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和进取,是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在艰苦的条件下,应该要求学生学会自力更生,不会畏难而退,可以以载人航天、愚公移山等事例作为讲解的案例,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精神。在现代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精神主要来源于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这也是学生需要充分发挥的重要层面,以前人的事件为榜样,有利于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之梦。

(二)活动课学习途径

在学校活动课的组织中,首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以及纪念日进行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培养意义。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传统节日与纪念日是一种标志,而现代人们更追求西方文化与节日的追捧,喜欢过洋节,忽略了传统节日的伟大含义。很多初中生对端午节的来历尚且不知,很容易就能够看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低,又如对“九一八事变”等纪念日了解不多,这都会影响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在传统节日中,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历史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节日习俗和历史文化,提升学生认同感,感受中国民族解放和独立经历的牺牲和努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中秋节组织中秋诗词会等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中秋节相关历史资料和习俗文化,并在课堂中开展讨论与分享,然后通过朗诵诗人、作家对中秋节描绘的诗词歌赋,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提升自豪感与自信心。

其次,在活动课中,历史教师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和自然事物中明确主题,利用历史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形成多个研究小组,并且分工明确,确保每个人研究的独立性和合作性,深入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学生民族精神内涵的感悟。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面向初中生组织相关的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从国家发展、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角度全面开展,也可以在一些纪念馆等场所实施活动,利用情感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触,这样才能够将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内化。

(三)实地参观拓展途径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实地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这也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积极的效果。其中,在历史教学中,博物馆与历史遗迹是教学中的关键资源,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效果,可以强化历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思维的提升。在每个城市基本都会设立博物馆,馆内珍藏一些复制品、原始文物等资源,并且具有专业的解说员对历史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历史教学都具有促进的作用。此外,教师应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纪念馆,作为生动性的教材,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英雄人物在民族独立和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体会艰苦创业以及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四、 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建议

(一)不应出现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指的是中国民族一直都认为自身是最为优秀的民族,任何民族相关的都是最好的,这是一种保守的表现。民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这些不同民族的存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作为包容的体系,每个民族相互整合和融会贯通,实现了民族精神层面的共鸣。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借鉴与吸收了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避免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民族文化,积极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更为理性与正确,做到不骄傲、不自大,并且不崇洋媚外。

(二)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不应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如果大量地采用课外知识和生搬硬套一些与教学关联较小的知识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避免照本宣科,在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需要提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合理地插入经典的历史故事和趣味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加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

(三)民族精神应该与时代精神进行紧密结合

改革创新成了时代发展的主题与精神内涵,这也是民族精神的展现。在初中生历史教学中,应该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方向,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这样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革创新要求民族需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自强不息的奋斗,在知识世界不断探索,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感。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需要时代精神元素,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在历史教学中,既需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该科学认识中国基本国情与历史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开放包容的姿态。

(四)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基础内容需要详细的讲解,但是也应该与现代时事热点等实际问题结合,这样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切实的认识现代问题。在学校,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让民族精神真正地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如果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学雷锋活动,从小事做起,帮助孤寡老人或者捡垃圾等,都能够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内化。

五、 结语

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再拘泥于课本教学内容,逐渐引进了更多的实际元素,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民族精神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中,应该加强精神的内化,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和体会民族精神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真正地体现出具有民族情怀的群体。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培养势在必行,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蔡亮.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探究與实践[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2]张诗怡.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3]董文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4]丁水清.初中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5]徐佳佳.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丁焕平,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历史教学初中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