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蕾
龙门石窟自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文化旅游的热点。在数字科技时代的框架下,龙门石窟传承和保护又成为传承创新、文旅融合的新焦点。作为龙门石窟的“守门人”,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在2020年12月举行的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分享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等相关经验。
保护与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龙门石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特色,集北魏、盛唐皇家风范于大成,延续千年的开凿将雕刻艺术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目前,龙门石窟有2345个洞窟,有11万尊各个时期的佛像,有2900品左右的碑刻题记,碑刻题记内容有30多万字,还有80多个各类佛塔,以及包括道教在内的中国宗教各派石雕,石窟的内容较为丰富。”史家珍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介绍道。
然而这样宏伟的文化遗产除人为破坏外还遭受着自然的侵蚀,其中围岩崩塌、洞窟渗漏、雕刻风化等病害尤为突出。史家珍表示,为做好龙门石窟修护工作,研究院相继开展了洞窟抢险加固、龙门石窟综合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中意合作龙门石窟“双窑洞”保护修复、东西山洞窟渗漏水保护修复等重大保护工程,并建立起完备的世界遗产监测体系。
此外,国际合作保护工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据了解,从2004年起,龙门石窟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大利合作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中意合作龙门石窟“双窑洞”保护修复工程。
史家珍说道:“经过国际合作和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及大学的合作,极大提升了龙门石窟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龙门石窟保护研究的实践经验,推动了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水平的跨越提升,龙门石窟跨入科技保护的全新階段。”
“数字”龙门,解锁文化保护与传承新模式
文物是旅游的载体,文物所蕴含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通过编写石窟考古报告、发掘周边寺院遗址来加强文物价值研究。经过15年的探索,龙门石窟在考古报告编写领域已经形成显著优势,跻身行业第一方阵。
“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对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史家珍认为,“阅读相关刊物使公众可以轻松便捷地感受龙门文化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树立起文化自信。坚持这一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未来工作对标提质的重要任务。”
为切实做好遗产保护、适度开展文化旅游的工作,史家珍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三点举措: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严守保护第一的原则,以保护为前提坚持发展旅游,遵照当地部门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二是打造文旅品牌。开发佛教艺术手绘涂色书、手抄经书《龙门大唐心经》、龙门特色微信表情包、萌佛T恤等独具龙门特色、表现形式新颖、紧贴公众生活的文创产品;
三是构建“数字龙门”。建设共享共用的龙门石窟数字资源数据库,倾力打造集虚拟复原、线上展示、漫游体验、人机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龙门”,建设数字博物馆、智慧景区以及虚拟体验等措施。
“未来,我们要加强石窟的保护利用,发挥龙门石窟的时代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高质量贡献‘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我们的力量,贡献龙门石窟的智慧。”史家珍说道,“我们愿与东盟各国遗产保护机构、文化旅游业界携手合作、加强交流,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事业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