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棠,唐 川,贾 鹏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 阆中 637400)
眩晕是一种由空间定向障碍所致的运动错觉,眩主指眼花、视物模糊或是眼前发黑,晕则指自感头晕或感觉外界物体旋转,两者合并发作则为眩晕。颈性眩晕是指受到颈部外伤或颈部病变影响而诱发的眩晕症状,与年龄增长、组织器官功能退化密切相关,常常表现为头晕、耳鸣、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站行不稳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机体血液黏稠度升高、椎基底动脉出现血供异常是颈性眩晕发生的主要原因,西医多给予止晕、吸氧、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短时间可缓解症状,但容易复发[1-3]。小柴胡汤是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常用方剂,笔者临床中根据患者病机特点,观察了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颈性晕眩患者88例,均符合《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4]关于颈性眩晕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符合肝气郁结型;患者年龄>40~85岁;病因明确;无研究治疗禁忌证;身体状态良好,生命体征稳定,可耐受治疗;依从性好,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过敏体质者;颅脑损伤者;心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等其他疾患所致眩晕者;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者;拒绝参与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47~82(61.4±4.7)岁;病程(3.2±0.2)年(3个月~5年);基础病变:高血压20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症4例。观察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46~83(61.7±4.5)岁;病程(3.5±0.2)年(5个月~6年);基础病变:高血压20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症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止晕、低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80)口服,1~2片/次,2~4次/d,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用量,每日用药量<48 mg,连服10 d。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柴胡汤加减及耳穴埋豆法治疗。①小柴胡汤加减方组成:柴胡24 g、半夏9 g、人参9 g、黄芩12 g、生姜9 g、炙甘草6 g、黄芪30 g、大枣4颗、葛根12 g、当归6 g。上述方剂由我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天1剂,获得药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给药10 d。②耳穴埋豆法:穴位选取颈椎、神门、交感、肝、肾、枕、皮质下,消毒耳廓,放置王不留行籽1粒于6 mm×6 mm胶布中央,贴于耳穴之上,手指对其进行按压,局部有胀热感后停止,每次2~5 min ,2~3次/d,3 d更换1次,交替贴压两侧耳穴,10 d为1个疗程。对于眩晕严重患者可两侧耳穴同时进行埋豆。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2组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痊愈:主要临床症状及其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显著缓解,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下降70%以上,可自理生活;有效:眩晕症状有所好准,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下降50%以上,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协助;无效: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无明显改变。(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计为治疗总有效率。
1.3.2生活质量评分 应用Spitzer指数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5项内容,总分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3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 应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健康程度越好。
1.3.4脑血流速度 患者侧卧位,头部微微向前屈,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仪(型号:JYQTCD-2000)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1.3.5血液流变学指标 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
2.12组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
2.4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颈性眩晕患者可占到颈椎病患者的50%以上,而在老年头晕患者中颈性眩晕也能占到半数以上[7]。此前颈性眩晕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主要是因颈椎退变、脑血管病变所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转变,颈性眩晕也逐步年轻化,青年群体中颈性眩晕的发生多是因颈部软组织劳损、颈椎失稳引起。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与前庭系统迷路缺血、颈椎或是颈部软组织损伤致使颈部本体感觉传入紊乱、激惹状态下颈部交感神经出现紊乱密切相关,而前庭迷路自身对缺血十分敏感,前庭迷路的暂时性缺血是诱发眩晕的一个重要机制[8]。前庭迷路缺血与椎动脉在被压迫以及被牵拉状态下出现血流灌注不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机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密切相关[9]。椎动脉走行通道具有一定的纤维性、骨性以及肌性,因此椎动脉常常受到软组织或是骨的压迫、刺激,影响对脑的血供,当颈部发生旋转运动时,椎动脉代偿不足,极有可能导致迷路缺血,诱发眩晕[10]。西医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原则是应用药物或是物理治疗抑制健侧前庭功能,并改善患侧前庭功能,促进其恢复,同时不断强化前庭代偿,以缓解、消除临床症状[11]。除此之外,针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给予相应对症处理来缓解,但这些方法不能治本,治疗后反复发作一直是临床尚不能解决的难题。
中医学将颈性眩晕归于“眩晕”范畴,认为其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在肝脾肾,标实则以风、火、瘀、痰最为多见,其发生主要是肝疏泄功能失常,气郁犯上,脾虚运化失常而生痰引起的,痰为主因,外因则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因此中医治疗常常以健脾疏肝为主[12]。本研究选择小柴胡汤治疗,方中柴胡可疏肝利胆,肝郁疏解、胆腑通利则可肝脾调畅,恢复气机升降;人参、大枣均可健脾益气,可健脾运,阻断痰源;生姜和半夏可降逆、止呕、化痰。颈性眩晕患者多有脑部血液循环异常,伴有气血亏虚,故加用黄芪、葛根、当归,葛根解肌升阳,缓解肌肉紧张;当归能够活血补血,有效改善眩晕以及心悸;黄芪补中益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有效成分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扩张脑部血管,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液黏稠度及局部微循环[1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药物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深入了解,以及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医学治疗模式被越来越多人关注,自然疗法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耳穴埋豆治疗因其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在多种病症中均得到广泛应用,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也显现出其独特优势。耳穴埋豆是指在耳廓相应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在适度压力作用下对该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目的疗法[14]。耳廓是人体经络脏腑、四肢百骸以及组织器官相互沟通的交界部位,是脉气发出、转输部位,耳廓之上均有和各个器官、组织相应的穴位,被称为耳穴。耳穴是指分布于耳廓之上的腧穴,当人体某部位出现疾患时,耳廓的特定部位常常出现结节、压痛等反应,而这一现象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断时的参考,也能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来治疗疾患[15]。耳穴与经络关系密切,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均能与之相通,因此当机体某处发生病变时,在相应耳穴进行埋豆治疗,可通过神经、经络间的感觉效应,调整脏腑与气血。魏秀花等[16]报道,耳穴埋豆治疗有通络活血、宁神醒脑作用,可调节大脑功能。本研究中选取颈椎、神门、交感、肝、肾、枕、皮质下等穴位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诸穴合用可发挥平肝潜阳和镇静止晕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颈性眩晕充分发挥了中药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优势和耳穴埋豆法调节脏腑气血作用,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可改善脑血流速度及血液黏稠度。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本研究未进行远期随访,是否可减少复发尚待观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