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实践探究

2021-03-17 04:09刘峰贵李春花吉怡萌周源涛王静爱
关键词:青藏高原思政精神

刘峰贵,陈 琼,周 强,李春花,吉怡萌,周源涛,王静爱

(1.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3.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北京 100875)

1 引言

课程思政是我国新时代提出的综合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争做“四有”好老师[1]之后,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为全面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党中央和有关部委在提出“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3]的政治底线的基础上,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4]《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5]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6]等重要文件,将课程思政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并明确了其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课程思政具有广泛的继承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近些年来引起国内高等学校教师的广泛关注,从多角度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广泛的论证和探索[7],尤其对课程思政的内涵[8]、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9]、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10]、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等问题[11]进行深入探索,并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面,运用具体教学实践进行探索[12],但多数案例课程仅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精神价值[13]和历史人物为主[14],尚未形成有深度、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育理论框架体系.地理专业的区域地理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成为课程思政的最佳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方院校为了突出区域特色,不断加大对乡土地理的研究和集成,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课程为龙头,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地理课程,尤其是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受众面广、具有时代特色的大量MOOC课程的涌现(图1),为课程思政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青藏高原是全球最为引人瞩目的独特地理单元,国内外诸多学者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工程科学不同领域[15]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图2),在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2019年青海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部分教师合作,广泛集成各家研究成果,推出了较为全面而又系统的《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案例,深入挖掘青藏高原蕴含的极为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和课程思政元素,系统分析课程思政元素的类型和结构,探讨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及其建设路径,从而实现使课程专业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图1 MOOC课程及其课程思政主题词论文数量变化

图2 青藏高原主题词中英文论文数量变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类

2.1 挖掘思路与分类

专业课程因为特定的理论思维和事件材料,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辩证性,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各种专业知识之中的思政元素不仅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同时还具有广泛性,多维而丰富,需要基因追溯、观点提取、理念总结、意蕴分析、内涵获取等多途径进行挖掘和整理[16].

(1)思政元素的挖掘原则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是从地理专业视觉开设的通识课程,以青藏高原地理事物为对象,是运用科学思维,将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归纳演绎成为一定的理论认知,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课程地理事物和现象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遵循系统性、灵活性和多重性原则,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兼顾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思政元素挖掘的系统性原则就是以课程整体定位出发,在达成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规划和系统设计[17],分专题单元、知识模块、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构成与课程内容协调一致,有利于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课程思政体系;灵活性原则就是紧密围绕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新形势,结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巧妙地、创造性地将课程组织、教学语言、教学启示、实践教学等和思政元素挖掘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多重性原则就是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既注重某一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多重性思政元素,又注重某一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中的多重性应用,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及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的高度融合.

(2)课程思政元素的分类

图3 课程思政元素分类体系

将课程思政元素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认知.纵向表现为不同层次载体的思政元素,划分为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横向则表现为不同特质类型的思政元素,分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责任担当、法制道德、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等7种类型(图3).其中,政治认同包含祖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等;家国情怀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等;民族精神包含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追求等;责任担当则包含责任意识、担当行为、诚实守信等;法制道德包含法制意识、行为规范、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科学精神包含理性思维、探索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开放包容等;理想信念包含生活、职业、道德、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理想信念.

2.2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类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以青藏高原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为纵、横两条轴线,系统讲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特征和区域特征,课程吸收了大量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国家重大工程部署,让学习者深入、科学了解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发展,课程既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同时还具有广泛的普适性,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

(1)地理视角下青藏高原的精神源地挖掘

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极端艰苦的生存生产条件,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不少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精神财富,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西藏解放、国防建设、生产发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科学探索、自然保护等方面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时代楷模,形成了一批激励世人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具有家国情怀、民族气概的精神财富,从而青藏高原也成为中国精神产生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课程内容为对象,围绕关键区域、关键工程、关键事件和关键活动等,从源头梳理和挖掘高原产生的思政元素,共梳理挖掘出青藏高原3大精神源区和21个精神源地(图4).这些显形和隐性的思政元素以老西藏精神、新青海精神、长征精神为代表,每一个精神源地又包含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责任担当、法制道德、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等极其丰富而又多重的思政内涵.

图4 青藏高原思政元素及精神源地示意

(2)《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的思政元素分类

基于本文思政元素的分类体系,对《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各章节进行梳理和挖掘,每个章节均包含有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中部分章节包含了全部的思政元素类型(表1).

表1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思政元素分类表

续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思政元素包含区域地理教学的全过程,思政内容既具有全球教育的价值意义,也包含有地方教育的价值意义,尤其自然和人文知识兼具的章节,几乎包含了思政元素的7个全部类型,进一步说明区域地理课程是重要的课程思政载体.

3 青藏高原思政价值及内涵

3.1 青藏高原的全球价值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18]“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19],是地球系统形成和演化、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理想而独特的天然实验室[20],是全球山地物种形成[21]、分化与集散[22]的重要中心[23],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全球行星风系[24],重塑了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气候系统[25,26],也成为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27],发育的大江大河还孕育了世界文明.同时高原极端的特殊环境和气候为人类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发展和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生存极限挑战,使世人备受瞩目.因此,青藏高原对全球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价值.

3.2 青藏高原的国家价值

青藏高原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4以上,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华夏诸民族在青藏高原艰苦奋斗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总结和凝练的46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28]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1)长征精神: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历时2年,行程25000km,穿越14个省(区),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尤其是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间,红军第一、四方面军在穿越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北、甘南、青海南部等地区时,过草地、翻雪山,经历的高山缺氧、饥饿、寒冻等极度艰苦历程,是长征精神中最具有精神内涵的部分,它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对党的领导的高度政治认同,坚定的革命主义者的理想信念,救国救民、追求正义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担当,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遵纪守法意识,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奋斗精神和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合作精神.

(2)“两弹一星”精神:1959年4月至1987年6月,建设者们在高原极端恶劣的高寒环境下,为应对国际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以3顶帐篷起家,面对公路不通、水电不通的现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挖土方、盖厂房、建铁路、修公路,抢时间、争工期,仅用短短4年时间完成108个建设工程、56.4km2建筑面积、38.9km铁路专用线、73km里沥青路面公路的建设,在高原荒滩上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随后王淦昌、朱光亚、郭永怀、彭桓武、邓稼先等23位顶尖科学家以及数万名技术人员、干部职工、建设工人、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指战员等隐姓埋名,本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义无反顾地来到高寒、缺氧的青海金银滩草原,刻苦钻研、大力协同、勇于攀登、默默奉献,坚定不移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高原赞歌,完成了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3.3 青藏高原的区域价值

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15~20℃,海拔4500m以上的地区常年在0℃以下,低温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发育,中国84%的冰川[29]和70%的冻土[30]分布在该区域.高原太阳总辐射强烈,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出50%~100%[31],尤其是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是太阳辐射的高值区,同时高原氧分压低,海拔3000~5000m的地区,大气氧含量仅为海平面的60%~77%[32],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缺氧.高原极端的特殊环境和气候为人类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发展和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生存和生产方面的极限挑战,在与艰苦环境斗争的过程中,也孕育出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以及攀登珠峰的登山精神、援藏干部的孔繁森精神、保护生态的索南达杰精神、资源开发的柴达木精神、忠诚奉献的尕布龙精神和吴天一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具有高原特殊象征的精神楷模.

(1)老西藏精神:上世纪50年代伴随西藏解放以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代表的西藏解放军和援藏干部,在进军西藏和建设新西藏的过程中,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斗争、民主改革、自卫反击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代又一代奔赴西藏的建设者们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忠诚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爱国守边、民族团结等众多优秀品德,逐渐凝练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2)“两路”精神:青藏高原的险峻地势和高山大川,严重阻碍了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西藏解放后,为解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固边疆,1954年先后开工建设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是以慕生忠为代表的第一野战军1200余名官兵、10辆卡车、1500kg炸药、3000件工具,打通和穿越西大滩、昆仑山口、不冻泉、风火山、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开心岭等4000m以上的高原腹地,耗时七个月零四天,彻底打通了全长1937km的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是以张国华为代表的第十八军官兵和11万军民,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米拉山等14座海拔4700m以上的山峰,跨过岷江、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易贡河、东久河、尼洋河等10余条江河,付出2000多名军民的生命代价,贯通了全长2412km的川藏公路.此后的60余年来,青藏高原军民先后修筑了新藏公路、滇藏公路以及青藏铁路,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建设,十多万建设大军经过5年共18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道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4 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

课程思政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和教书育人相结合,是以“教”和“育”相互同化、相互感应为标志.

4.1 教学过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群体的知识选择、价值判断等渠道变得便捷和多元,使我国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任课教师要厚植家国情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和人格信仰,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掌握课堂主导权和话语权,达成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要坚守物质(存在)第一性和精神(思维)第二性的科学精神,在传授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知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与时俱进,形成具有预见性、创造性的科学认知.

(3)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课程思政不仅要符合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更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受众者的心理特点,根据个体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兼顾授课环境、课堂教学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回归教育的基本常识和教书育人的本分,遵循教学法则和教学规律,创造性地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4)遵循润物无声的思政理念:课程思政并非是在课程中机械增加思政内容,而是如何巧妙而有艺术地将思政元素或显形、或隐性嵌入到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增强课程思政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准确把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理念,真正实现专业与思政的深度融合,保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4.2 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合的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有机的系统工程,与学生认知发展之间有着极其复杂、动态的依赖关系,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建立在学生未知领域的基础上,教学活动正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方式,干预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引导和促进学生从未知领域走向知识传授的感知或认知.因此,将思政元素有机嵌入、渗透到知识传授中,教师通过挖掘专业知识隐含的背景信息和正确的价值思维加工,引起、唤醒、启发自然知识和社会价值关系的正确理解,促进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向正确的成熟价值观转化,从而使得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课程环节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图5).

图5 课程环节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逻辑

4.3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

(1)思政资源的课前准备

思政元素的准备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分类体系进行具体化,通过收集和整理青藏高原风光、老西藏精神、青藏铁路/公路、青藏科考、“两弹一星”基地和人物、高原生态保护等的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大量案例、事件、人物,形成思政元素资料库(表2).课程教师在边收集、边整理、边学习过程中去粗存精,滋生情愫,产生内化于心的动力,在备课过程中巧妙结合和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形成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文件和材料.

表2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课前思政资料库准备示例

续表

(2)课程思政资源的课堂融入

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战场、主阵地,教师通过语言的鲜活度、情感的内化度和学生参与度,借助文字、图片、视频、案例、事件等元化途径,通过行为、语言、情景、态度等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图6给出青藏铁路课堂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案例.课堂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的体验感和共鸣感,并将经典的、有显著效果的思政元素逐渐固化至教学大纲,做到丝丝入扣、环环相连,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课程思政的课后巩固和评价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后思政融入效果的巩固和评价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提出问题、课后问题讨论、综合考试和测评等形式(表3),将思政元素以显形或隐性的方式嵌入到课程过程考核、阶段性测评、终结性考核之中,从而巩固和提升思政成效.在考核中及时围绕国家需求展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现象或事物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通过问题引导、素材收集、丰富知识、情感认同和升华,逐渐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将其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去,最终达成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目的.

表3 《地理中国——青藏高原》课程考核巩固设计示例

5 展望

区域地理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良好的载体作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渠道和阵地,《地理中国——青藏高原》作为一门区域地理课程,在课程设计初期结合国家需求和科学精神,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33].但随着本课程思政元素的不断挖掘和深入,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尤其是英文课程版本的开发过程中,使青藏高原的思政价值影响和辐射全球;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借助地理学地图、遥感等独特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图片、视频、案例、事件等素材的思政功能,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示范效应;凝聚全球和中国力量,实现该课程的全课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和培养一批未来热爱青藏高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为同类区域地理课程提供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思政精神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