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巴河流域“寨上遗址”衰落成因初步分析

2021-03-17 04:09王兆夺陈宗颜崔利芳戴国富黄勇奇关江华
关键词:沉积物沉积考古

王兆夺,陈宗颜,崔利芳,陈 珂,戴国富,黄勇奇,关江华

(1.黄冈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

追寻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是考古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古人类活动遗址是尘封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璀璨文明的残存画卷[1-2].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和自然灾害、环境变迁密切相关[3-5].揭密古人类活动遗迹中的残存画卷,涉及沉积学、地层学基础上的古环境、古气候学,所以它不光是考古学的任务,也是古环境、古气候学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两者交叉则形成了环境考古学这门新型学科.

环境考古的概念于20世纪初提出,后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6],该学科是与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古动物学、古植物学、物候学、土壤学、古气候学、沉积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关系密切的新兴研究领域,往往用来揭示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相应研究区域内的环境演变及古人类起源及演化的重大人地关系问题[7].关于环境考古在反映古人类文明兴衰与环境演变关系重要问题上,已经有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7-13],深刻地揭示了全新世人类文明演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诠释了全新世环境变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驱动机制.深刻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需“以史为鉴”,认识过去,审视现在,指导未来,则可更明晰地认识人地耦合关系,为我们选取适宜性居所做指导[14].笔者以互联网媒体所报道的关于“寨上遗址”考古挖掘新闻为线索,进一步去遗址现场做了比较详细的野外宏观观测,基于考古专家依据挖掘的陶片、石器等对文化层时代的判别结果,从第四纪地质学的角度对考古文化层之上的沉积层的物源问题,以及该点古人类文明兴衰原因做了初步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实地考察,“寨上遗址”区域位置上属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流域巴河支流沙河的东岸,行政划分上属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西南部,距黄冈市黄州区大致22km,离陈策楼镇大致3km.遗址处于近椭圆形的台地面上,较为平缓,整体来说高出平地3~5m,遗址挖掘现场见到有边长5m×5m的多个整齐排列的方形探坑、深达2~3m,多有塌陷,周边长满葱葱郁郁的树林以及灌木,总体上南北长约200m以上,东西宽50m以上,文化层厚度可达0.5m以上(图1).

图1 “寨上遗址”位置及含有文化层的剖面

“寨上遗址”于1981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4年进行了详细的复查,并就遗址的文化属性等发布科学的调查资料[15].2018年9月,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寨上遗址做了进一步挖掘工作,一个月的时间里,发掘出300多件青铜铸件、石斧、砺石、陶纺轮、石锛、石凿、陶网坠、陶片等(http://news.hbtv.com.cn/p/1624571.html ).根据考古专家的判断(http://news.hbtv.com.cn/p/1624571.html),“寨上遗址”为商周时期在长江支流巴河流域中游的早期人类活动文化遗存,能够反映该流域早期文化特点,在生产力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环境考古的角度来分析考古文化层之上覆盖沉积物物源及环境变迁问题,对“寨上遗址”的考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

2 问题的提出

遗址探坑断面上清晰地显示出文化层(图2a),从文化层中两次挖掘获得的样本来看,为新石器、商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下部出土的石斧、网坠和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中部及上部挖出的陶片有细绳纹的鬲、器盖被认为代表了商代文化物,采集的陶片以夹砂褐红陶为主,一定比例的夹有砂灰陶、黑陶,从绳纹、弦纹、附加堆纹,识别为西周时期的鬲、罐、甗、豆、器鋬等[15](图2b、2c、2d).

古文化层中所含信息显示,新石器以来至西周(大约6000~2800a B.P.),长达3200a的时间跨度上(http://news.hbtv.com.cn/p/1624571.html新闻报道中记载为距今3500~6000a段为非西周历史时间段,从考古文物判别为西周,故本文中采取2800a,具体有待测年论证),“寨上遗址”先民,在大别山南麓长江以北的巴水河流域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适宜的环境气候让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和渔猎的安居生活,并有着较高水平的人类文明.然而,为何经历了延续达3000余年的寨上古遗址商周文明,在西周文化后,被淹没于松散沉积物之中而迅速消失?另外,在地处大别山南麓,远离黄土高原地区的长江中游流域,在距今不到3000a的时间跨度上,为何沉积了厚达1.5m以上的松散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物源是什么?表面上看,宏观特征上和黄土比较类似,和黄土高原典型黄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主要回答的问题.

图2 “寨上遗址”探坑局部及采集陶器、石器

3 分析与讨论

从前人的一系列成果认识到[3-13],人类文明演化与环境气候密切相关.大别山南麓属于季风气候区,其环境的变迁和季风演变密切相关,古文明遗址的淹没可能与此有关.由此,我们从季风气候背景的角度来分析,连续沉积的厚层黄土作为古气候信息的有效指标,基于我们前期工作[16-17],选择比较典型的陕西关中地区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通过代表夏季风强度的磁化率以及沉积粒度端元动力组分进行对比(图3).发现,尽管夏季风动力端元组分含量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在深度尺度上略有误差,但能够比较明显地显示出在3500~2500a B.P.期间,东亚大陆气候处于一个由暖转冷的过渡期,并在3200a前后、2800a B.P.前后区域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气候冷暖突变[16-17](图3).基于考古学专家得到的认识[15],“寨上遗址”的古人类文化,兴起于全新世大暖期(8500~3100a B.P.)中期阶段6000a衰退或消亡于全新世中期到晚期的更替阶段(2800a B.P.前后),衰退阶段气候迅速转冷,是属于一个气候较为迅速转型的阶段,而全新世中期到暖期的过渡过程中,其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太阳黑子活动均是从一个较为平静期转为高发期的过渡阶段[18-19](图4).另外,通过在百年时间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是太阳黑子活动,在活动期和平静期转换的时候更容易发生洪灾[20-22](图4),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23-27],认为长江中游洪涝灾害和气候背景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气候冷暖转型更替的过程中更显频发[28-29].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的全新世黄土剖面2~3m,中晚期3100a以来沉积的厚度一般1.5m以内[16-17],而“寨上遗址”地处大别山南麓,远离黄土高原,东亚冬季风受到秦岭阻挡,其商周文化层以上沉积物的沉积时间,在短于3000a 的前提下,单纯的远源风成沉积厚度必然是小于1m的,倘若沉积了厚达1.5m以上的松散沉积层,其物源必然是近源的沉积物.

图3 陕西关中东部尧禾村全新世黄土剖面季风气候指标[17]

图4 长江流域气候背景与洪水时间关系(a[20,21],b[18],c[21,22],d[19])

基于上段陈述,进一步结合对上覆沉积物从宏观上的观察(图1,图2a),略呈现出水平层理、松散沉积物为从黏土、细粉砂、粗粉砂、细砂、粗砂及砾石均有出现,粒级大小混杂,分选差,尽管不完全符合洪水滞流沉积物(SWD,slack water deposit)的特点[30],但是不代表和洪水无关,而遗址位处巴河不远,综合考虑,其原生物源应是大别山南麓巴河流域山坡表土风化层以及少量的风成黄土层,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突降暴雨的时候,形成携带了大量泥沙的具有一定摧毁性的特大洪水,使得巴河河水暴涨而泛滥至遗址高地沉积下来,所以其文化层上覆沉积物应属于河流泛流沉积物OFD(overbank flood deposit).

通过以上分析,对“寨上遗址”显示的巴河流域的商周古文化兴衰缘由做以下总结.

4 结论与总结

“寨上遗址”所呈现的跨度3000余年的商周文明,在2800 aB.P.前后迅速消失,其原因可能是在异常的气候条件下突降特大暴雨,形成了携带大量泥沙、具有较大破坏力度的特大泥流洪灾,摧毁了供先民安居的家园,或频发的洪灾使得该区域上不再适宜居住,有先民在巨大的洪灾中遇难,幸免的先民也不得不另择他地.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各种灾害的侵袭,人类文明兴衰与环境演变密切相关,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宜居性环境往往发生着巨大的变迁过程.人类自身的视角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往往对较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毁灭性灾害有所忽视,深痛的自然灾害应该让人类吸取教训,在我们居住地的选取上,应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考量安全隐患,保护好生态环境,营造青山绿水,人地和谐相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沉积物沉积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分析
三星堆考古解谜
水库建设对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影响:以澜沧江、怒江为例
“考古”测一测
湖泊现代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作用及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