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以及学习都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在新时代的我们,要顺应時代的发展潮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学形象,教师理应在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发挥出关键的价值,在教学中德育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由于各个阶段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教师也需要改进班级管理中德育理念等,本篇文章就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54
小学班主任的任务十分艰巨,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课程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学应当以此为标准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在此发展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德育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更加合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来实现对于学生的德育。对于一个班集体或者是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言,德育的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与举措来实现对于学生的德育引导,帮助学生认清德育的价值。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实现自我的全面进步。
一、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背景下,德育的重要作用与重要价值不断显现。单一的德育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相关诉求,教师应当完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具体发展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创新,结合小学学生的相关心理发展状况等进行合理的教学完善,更好地实现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为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也是受益终生的。
人无德不立,德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做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而且在德育的引导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加之相关集体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在此过程中的劳动教育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观念,为家里、为学校做出一份自己的一份努力;在此影响下,鼓励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与人道主义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况,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现状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一是因为班主任对于学生德育发展状况的认识尚不明确,而且他们并未关注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就整个教育的发展阶段而言,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在家长的影响下,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也成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成绩,忽视了对于德育的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引导。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完善,德育的教育形式不断变革,这种改变往往只是从形式上对于教学进行改善,而忽略了本质上的一些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从德育的内容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引导。无论是教学发展方面还是家长的要求方面,都给当下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教师一方面应当根据德育教学的本质进行适当的教学完善,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与家长进行适时的沟通与交流,向家长讲解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支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三、如何实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
1.教师进行言语上的引导
首先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的德育的工作,教师应当在课上进行相关的引导培养。就比如说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在讲解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加之相关具体电影、电视剧的引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中国的繁荣富强,在心中树立起强大的爱国情怀。教师的言语引导对于学生的德育也是极为关键的,培养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崇拜,引导学生树立强国之志。
2.结合相关实践加强德育
言语的教育终究还是不足的,对比教师需要引入相关的具体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魅力。在德育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劳动,以及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对比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相关劳动的优势,以及估计他们形成一定的劳动观念,教师通过自身的一些做法来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作用。比如说教师看到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课下擦黑板等,一些教室中的日常小事对于学生的影响确实十分重要的。在此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劳动,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在家里能够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等。学校也可以进行统一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说在学校食堂打扫卫生、在操场捡拾垃圾等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改善家长的传统认知
在家长的传统认知中,总是认为知识决定命运,学生时期就应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说是本职工作,无非就是学习,这种观念不能说应当被全盘否定,可是也应对此进行批判性的接受。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成绩并不能够决定全部,我们不能够因为学生的一次成绩退步而否定他的成长,家长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水平的发展。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家中也应当为学生进行相关德育水平的渗透,班主任可以采取班会的形式来向家长讲解德育的关键价值,引导家长全面看待学生,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中,而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成绩。在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促进下,发挥出学生的潜力。
4.采取多样的德育手段
教学手段的单一成为阻止当下德育教学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呢?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丰富,就比如说在德育之社会公德心与人道主义的教育环节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今天呢,在班会开始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个视频,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视频内容是,老人摔倒之后,一个学生将其扶起来,可是老人确实施自己的碰瓷计划,在视频结束之后,让学生看评论,其中有一条评论是北大方面说的,遇到摔倒的老人就去扶,不要想这么多,如果他碰瓷,北大调动法学院全体教师与学生来为你打这场官司。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态度等,通过这种视频以及评论探讨的方式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提升对于他们的德育。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德育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理应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帮助教师以及班级的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新起点,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合作的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旨在于培养他们与同伴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小学团队精神的发展,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拔河或者是学习等团队合作项目中,能够与同伴之间进行探讨与交流,实现自我团队意识的发展,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需要加上教师自身的引导,另外一方面则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引导技巧,改变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传统认知,进而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探索欲与求知欲都是较强的,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具体发展诉求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创新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德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思考》,《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年第6期。
[2] 苗成芝《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实践研究》,《家长》2021年第11期。
[3] 何君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思考》,《文学教育》2020年第8期。
[4] 杨玉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思考》,《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7期。
(陈敏,1988年生,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单元统整,兼任班主任)
333550128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