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转型与路径选择

2021-03-16 03:21董剑菲庄晓惠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相对贫困

董剑菲 庄晓惠

摘要:我国已经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新的时代境遇,相对贫困的严重性更加突出,这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缓解相对贫困的后脱贫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2020 年后的贫困治理呈现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从阶段治理向长期治理、从物质扶贫向能力扶贫、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协同转型状态。而贫困治理路径则重点在于保证前脱贫时代向后脱贫时代转型时,实现贫困群体高质量脱贫和可持续脱贫。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转型研究有益于明确接续脱贫攻坚的政策方向,对于推进中国相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贫困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8

一、引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减贫事业已取得历史性成就[1],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如期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伟大目标[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减贫事业的不断深入,新时代贫困的内涵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地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使得贫困治理工作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了缓解相对贫困的新阶段[3]。

二、贫困治理的转型

1.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

当前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但这里所说的脱贫是指脱离绝对贫困[4],并非意味着贫困的消失,后脱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目标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移到治理“相对贫困”。生存和温饱已经不是衡量是否贫困的标准,治理相对贫困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基本生存维度,更多的是要注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异以及缺乏社会性资源的多维贫困的治理。

2.从阶段治理转向长期治理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难以实现的绝对公平[5],决定了相对贫困将会长期存在。在绝对贫困治理阶段,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贫困治理更为简单,而相对贫困治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相对贫困涉及群体庞大,且是动态变化的,对统计监测、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均带来巨大挑战。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治理工作将由阶段性、目标性治理转向长效性、常态性的治理。

3.从物质扶贫转向能力扶贫

只是单纯的依靠物质帮扶可以使贫困人口暂时脱离贫困,但遭遇风险冲击时极易返贫或者陷入相对贫困,同时可能导致其产生依赖的思想,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脱离贫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后脱貧时代,应改变以往的物质扶贫方式转向能力扶贫[6],帮助脆弱群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4.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协同

在脱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方式大多是公职人员参与,对于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随着贫困治理工作转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扶贫难度更大、更复杂,政府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相对贫困问题[7]。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方式成为后脱贫时代减贫工作的关键,政府的角色要逐步从主导者向参与者转变,推动缓解相对贫困的主体真正走向多元化。

三、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

1.完善相对贫困多维识别指标体系

相对贫困其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应立足于多维贫困完善相对贫困的识别指标体系[8]。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东部与西部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相对贫困的认识标准也存在着差异。在东部城市的相对贫困群体对于西部农村来说可能并不符合贫困标准,关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识别指标体系,进而提高识别精准度[9]。同时要制定专业化的相对贫困识别和推出程序,各部门相互协调制约,识别以及推出程序公开透明,科学简化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步骤以提高扶贫效率。精准锁定相对贫困户并列入到扶贫对象当中,对于已经脱贫的人口及时退出避免有限的扶贫资源配置不当。

2.形成多元扶贫主体的长效治理机制

深刻认识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法采取脱贫攻坚的形式,更多的是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方面长效性政策的保障。贫困治理将进入常态化推进阶段,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的资源和政策向相对贫困群体倾斜,以缩小贫富差距[10]。同时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强化脱贫效果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政府市场社会联动协同,将扶贫落实到基层,促进贫困户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并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从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导致相对贫困产生重要的因素。而相对贫困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村的老人、病患或残疾等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11],当贫困治理转向长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后,相对贫困人口将会是社会兜底保的重点群体。应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12],以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重点,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巩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探索推进相对贫困治理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保障与贫困治理的有效衔接,提高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

4.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

相对贫困现象下必然会产生相对剥夺的问题,这不仅表现在收入差距上,也表现在各项社会资源以及机会的剥夺,使其极易其陷入贫困陷阱中。以“志智双扶”为导向,一方面要由之前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重视对贫困主体脱贫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扭转其“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在思想根源上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形成积极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意识[13]。另一方面加强人力资源以及教育资源的投入,对于具有劳动能力但文化水平较低的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增强相对贫困主体自身发展的可行能力,提高就业率。

5.构建返贫防控预警政策体系

相对贫困群体本身具有脆弱性,部分脱贫人口返贫的压力比较大,要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以及稳定性就要加强对贫困的监测、返贫预警和应急干预,对已经脱贫的人口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发现可能致使返贫的风险因素[14],并对返贫的人口采取应急的帮扶干预措施。同时要提高相对贫困群体抵御风险的防控能力,促进贫困户收入稳定增长,降低返贫率。优化贫困治理的评估反馈与责任考核,将贫困治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实现相对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切实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意味着前脱贫时代的结束和后脱贫时代的开端,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心将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转型是对脱贫攻坚时贫困治理经验的继承,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情势而进行适应性调整。相对贫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提出了新挑战,探索与重构治理贫困的路径选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腾飞. 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许源源.后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趋势、挑战与思路[J].国家治理,2020(01):18-21.

[3]邢成举,李小云.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J].改革,2019(12):16-25.

[4]丁谦.关于贫困的界定[J].开发研究,2003(06):63-65.

[5]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6):112-123.

[6]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03):41-47.

[7]黄承伟.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评述与展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5):5-17.

[8]陳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J].经济评论,2008(05):5-10+25.

[9]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10]李永友,沈坤荣.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11):14-26+171.

[11]徐汉龙. 浙西南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可持续生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

[12]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5):8-14+154.

[13]严新明,朱萌.新时代中国解决相对贫困的可行性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20,36(03):77-85.

[14]王文略,毛谦谦,余劲.基于风险与机会视角的贫困再定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2):147-153.

3458500589257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相对贫困
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反贫困的困境及政策调适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的路径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精准扶贫
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